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铭刻红军传奇传奇篇(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6:3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在70年后的今天开启这些尘封的历史传奇,犹如聆听昨天刚刚发生的故事。 军民情深 村民讲述”干爹干妈”故事 顺着山间小道,采访团来到了位于庾家河西南30多公里的丹凤县蔡川镇。庾家河战役后,200多名伤员都被转移到了这一带。在这里记者听到了许多红军“干爹”和“干妈”的故事—— 蔡川镇朝阳村12号。85岁的张忠和老人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沉浸在了回忆里:那些身上流血的小娃娃说,“俺是从河南来的队伍,是替穷人打富济贫的,大娘大爷不要怕”。这些小红军对老百姓很好,伤势轻的还帮助大伙儿干活。“经常来我家的小红军叫汪忠和,比我小两岁,又勤快又聪明,天天帮我家挑水,我爹娘很喜欢他,认他做了干儿子,把他领回来和我住一起。” 张忠和老人说,汪忠和在他家住了一年多,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到过节,13岁的汪忠和就哭,说想家,想到爹娘坟上磕头。后来汪忠和参加了红军组建的当地游击队,“他走时我对他说要给我写信,可到现在也没他的信儿,唉,不知道他还活着没有……”老人叹了一口气,两眼痴痴地望着前方,泪水满眶。 在与朝阳村相邻的上庄坪村,72岁的老人万长春领我们到自家隔壁的一座老屋前,“这是张鼎举建的房。听我父亲说,伤员来村那天张鼎举正要结婚,可他把新房让给了红军伤员,自己和新娘子住进了父母的破屋里。两间新房住了20多个红军伤员,除了第二天有5个人伤势过重死亡,其他人都养好了伤,重回红军队伍。” 记者看到,历经数十年,这座民间“战地医院”依然坚固,门前的一棵百年核桃树依然繁盛,它们无声地见证着红军和老百姓浓得化不开的鱼水深情。赵凌云说,他已踏遍了红军在商州走过的路。只要红二十五军到过的地方,只要和敌军进行了战斗,就能听到红军“干爹干妈”的故事…… 葛牌小镇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诞生 蓝田县葛牌镇的街中心,竖立着一个大牌子,上面介绍着该镇的红色旅游景点资源,“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也就在牌子西边的老街上。 记者在纪念馆见到了当年红军手写的一首《红军歌》:“红军纪律真严明,爱护老百姓,不打百姓兵,公卖公,不相欺,保护小商民,工农两兄弟,买卖要相亲,谈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苦群众个个都关照,出发与宿舍件件要记清,宿门外,睡稻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还,损失要赔钱,大便走厕所,洗澡避女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要牢记。”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这就是当年红二十五军最早唱起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在葛牌镇,这首歌仍有人能够唱起。在81岁的裴建强老人家中,祖籍河南邓县的裴建强老人提起这首歌,立刻哼了起来。“那时候,葛牌镇的百姓经常能看到红军教育战士唱歌,红军纪律真严明……” 神秘人物 及时送来党中央消息 “在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有一位关键的人物,他在红二十五军两次实施战略转移的关键时刻,都及时送来了党中央的消息,他就是石健民。”谈起石健民,赵凌云如同在讲故事。 石健民,河南省新县箭场河乡岗村人,出身贫苦的他和吴焕先是老乡,也是一对老搭档。他与吴焕先和红二十五军之间,总是像有条红色的纽带,随时随地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石健民读过几年私塾,又当过几年药铺学徒,他读过不少书,知识渊博。他着装变化多端,行动出没无常,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不停地变换身份,经他转送的文件、书信和刊物,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有时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他事先将某些绝密文件,逐字逐句地记在脑子里,见到领导他仍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 1934年11月,在交通员石健民的带领下,程子华从中央苏区一路辗转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带来了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军这才下定决心:离开根据地“打远游击”,北上抗日。 1935年7月13日,活跃在商洛山中的红二十五军如猛虎出山,横扫陕西焦岱、引驾回两地民团,威逼省城西安。这一出奇制胜的作战行动,在西安城内引起很大震动。 可自从离开鄂豫皖苏区之后,红二十五军就“与世隔绝”,此时他们何去何从?7月15日,一位神秘的陌生人从西安西关出城而来,朝着南面不远的子午镇方向直奔而去,径直找到红军驻地。 “这个神秘人士,就是石健民。见到了老朋友,大家都咧着嘴直笑,因为他身上总有异常贵重的东西。”赵凌云说,的确,石健民带来了两份中央文件,还有“甲乙两组密码呼号”,可以马上进行“呼号”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但因为电讯器材残缺不全,无法使用联络。然而,石健民的到来,证实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已经川西会合,各种迹象表明,确有继续北上动向。 7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丰峪口出发,沿秦岭北麓向西挺进,这支由大别山转战而来的劲旅,又一次踏上了新征途,开始了更加光辉的长征历程。………… 踏遍秦岭的山山水水,听不完的红军故事。今天采访团将走出鄂豫陕根据地,向西挺进,追寻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的足迹,今后,前方记者每天将以日记体的形式发回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发起、三省联动“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大型系列新闻报道活动由郑州交通学院、郑州网通公司全程支持。(稿件统筹路红) 责任编辑:任远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