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辽阳市第二届十大美好家庭候选户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7:32 北方晨报

  由辽阳市妇联主办、本报大力协办的辽阳市第二届“十大美好家庭”评选活动拉开帷幕,20个优秀家庭通过初评进入公示和征集群众投票阶段,本报将出资万元奖励参与此次评选活动的幸运读者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动“美好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辽阳市妇联开展了第二届“十大美好家庭”评选活动,协办单位有辽
阳日报、北方晨报等单位,以此激发全市广大家庭成员热爱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为“打造实力、平安、诚信辽阳,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8月2日,评委会从报送的26户候选户中初评出20户,进入公示和征集群众投票阶段,根据投票结果,评委会研究产生的前十户将被授予辽阳市“十大美好家庭”称号,其余10户将被授予辽阳市“美好家庭”称号。

  在“十大美好家庭”评选揭晓的当天,本报将举行抽奖活动,回馈本报读者,凡通过本报刊登的选票参加“十大美好家庭”评选活动的有效选票都有机会获奖。

  具体奖项设置为:

  一等奖1名,奖价值3000元的奖品;二等奖3名,各奖价值1000元的奖品;三等奖5名,各奖价值200元的奖品;纪念奖100名,各奖价值30元的奖品。

  投票方式见选票下方说明。家庭代码以报送的先后为序。

  01.

  吕占军家庭。丈夫吕占军现任辽阳军分区政治部副营职干事。入伍15年来,矢志不渝做部队复合型人才,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毕业后,先后自学取得了新闻、摄影、国画、法律大专和法律本科及计算机二级证书。在省以上20余家电台、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500余篇(幅)。现为中国书画函大、省美协、市美协会员,3次在军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国画作品多次在国际和国内美展参展获奖,文艺、文学和新闻作品多次在军内获奖。著有《吕占军山水花鸟画集》一书。荣获过二等功、三等功、优秀党员、市扶贫帮困先进个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学雷锋和训练标兵。妻子马洪艳现在白塔房管处跃进房管所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生活中,吃苦耐劳,勤俭贤惠,为照顾患病婆婆,使丈夫安心服役,婚后6年未要孩子。女儿现4岁,健康成长。

  02.

  张连芬家庭,辽阳县十大美好家庭。妻子张连芬现任辽阳县穆家镇南木村妇代会主任。她积极探索致富之路,在自己家院内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牛舍饲养肉牛。为带动村里其他姐妹致富,主动无偿传授技术和管理方法。张连芬热爱体育,在她引导和支持下,大女儿程晓妮10岁进入穆家体校,1993年取得辽阳市长跑第一名成绩,15岁入伍成为八一滑雪队冬季两项运动员,取得了全国锦标赛冠军,2000年奥地利世界青年锦标赛中获铜牌,为国争了光,荣立二等功,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团员,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圆满完成广州军体学院大学课程,现正在读沈阳体育学院大学本科。二女儿在姐姐的影响下,刻苦锻炼身体,在辽阳市第五届全民运动会中获女子组1百米、2百米第一名。

  03.

  .赵洪满家庭,辽阳县十大美好家庭。丈夫赵洪满是辽阳县首山镇一个残疾个体户。幼年丧父,5岁不慎摔伤了脊椎骨,不能像正常人站立行走。为减轻家庭负担,16岁开始拜师学习修鞋技术,以精湛手艺和良好信誉在县城站稳了脚跟。他给自己规定:凡是军人、学生、残疾人来修鞋,一律免费。每逢节假日,还到部队、学校、敬老院义务修鞋,每年义务修鞋达几百双。赵洪满身残志坚、热心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祁翠霞的芳心。她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毅然冲破世俗的观念,于1990年与洪满步入婚姻殿堂,婚后承担起照顾丈夫的重任。他们15岁的儿子现在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赵洪满一家用和谐的音符奏响了坚强的奋斗之歌。

  04.

  关荣华家庭,灯塔市十大美好家庭。妻子关荣华现任灯塔市烟台街道向阳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是辽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灯塔市人大常委、妇女创业带头人。1984年,关荣华辞职开始创业。1985年成立以生产童装为主的向阳服装厂,领着家人艰苦创业,企业从几十人发展到400多人,加工各种服装60万套,多年来累计创税300多万元。先后安排了100多名下岗工人,帮助贫困子女就业,安排孤儿在厂包吃住,资助贫困大学生赵美开万余元。在全厂职工为患白血病的刘洪庆捐献1.5万元中,关荣华拿出5千元。

  05.

  蔡艳家庭,灯塔市十大美好家庭。蔡艳与丈夫郝春清共同经营灯塔市西大窑镇下缸村白灰厂。一家八口人,三代同堂。蔡艳很早就投资养羊,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羊饲养量达1千多只。1990年蔡艳投资10万元入股一家白灰厂,经过6年努力,买断了白灰厂所有权。2003年又与亲属投资60万元建起一个碎石场。蔡艳热心公益事业,安排下岗职工70多人,为贫困职工支付医药费上万元。每年无偿资助白灰50-60吨,为父老乡亲盖房子、砌大墙。2003年投资1万多元为村里修路。投资3千多元,平整下缸村小学操场、修建操场围墙,又拿出3千多元为学校买取暖煤。蔡艳持家却十分节俭,从不让儿孙乱花一分钱。两个孩子在蔡艳夫妇的教育下爱乡邻敬父母。

  06.

  陶德钧家庭。丈夫陶德钧,原市纪委常委,现任市纪委正县级调研员。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和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秉公执纪,认真审理好每一起案件。按待遇他上下班可享受车接送,但他却坚持骑自行车。妻子胡学芬退休前系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曾任西藏班班主任近十年,被学校、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教委命名为优秀教师。夫妇俩乐于公益劳动,自费购苗木绿化社区,积极参与义务修路和扶弱济困等活动。两人3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赡养、照顾双方老人,并用自身正直品格和纯朴美德影响和教育子女。儿子是辽化电厂工人,儿媳下岗后自强自立,现已自谋再就业。女儿是中共党员,女婿是沈阳军区现役军人。

  07.

  栗印伟家庭。丈夫栗印伟是鞍钢集团弓长岭矿业公司井下铁矿180米车间掘进队长,在四季不见阳光、阴冷潮湿的巷道里一干就是20年!曾荣获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鞍钢劳动模范、弓矿公司先进标兵等荣誉称号。他的队员多数家住农村,每逢春耕、夏锄、秋收等农忙时节,他就出现在队友家田间地头。妻子胡连文下岗后,在一个小吃部找到了一份工作。作为贤内助,承担家务,教育子女,孝敬公婆。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在社区他们热衷公益,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义务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社区环境,经常帮助军烈属徐敬文打扫卫生,嘘寒问暖。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了邻里帮助,彼此照应的良好局面。

  08.

  于德路家庭。于老夫妻家住宏伟区光华街道仙鹤湖东社区。于老今年77岁,全家共有祖孙三代11口人。老夫妻都是共产党员,两人在岗时,获得过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彰。小学未毕业的于老怀着对党感恩图报之心,刻苦自学,撰写的经验报告、论文及纪实文学等,被公安部、中石化及省内各级报刊转发或采用。1999年主编《重阳诗社诗词选编》一书荣获全国乡土文学金质奖章、现代建安文学一等奖。夫妇俩20年如一日帮扶失足青少年,于老离休后撰写的论文被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授予三等奖,现任辽化关心下一代协会失足青少年帮教组组长。长子初中二年考入大学;次子是工人,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现获副高职称;女儿获中级职称。于老爱人住院手术期间,儿媳张敏杰通宵陪护。二老曾出版诗集《心心集》。

  09.

  周素芹家庭。周素芹家住宏伟区光华街道湖西社区,是小学老师,多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丈夫徐长林是工人,1997年下岗后再就业。小儿子在读大学。大儿子徐东因为精神残疾,14岁时辍学在家。周素芹为照顾病儿,把家里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儿子身上,给他看病,购买他喜欢的剪纸材料、古钱币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儿子的精神越来越好,刻纸作品多次在宏伟区、街道举办的活动中获奖,并得到区残联领导的夸奖。街道民政、妇联等部门又给徐东安排了看楼、扫楼、护绿等工作,在他扫楼的时候,周素芹总是跟在身后,陪着他打扫,通过自己的劳动有了工资,有了收入,徐东精神好多了。

  10.

  .宋成英家庭,省“特色家庭”、文圣区“文明家庭”、文圣区“优秀残疾人家庭”。妻子宋成英是文圣区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文圣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荣誉。她与丈夫李玉堂结婚后,仅比自己小3岁的小叔子李聚堂在一次野浴中不慎摔断颈椎造成高位截瘫。为了减轻公婆负担,宋成英利用早晚和节假日时间到婆婆家帮助料理家务。1996年婆婆突发脑溢血卧病在床,公公患肝硬化住进了医院。宋成英毅然将小叔子接到自己家中,担当起“嫂代母职献亲情”的责任。9年来,宋成英日复一日像照顾婴儿一样为小叔子做饭、洗脸、理发、擦身子、换洗衣服,在嫂子坚强乐观的精神感召下,小叔子也积极、乐观地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天。

  11.

  康国柱家庭,文圣区“五好文明家庭”。丈夫康国柱是文圣区襄平街道襄平社区党总支书记,他历尽千辛万苦,变卖家产为患心脏病的妻子治病,但当这个负债累累的家庭收到社会各界近6万元援助时,却婉言谢绝。夫妻俩树立为国教子思想,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影响、教育孩子,并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用科学方法开发孩子智力。儿子康迪2000年以辽阳文科第一、总分611分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被学校保送为研究生。康国柱身为“小巷总理”,兢兢业业。创办了全市第一所社区家庭教育学校、全省第一所科普大学,并用自己的教子经历为家长讲课。社区家长学校被全国妇联评为先进学校。社区多次获得省市区“文明社区”等荣誉。

  12.

  苏泉洲家庭。丈夫苏泉洲现任管道局钢管厂销售处售后服务队负责人,先后被评为厂十佳青年岗位标兵和西气东输建设先进个人。他长年在外售后服务,先后在“兰成渝”、“西气东输”和“陕京二线”等国家重要输油和输气管线共19个中转站工作过,只要是管厂的专车产品到站,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及时赶到现场,爬上爬下一根一根检查、做记录,核对单据、整理资料、对出厂不留意的缺欠进行手工补救,五年来累计在线上服务达900多天,交接钢管3千多车,共计9万多吨。父母和妻子识大体,无怨无悔,妻子支持丈夫工作,既要照顾幼儿又要分担家务,勤俭持家,夫妻俩孝敬双方父母,双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尊重。

  13.

  赵丽华家庭,家住太子河区新华街道文教社区。妻子赵丽华原是辽阳市汽车配件厂工人,后下岗失业;丈夫李仲杰,原是滨河化工厂集体下岗工人,患有精神病,儿子在辽宁信息技术工程学院上学,家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公公需要照顾。面对这样一个家庭,赵丽华自强不息,当清扫员,去工艺品厂做活;做好妻子,无微不至看护丈夫;做好儿媳,每天给公公做饭洗衣;做好母亲,教育儿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上向好的看齐;做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对左邻右舍都关怀备至,热情周到,不论是谁家夫妻闹矛盾,还是水管子漏水,暖气跑水,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找到她,总是跑前跑后,直到把事情处理好,居民都把她看作是管家人。

  14.

  杨友斌家庭,家住太子河区新华街道人兴社区,曾被社区评为“五好家庭”标兵户、“文明家庭”标兵户及“好婆婆、好儿媳”。家里共有九口人。杨老从市委统战部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利用自身特长在社区担任关心下一代协会副会长,经常参与科普大学、家长学校任课工作,给学生们讲法律、历史故事,做社区义务调解员,还把全家组织起来,参与社区治安、公共卫生、环境美化、绿化文化活动等等。老伴闵庆荣志愿参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被评为综合治理志愿者先进个人。儿子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一名单亲孩子补习功课,从不计较个人报酬。儿媳是人兴社区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女儿、女婿双下岗后又再就业。孙子、孙女参加社区组织青少年绘画比赛、读书比赛,被评为家长学校“合格学生”。

  15.

  郭力家庭。丈夫张立军是解放军某部飞行二大队一级飞行教员,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一心扑在教学第一线,连续三年勇挑重担带教尖子学员,连续三期所带学员被院团评为“尖子学员”及立三等功。妻子郭力,在市人防办公室工作,始终把丈夫的飞行事业放在首位,一人挑起家庭重担,被学院评为优秀空勤家属标兵。张立军老家在吉林农村,是家里长子,婆婆患糖尿病十多年,郭力主动承担起婆婆买药的全部费用,并寻求治病良方。公公被牛顶伤,伤势严重,为了不影响大队正常飞行,郭力先同大队长、教导员取得联系,等张立军带领学员完成最后的飞行科目,才去车站。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也不放松。女儿4岁开始学琴,已获得钢琴十级和电子琴六级证书,现上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6.

  程凤山家庭,白塔区邮电新村社区“楼道邻里一家亲”活动发起者。老两口都是党员,4个孩子,均大学毕业。两人退休前在工作岗位上都是先进工作者。退休后,积极建设学习型家庭,自费500多元订报纸刊物,组织本楼道7位老人,成立读报聊天组;组织社会上的20位老人,成立《辽宁老年报》读者工作站,并在全省介绍经验,曾组织读报竞赛8次,最多达到百人,多次获奖,被称为“辽阳答题老人”,程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104篇,有12篇获奖。老两口还把健身经验印成传单进行推广。作为老党员,他们把楼道作为党员联系群众的最佳场所,发起“楼道邻里一家亲”结亲活动,制订章程、守则、邻里公约、自律卡、邻里互助卡,为全市构建和睦邻里关系,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受到市区重视和推广。

  17.

  常向荣家庭,家住白塔区药机社区。妻子常向荣是个退休工人,在厂工作期间曾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市总工会优秀经济红娘。丈夫马新华是个车工,下岗后积极再就业。常向荣在细心照顾年迈婆婆的同时,为国教子,把孩子培养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一双儿女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曾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优秀班干部等。儿子从小就患有眼疾,常向荣夫妇俩从未放弃过治疗,激励他努力向上,并终于在1988年把儿子眼疾治好。后儿子考上浙江大学建筑系,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工作过,现在是北京大学最年轻的讲师。女儿于2004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在假期免费帮助周围高中学生学习。

  18.

  苏同宽家庭。丈夫苏同宽是解放军某部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妻子王琳是同部队卫生队医生。苏同宽先后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排长标兵”、“优秀连长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在军区组织的通信、电子对抗比武竞赛中获得金牌,被军区列为“四个百人工程”优秀人才,多次立功受奖。妻子王琳被医院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在总部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名列前茅,荣立二等功。俩人被部队树为“军中好夫妻”。俩人虽在同一部队,但是聚少离多,新婚第一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60小时。为不影响苏同宽集训,王琳独自一人承担生活重担:左眼视网膜脱落去沈阳就医,由母亲和婆婆陪同;和两岁的孩子同时得病住院,也是自己承担。

  19.

  刘凤华家庭。妻子刘凤华是辽阳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案审科科长,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因患腰椎尖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而大小便失禁、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和超负荷家庭负担而忘我工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公务员”、财税大检查能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好干部等称号,获省“三八”红旗手、市劳动模范、市“十大女杰”提名奖。担任弓长岭区1300多个户征管科长期间,使税收征收率、入库率均超过98%以上。任弓长岭分局征管科长期间,为分局干部及企业义务讲课90多次,探索税收业务管理模式,在分局内全面推广,使分局工作在国税系统名列第一。严格执行税收政策,避免欠税千万余元,增税1300万元。几年来一直帮扶特困户孙晓霞一家。教子有方,儿子考入大连外国语学院。

  20.

  魏东家庭。丈夫魏东现任铁西粮库副总经理。多次被评为粮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培育的“碧水禾”牌大米,给企业带来可观效益。2004年粮源不足,突出挂牌服务、下乡服务,及时完成了秋粮收购任务。妻子马冬梅,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建行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行“青年岗位能手”、省行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热心帮助年轻会计,她的电话被称为“直通热线”。经她负责的结算、会计检查工作在省行历年考核评比中名列前茅,1998年省行组织结账工作中,她所率队的辽阳分行会计工作名列全省第一。女儿魏诗云,共青团员,现就读于市第一中学,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团员。全家代表粮食局参加市纪检委第五纪工委组织的纪检监察智力竞赛荣获“团体第二名”。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