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海外一掷千金 全球黑道盯上中国新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1:00 宁夏日报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在海外不时遭到抢劫袭击。在法国巴黎,数名中国游客在机场、车站、地铁和旅游景点被偷、被抢甚至被暴力袭击,受害者多持高档摄像机、照相机、豪华手包或携带大量现金。

  8月4日,江苏省经贸代表团一行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遭遇武装抢劫,所有成员身上钱财和手机等被洗劫一空,其中3人遭到殴打,3本护照被抢,所幸没有伤及性命。

  7月31日,广东商人吴国强和他的朋友陈志远、何华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遭到枪杀,其原因也和谋财害命紧密相连。

  7月29日,22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的景点黑风洞游览,一伙骑摩托车的劫匪突然抢走部分游客的背包和导游的手提袋,里面22本中国护照和证件悉数被抢走。此外,中国人还在俄罗斯和瑞士成为当地人偷盗抢劫的一个重要目标,俨然已成为标准的“MadeinChina”猎物。4万美元被抢不敢“报官”

  就在记者接连在网站上看到的时候,一位中国朋友给记者打来电话,述说他的一位亲戚在巴黎被抢的经历,抱怨法国社会的治安越来越差。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这位中国朋友的亲戚7月初前来巴黎出差公干,带了大概8万美元的现金,欲在此地给自己的一家老小购买时尚物品,但是他在蒙马特高地云浮凯旋门一带的时候,遭到一伙歹徒的抢劫,4万美元现金和身上的大量电子设备均落入他人之手。幸运的是,他将另外4万美元寄存在亲戚处,才不至于落得身无分文。但是,当周围的人要求他向法国警方报案的时候,他却拒绝了。据了解情况的人透露,这位中国游客在国内算是一个官员,如果报案的话,万一惊动了中国大使馆,让国内知道,这8万美元现金不好交代。旅游爱用现金名扬海外

  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中国游客不爱用信用卡,喜欢用现金的名声在法国已是很多商家和犯罪团伙所耳熟能详的。一位从国内刚到法国的王先生对记者说,很多时候中国人带现金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如果你使用信用卡,那么有一天你东窗事发的话,警方就很容易查到你的消费记录,这将成为重要的证据,而现金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包括许多中国游客到国外赌博或者消费都愿意尽可能地带现金,当然也有一些人是通过广东、香港等地的地下钱庄将钱转到国外的可靠熟人处,然后到国外取出后用来消费。中国人到了国外爱露富

  目前在巴黎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游客的购买力。许多法国人平常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也经常提及中国人在巴黎的一些经典事件。在此流传甚广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中国人进了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路易·威登旗舰店,一次购买了10万欧元的货品,随后扬长而去,据说当时在场的许多法国人目瞪口呆。

  奇怪的是,一向不爱露富的中国人到了国外后,特别放得开,许多人总是要在外国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有。但是,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中国人的这种习惯已经日益引起欧洲各国的犯罪团体和个人的严密关注,针对中国人的抢劫活动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许多在巴黎过得不太好的华人纷纷开起了珠宝首饰店,也形成了一个挣本国人钱的网络。贼人骗子盯上中国游客

  据一位资深的欧洲导游介绍,目前还有一些高明的骗子,专门针对中国人的特点,骗取其钱财。比如,有一游客在街上遇到两名自称是“警察”的人要检查他的护照,游客就把护照拿出来给他们看。这两个人接着说警方目前正在进行“打击假币行动”,要他把随身携带的钞票拿出来验证,他想都没想就把身上的5000美元现钞拿了出来,递给“警察”查验,没想到“警察”抓起钞票就跑。

  另外,许多中国人在国外虽然以露富而闻名,但有时候并不愿意被同行的本国人知道自己的经济实力,所以更多的是单人或者一个小组出去购物,这就更为犯罪分子下手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新富素描

  在全世界,据统计:80%的奢侈品销售者说购买昂贵奢侈品让他们感觉很有成就感。64%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享受更优质的服务。63%的消费者表示绝大部分奢侈品定价过高。83%的消费者说折扣是促使他们购物的原因之一。

  一项针对消费高端人群的市场调查显示:中国新富在年龄构成上,85%集中在25岁~39岁,多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70年代。

  这项调查的对象为中国18个城市18岁~45岁的11309名新富人士。调查发现,中国新富的财富主要由稳定的高薪收入、住房、金融资产以及价值较高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构成。其中,90%拥有自己的房产,78%拥有汽车,100%拥有各种金融资产。他们在消费方面具有极强的品牌忠诚度,对索尼家电、IBM笔记本电脑、CD香水、财富杂志等国际品牌情有独钟。

  在教育程度分布上,75%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在职业分布上,近50%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政府公务人员,涵盖社会的主流群体和中间阶层。

  不安全感之下的中国富人正在寻求对策,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私企老板王丰富(化名)行事低调,但是他仍然选择了郊区的别墅区作为自己的居住地。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各个城市的富人区已经小有规模,中国富人企图通过学习国外的分区居住,来让自己获得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分区居住的方式,也使得这些人的财富暴露无遗,进而成为许多不法分子觊觎之处。

  于是,富人们又开始想别的办法,给自己增加许多安保措施,社区的保安不必说了,许多家庭还安装了红外防盗系统,而自己的孩子更是常年需要大人护送上学。近年来,私人保镖又成为富人们的一个选择。

  近年来,沿海一带城市的保镖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以至于一些中介机构不得不四处物色“武林高手”和退役军人。在广州做生意的王峰告诉表示:“我的许多朋友都聘请私人保镖,而且很多人一请就是几个,老婆需要保护,儿子需要保护,父母同样需要保护,一个保镖每月投资几千元,还是非常划得来的。”

  据业内人士称:在广东,活跃着一批大多以司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老板身边的私人保镖,据估计,仅广州保镖人数就不少于5000人(也有一说为1000人)。那些聘请保镖者多是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其中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的老板居多。在深圳等地,以不同名义开办服务公司提供私人保镖等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中国人海外高消费全球瞩目

  据澳大利亚旅游部门统计,自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内地赴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数超过10万人,居各国之首,而购物出手也越趋大方,让澳大利亚人深感震惊。数据表明,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约2200美元,而原来一直视为阔绰游客的日本人仅为712美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中国内地每年拿旅游签证到日本观光的人数约4万人,加上商务考察和留学等,每年赴日人数约45万人。出于消费增长的考虑,日本政府近期又推出新计划,计划在2010年,要吸引300万中国人到日本消费。而在这之前,欧洲20多个国家也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欧洲人看重的也是中国人的钱包。事实上,现在中国人在海外购物的高消费,已引起全球瞩目。海外露富是种腐败病

  中国慈善组织的募捐人和中国旅游机构的导游如果坐在一起的话,他们一定会为中国人到底是喜欢藏富还是露富而争吵不休。近日,外交部一纸告诫中国人在海外不要露富的通告让人看到了众多富人的两副面孔。

  他们在国内低调行事,生怕别人知道他们有钱,更害怕别人来找他们要钱,让他们捐助穷人。

  而在国外,他们则是另外一副面孔,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购物行动震惊了世界,成为全世界最有消费力的一个群体,他们让众多欧美国家官员竞相以开放成为中国人的旅游目的地作为自己的政绩,而这些人曾经是害怕中国人花不起钱的。

  古往今来,中国人不喜欢露富是一个传统,中国传统的富人除了添置田地和亳院,很少愿意让自己看上去富有,因为他们知道,张扬对自己只意味着危险,而面子上的事情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

  现在的中国富人其实在国内也是不愿意露富的。对那些企业家来说,他们害怕露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害怕慈善组织、税务组织让他们纳税、捐钱。当然,也有像胡润慈善排行榜上的那些大慈善家,每年将自己的巨额钱财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但这在中国社会毕竟是少数。

  中国的一些富有官员平时的生活也很低调。由于害怕自己的财富“见光死”,他们也不得不选择一种俭朴的生活,以朴素的形象示人,让自己尽量少处于大众的瞩目之下。

  这两类人长时间的压抑终于在海外得到了释放,所以一向低调的中国人到海外后突然就能变得疯狂,他们携带现金,披金戴银,手持各种在家里不太敢用的豪华设备,开始尽情享受露富的狂欢。

  我们不需要把中国新富当傻子,一直劝他们在海外使用信用卡。在海外不使用信用卡固然有思想观念上转变较慢的原因,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不使用信用卡的直接原因是害怕自己的消费记录被跟踪,最终成为击倒自己的罪证。

  另外,许多中国人在海外一掷千金的那种魄力,是信用卡有所上限的消费额度难以满足的。一般来说,国内银行提供的数万元的透支额度在很多富人看来很难达到他们疯狂消费的要求,所以“携带大把现金的人”在欧洲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别称,而最终要摆脱这种名声在外的奢侈消费大国形象,更多的工作可能还需要政府来完成。(据《重庆时报》)新闻来源:现代生活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