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文明城市迎十运 城区淹水报修热线不热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0:35 龙虎网

  【龙虎网讯】受台风“麦莎”的影响,我市前天昨天连降大雨,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大暴雨。然而在这期间,市政12319接到的淹水报修电话仅有8起。据市政热线12319工作人员介绍,今夏我市的淹水报修电话普遍较少,7月11日110毫米的降雨量,也只有23起,远远少于去年130毫米降雨量时的300起。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有关人士说,在这热线“冷清”的背后,体现的是城区防汛能力的提高。

  积淹水报修占总报修量不到1%

  “今夏积淹水的报修电话还真的不多。”市政热线12319的接线人员在查看完今夏的报修情况后告诉记者。据介绍,积淹水报修热线今年被划归到市政12319,他们原本以为今夏的接线任务会随之加重,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统计显示,在7月11日降雨量较大的这一天,12319仅接到23起报修电话,占水、电、气、公交、出租等所有报修投诉的10%。而整个7月几场雨下来,报修总共只有40多起,不到总体报修投诉的1%。“往年汛期一天接百余个电话是常有的事。”从1999年就开始负责城区积淹水报修的“小石热线”工作人员说。据了解,去年6月25日一场大雨,从凌晨2点到早上8点,6个小时里,“小石热线”就接到积淹水报修电话300多起。大街小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最深处达到60厘米,就连中央路、中山北路、中山南路等主干道也不例外。而今年截至目前在仅有的40起报修中,主干道上的积淹水报修没有一起。

  “重灾区”成为今年“重改区”

  “城区防汛能力提高了,电话当然就少了。”市城防办相关负责人说。鼓楼广场西北角,由于施工遗留问题,没有设置雨水井。雨天积水深达20厘米,车辆只得绕道而行。5月14日,有关部门将一段14米长、直径为200毫米的支管埋设下去,同时增设2座雨水井。今夏,这里没再出现积水。下关区地势较低,是每年防汛的重点。尤其是姜家园、青年路及上元门水厂等地区,排水管道陈旧。“年年淹,一下雨就淹。水位深到大腿,出不了门,饭都是儿子给我送的。什么时候不淹了,该多好。”去年下大雨时,家住该地区的杨寿松大爷这样说道。今年,有关部门对姜家园、建宁路等地排水管道进行扩容。直径由230毫米增加到400—600毫米,排水能力增加了一倍。上元门泵站、金川河泵站也先后进行了扩容,瞬时排水流量增大,使得下关区整体排水能力提高。而福建路支巷、四卫头、太新路、唱经楼西街、白下片区(西祠堂巷、延龄巷等)、金浦路、开源小区等去年“重灾区”也都进行了管道扩宽改造。同时,还扩建了象房村泵站、秦淮泵站、板桥泵站等,整个城区的排水能力也得到完善。对于尚未改造的易淹水区,一些街道还特地准备了机泵,有条件的增加临时泵站,遇到强降雨随时排水。

  城区防汛“千里眼”挑起大梁

  除了管网改造和泵站的增加,“千里眼”更是在今年防汛中挑起大梁。所谓的“千里眼”就是位于市综合养护管理处调度中心的防汛遥测系统。据了解,今年全市设置了河道水位监测点33处,雨量监测点12处,城区防汛遥测系统可凭借这些遍布城南城北的监测点,24小时全面地了解全市各地区的降雨量和水位情况。一旦超出警戒水位,大屏幕上该地区就会闪烁红灯报警。在汛期,各监测点每天都要向调度中心报告监测点的水位和泵站情况。暴雨时,每两小时一次。连续暴雨时,每小时一次。同时,全市172台套排涝机泵,也分别设立无线电台,出现任何问题都将在5分钟内上报给调度中心。遥测系统的调度人员,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指挥位于城区45个泵站以及河道闸门的开启,将城区里的积淹水及时排出。市政部门的排水人员、抢修车辆等,也将根据调度中心的指示,在第一时间集中力量前往“重灾区”,而不会盲目上路,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全市排水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虽然,今年的积淹水情况有了好转,但广州路、大桥南路、西康路、中央门立交桥下、金陵路、剪子巷、贡院街、文体路等路段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这些都已经记录在案,下一步就解决这些问题。”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傅强拿着城区道路积水情况调查表说道。记者看到,该表上罗列着50多处今夏出现积淹水的地段,有市民反映的,也有各区市政部门巡查发现的,并注明了积淹水的原因。傅强表示,随着解决措施落实到位,相信到了明年积淹水地区会更少,城区排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葛妍

  (来源:南京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