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美学者发现奇特新粒子 引起国际专家兴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8:57 新华网 | |||||||||
新华网合肥8月10日电(代群、李名生)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了解到,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日前报道,著名国际实验合作组BaBar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粒子Y(4260)。该粒子是由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叶树伟博士和娄辛丑教授发现的。 叶树伟于2004年首先提出在初态辐射过程寻找新粒子,并于今年完成了这一发现。这种初态辐射方法是由娄辛丑教授于1999年-2000年开发并验证的新方法。今年7月8日,叶树
Y(4260)看起来像由一个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即粲偶素。第一个粲偶素J/y就是由丁肇中教授和BurtonRichter教授分别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和SLAC独立发现,并为此于1976年同时荣获诺贝尔奖。但现有分析显示,Y(4260)具有普通粲偶素所不具有的性质。物理学家据此推测它的结构更为复杂,可能是由一种名叫D介子的粒子组成,也可能是四个夸克的合成体。 中科大近代物理系专家认为,目前物理学家对Y(4260)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Y(4260)和其他前几年发现的DsJ(2317)、DsJ(2458)、X(3872)、Y(3940)一道使科学家目前对大自然的理解面临新的挑战,并可能开辟一个全新粒子谱。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正一起努力破解物理世界的这些深层奥秘,而对这些深层奥秘的破解必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大自然四大基本作用力之一的强作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