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西:从一号工程迈向一流新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7:24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本报通讯员 钱年华 顾小芳 本报记者 王健 张璐【南京日报报道】 南京,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繁华未来走去。“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留下灿若繁星的华美篇章;大江东去,今朝又将写就怎样的灿烂与辉煌?河西这片热土,正在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人们昭示着古城南京的未来。河西新城,一个依托古都历史的丰厚积淀,以前瞻的眼光、先进的理念规划出的一个具有一流品质和国际视野的理想城市生活空间,正逐步成为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让我们踏上这片热土。

  一号工程:南京跳出城墙,突破老城建新城,实现滨江发展

  建城2400多年,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明城墙。对于老城,南京人有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城是摇篮,孕育了金陵的文脉;城又是藩篱,封闭了人们的观念。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高工、资深专家陈润强说,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对南京的期望,是把南京建设成为一个融古都风貌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滨江城市。但这个滨江建城的“冲动”,当时并未能转化为实施的决策。随后十多年,老城改造成为南京城市建设的主题。在这座50平方公里左右的老城里,既要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又要解决几百万人居住问题,建设大量的现代化城市设施。“螺蛳壳里做道场”,传统与现代难以平衡。2002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代表市委、市政府宣布:走出老城,开辟河西新城!对老城和新城的定位,李源潮作了精彩而准确的概括:“古都金陵看老城,现代化新南京看河西!”李源潮认为,老城就是要拂去尘埃,重整自六朝以来的古都文化,重现山水城林的神韵。老城以做减法为主,把30万人口和不堪承受的城市功能疏散出去。而在94平方公里的河西新城,则要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活力新城”。突破老城建新城,终于使南京城“跳出城墙发展”和“滨江而居”的美梦得以成真。河西新城建成后,南京将结束“滨江不见江”的历史,江中能见城、城中能见江。建设新城,保护老城,两翼齐飞的城市战略布局,将为南京增添全新活力,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2003年10月22日,市委在河西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河西新城的建设问题,市委书记罗志军提出,南京市将把迎接十运会作为当前和此后两年城市建设的总抓手,把河西新城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大局和“一号工程”,凝全民之心,举全市之力,切实把南京河西新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质量,保证工期。2005年7月12日,河西新城重点工程——南京奥体中心正式落成并交付使用,其他各项工程建设也进入收边收口阶段,建设者正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确保以最好的设施、最美的环境、最优的服务,保证绿博会、十运会在宁成功举办。

  一流新城:基础设施好,配套功能全,环境质量优

  河西新城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特大城市的最后一个新区。省委书记李源潮要求,河西搞得最晚,但要搞得最好。2004年12月22日,市长蒋宏坤在河西新城调研时表示,此后几年南京将继续加大对河西新城的建设投入,全面展现新世纪南京新形象。日前,河西新城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强指点沙盘,向记者展示壮美的河西现代化新城。河西新城地处秦淮河以西、扬子江以东,与老城一河之隔,城内划分为“一核三轴两带三中心”。2002年2月,河西新城建设启动,前两年主要进行规划设计和大规模征地拆迁,2003年下半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起转入大张旗鼓的集中建设阶段,奥体中心、中央商务区、新型住宅区、滨江风光带、公共配套设施“五大板块”齐头并进,新城框架逐步拉开,一个“基础设施好、配套功能全、环境质量优”的新城呼之欲出。见证人物一:叶兆金,63岁,一直居住在河西。老人对记者说,20多年前,河西只有煤灰和黄泥堆砌成的土路。上世纪80年代,河西有了最早的一条水泥路——4米宽的江东路。如今的江东路,双向12车道,路幅达到80米宽。“我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已经用了20多年。刚买时,每天骑着它在田埂和江滩边的土路上奔波,车子每个月总要坏个两三回。这两年,河西建了不少新路,连原本泥泞不堪的江滩附近都修了水泥路,说来也怪,我的自行车再也没出过毛病了。”叶兆金老人说,河西的路真是变得认不出来了。据了解,河西新城的道路基础设施在全国所有新区中堪称最为完备,道路广场用地占了整个地区面积的20%。新城中部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建成总长约100公里的道路,其中16条主干道48公里、24条支路52公里,加上地铁一号线西延,构成新城区立体交通体系,形成每小时不低于10万人次的疏散能力。目前,河西新城区已有30条道路完工,地铁一号线已开始运行,过江隧道也已开工。未来河西地区还将建设4条快速路和4条地铁线路,届时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见证人物二:嵇桂香,家住积善新寓17幢301室。嵇桂香见到记者时,不无自豪地说:“建奥体中心的那块地,有好几亩是我家以前的农田哦!”嵇桂香在河西生活了55年,2001年田地和房屋被征后,被拆迁安置到积善新寓。嵇桂香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河西新城建设,我恐怕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城里人。”提起河西的巨变,嵇桂香深有感触:“远的不谈,2001年以前,从我住的地方走到最近的公交车站要20分钟,通往市区的公交车仅有7条线路。现在我下楼走3分钟就能坐上公交车,附近至少有十多路车;从小区走5分钟就能逛大超市,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河西现在什么都有,我真想不出自己与住在老城里有什么不同。”占地1340亩的十运会主场馆,占地1150亩的绿博园,绵延近4公里的中央商务区,3000张床位的明基医院,全国最大的民间收藏馆艺兰斋美术馆,金陵图书馆新馆,金陵中学分校、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南师附中河西分校等30所学校,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兴隆、南苑社区中心……这些都是河西新城在规划中的配套设施。目前,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已建成开学,奥体中心已交付,绿博园也已初见雏形,艺兰斋美术馆已经封顶。据介绍,河西新城建设的落脚点是不断满足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建设者们把更多功夫花在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上,要保持所有设施的完备和超前。见证人物三:周贵连,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工作人员。这几天,周贵连忙碌在绿博园河北展园的现场,他每月都从河北来南京一次,每次到河西新城都迷路。他说,每次来河西,这里的变化都很大,路边的树一次比一次多,多得让人认不出原来的样子。日前,规划中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滨江公园C区绿博园正在“赶工”之中,而滨江公园A区已完工。记者采访时驱车经过绵延15公里的滨江风光带,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满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据了解,整座滨江公园将种植7.5万株树木。目前,奥体中心西部80多亩“树库”里的树木已陆续移栽进占地2340亩的滨江公园;树木种类有广玉兰、国槐、樟树、桂花树等近百种。据介绍,河西新城既是一座现代化新城,同时也是一座生态型园林新城,计划植树近30万棵,灌木200多万株,地被几百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22平方米,是老城的两倍。除了滨江风光带,奥体中心的主体育场、网球中心、游泳馆、体育馆等场馆周边地区也已种植了香樟、女贞、桂花树、落雨杉等花木,临时绿地也达6万平方米,栽植树木2万余株。此外,规划中的河西新城还将形成一条商务中心绿轴,即中央商务区高楼大厦间的通道将被建成带状的文化公园,与8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相连接,还有不同规模的10多个城市公园和广场也将在新城主干道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河西新城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城市。……河西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河西新城的建设者说,十运会对河西而言,仅仅是一个热身,一个开始。河西新城的目标是——现代文明与滨江特色交相辉映的城市新中心,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河西,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大步迈进。(编辑 丹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