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是哪国的昆明? 昆明"洋名"小区泛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1:23 云网
这是哪国的昆明?昆明"洋名"小区泛滥(组图)
  挪威森林、创意英国、艾诗林根、公园道一号……昆明街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洋小区”广告,在这个常驻人口仅300多万的中等城市,“洋名”小区竟占了2003年以来新增楼盘的三分之一强。

  最近,住宅小区“洋名”盛行引发激烈争议,认为花哨的洋名有崇洋媚外之嫌、开发商缺少对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的起码尊重者有之,认为洋名仅仅是销售策略之一、自有市场决定去留、对洋名过于斤斤计较恰恰是狭隘民族情感的体现者有之……近日,昆明市有关部门正式出台文件,将对“洋名小区”进行全面封杀;但是,这场争论似乎才刚刚开始。
这是哪国的昆明?昆明"洋名"小区泛滥(组图)
地产界洋名泛滥

  “洋名”小区在昆明已呈盛行之势

  沿昆明地产热点之一的南市区随便溜达一圈,你可以在十公里之内发现近十个“洋名小区”:地中海、马可波罗半岛别墅、波西米亚花园……在滇池路口,一个长约四五十米的大红色“名古屋”广告牌高高悬挂在立交桥一侧,“豪华版中国格调生活”宣传标语与一名身着红色唐装的中国少女交相辉映,后者傲视着从桥下鱼贯而过的车辆;然而,这个以日本地名命名的白色调联排别墅却是地道的中国苏州风格。

  昆明西市区则密集了巴厘岛第一国际花园、硅谷公寓、嘎纳小镇;住宅小区高度集中的北市区也有不少“洋名小区”:金色维也纳、艾诗林根、公园道一号……和名古屋一样,大多数取了“洋名”的小区实际上只是“挂羊头卖狗肉”,骨子里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特色”。

  让人惊讶的是,两年前销售极佳的“创意英国”楼盘所在地茭菱路早已亮出了二期销售广告,该楼盘命名为“格林威治”,密集路边的广告牌上竟四处“飘扬”着缩小的英国国旗,各种媒体的广告中也大肆宣传无出其右的“英伦风尚”;当初“创意英国”预售时也在市中心的小西门配以巨幅广告,其中巨大的英国国旗占去了某大酒店一大半的墙面。

  让人记忆犹新的“洋名小区”还有公园道一号,这个彪炳美国式联排别墅的巨幅广告竟然援用了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背影,广告词是:欢迎你,克林顿先生!

  房地产迎来自己黄金时代的同时,似乎也进入了洋名泛滥的时代,但洋名的影响如今已远远溢出了地产之外……

  版权说明:

  反对:这是哪国的昆明?

  即使是取了“中西合壁”的小区名,其广告语中也少不了几段英语说明。

  “这究竟是哪国的昆明,谁家的昆明?!”面对泛滥的“洋名小区”,一位姓李的市民在网络上率先发出激烈质疑,认为洋名给人造成荒诞的错觉,仿佛生活在西南边陲昆明的人们已经置身所谓尊贵、显耀的欧洲和美洲,这种崇洋媚外恰恰体现出开发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集体漠视和强烈自卑。

  这位网友的言论迅速得到广泛声援:当洋名之风席卷仍然缺少时尚、中产乃至小资格调的昆明,它所彰显的虚荣和浮华未免让这个城市在不伦不类之中“失重”。很多市民开始发出声讨:好的名字就一定要沾上外国的东西?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彰显?
这是哪国的昆明?昆明"洋名"小区泛滥(组图)
昆明资深房地产开发人士桂剑云称,昆明楼盘洋名泛滥有跟风之嫌,如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都有类似情况,尤其上海,洋名之风盛行,但以昆明人口比例与地产容量来看,“洋名楼盘”如此集中的确在全国亦属罕见。洋名不过是开发商的一种讨巧策略:借助消费者崇洋心态炒作概念,推行骄奢的生活方式,以吸引购房。“跟风、崇洋说明开发商太缺乏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借鉴。崇洋并非都是错的,但极具特色的楼盘名称太少不能不说是城市楼房建设的一大缺憾,毕竟,地产宣扬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深厚的居住文化。”他说。

  昆明市房管局局长张天昶认为,洋名泛滥已经与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相背离,如果一味援用西方的地名、理念宣传楼盘,这种哗众取宠的市场引导本身就是畸形的,此风不可长。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近日在一次会议上旗帜鲜明地表态:“洋楼盘”风靡是地域文化失落,文化品位低下的反映,要立即纠正。昆明要打造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造城市特色,这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第[1] [2] 页

  责任编辑:唐唐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