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合肥打造工业腾飞“助推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0:4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江淮晨报

  合肥昨天为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而为了实现工业腾飞,《合肥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助推器”,以支撑和保障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

  形成全民招商格局

  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加强各级招商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招商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吸引外资规模和质量。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产品和核心技术,实施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制造企业和骨干配套企业。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和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实行驻点招商。建立专业招商队伍,推进招商产业化,形成全民招商格局。

  大幅削减审批事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认真清理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营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实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经营者、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加快推进公用、文化等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创造条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千方百计扩大投入

  大力引进境内外资金,到2010年,工业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0亿美元,引进内资累计达到500亿元。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工业,积极做好企业上市工作,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力争社会融资达到200亿元。

  争取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来肥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建设地方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工业贷款规模。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企业投入累计达到300亿元。大力争取国家和省里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求有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重点项目范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大企业大集团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在肥设立研发中心,引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政府支持与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建成120家左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150家左右研发能力强、创新投入高、自主知识产权多的创新型企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造就行业领军人物

  以造就行业领军人物为重点,大力推进海内外人才集聚工程,面向全球引进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端人才,加快培育形成一支高素质、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国内市场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培育壮大一支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育形成一支以中高级技工为重点的专门技能人才队伍。认真落实和不断完善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

  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

  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强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整合,使其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汽车、家电、装备、微电子及信息、煤盐化工及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及中药、新型建筑及工程材料、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

  创新开发区、工业园区体制机制,赋予其更大的管理权限,增强其管理、服务和发展的功能。到2010年,培育形成1个产值过1000亿元、2个左右超过500亿元、3个超过100亿元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达到50户左右,其中力争有1户超过500亿元,2~3户超200亿元,7户左右超100亿元。

  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库,大力推进“1346”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江汽集团轿车和轻卡项目、叉车集团工程机械项目、国风集团新型塑料材料项目、化工企业搬迁项目、住宅产业化项目、佳通公司全钢子午胎及产业延伸项目、二电厂二期工程等一批10亿元、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实施名牌推进战略,引导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开展品牌经营,创建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产品。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

  制定更加灵活和具体的政策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创业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工业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总量、增效益。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的项目建设,尽快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县域工业

  把城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县域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行城乡工业统筹发展。三县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民营经济为发展主体,以招商引资为主要途径,注重围绕城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主动跟进,加强协作,加快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强县域资源整合,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一步创新县域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为县域工业突破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努力营造国内一流的服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成本最低的经营环境。

  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真正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人才培养、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研发、融资、物流、会展、咨询、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商贸流通业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引进和培植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形成城市现代物流中心。

  加快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信用合肥”、“平安合肥”、“生态合肥”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制定促进工业投入政策,扩大工业投资专项资金规模,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工业投入。

  制定招商引资鼓励政策,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各方面扩大对外招商。

  制定产业引导政策,加大对鼓励类产业支持力度,明确重点区域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

  制定结构升级指导政策,出台制造业信息化、配套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大企业技术改造等政策意见,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研究制定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发展为政绩考核依据

  增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培养和选拔一批熟悉工业经济、财政金融、外经外贸的干部充实到县区、开发区和经济管理部门领导班子。

  建立推进工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查和考核。每年将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招商引资目标分解到各县区、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人。把工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县区、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胡海涛 杨杰·
合肥打造工业腾飞“助推器”(图)
  这是荣事达公司现代化的洗衣机生产线(资料图片)(来源:江淮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