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代先锋: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和他的西部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20:52 新华网

  在野外考察与妻子刘俊英在一起(2001年)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张晓松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郑绵平的过程,仿佛在阅读一部西部传奇故事。

  在近半个世纪的盐湖地质勘探生涯中,郑绵平的足迹遍及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行程相当于3个两万五千里长征,他曾三次带队挑战罗布泊,对青藏高原上百个盐湖进行了深入考察,创立了新的综合交叉学科——“盐湖学”。他以自己的勤奋、执著与开拓精神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生。

  今天,这位年过七旬的传奇人物仍然奋战在青藏高原。

  他尝出了中国最大的钾盐基地

  1957年10月2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畔。

  清晨,和往常一样,郑绵平约上柳大纲教授边散步边谈工作。突然,郑绵平停下脚步,蹲在一个浅坑边,盯着坑里的一汪卤水发起呆来。顺着郑绵平的目光,柳大纲发现浅坑里附着一些蚕豆大小的斜方锥状晶体,在清晨的阳光下闪亮透明。

  郑绵平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抠下来几颗盐晶,看了看,一下子放到了嘴里。“辣的!”叮舌的辣味反而让郑绵平喜上眉梢。

  谁都没想到,郑绵平的一尝,竟然率先在察尔汗盐湖发现了钾盐矿物——新沉积的光卤石。

  后来,经过对全湖的坑探和钻探,科研人员圈定了120平方公里面积内断续分布的老光卤石以及全湖的富钾卤水。今天,察尔汗盐湖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钾盐基地,并被公认为陆相钾盐矿床的典型。

  这次看似偶然的成功使郑绵平深深地感到,地质科学是建立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的一门科学,野外采样工作扎实认真地做好了,地质科研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郑绵平主持的盐湖中心会议室里,悬挂着著名石油化工专家侯祥麟的格言——“八小时工作就成不了科学家”。同事们说,格言是郑先生亲自选定的,恰恰反映了先生一贯的工作风格。

  郑绵平对工作的投入,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几十年来,郑绵平没有一天不加班的。”“从高原回来,一下飞机先到办公室,工作到晚上才回家。”他是“为盐湖而生的”,是“拼命三郎”,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说起郑绵平的勤奋,同事们滔滔不绝。

  为了搞好盐湖科研事业,郑绵平与高原结下不解之缘。从50年前的小伙子到今天的古稀老人,郑绵平每年都要上几趟高原,一去就是一两个月。可以说,哪里有盐湖,哪里就留下了他的足迹。

  艰苦的野外工作,长期的高原缺氧,使郑绵平身体机能减退,记忆力下降,先后患上了痔疮、前列腺炎、皮肤病、髌骨老化、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谈到这些,郑绵平十分平静。在他看来,为了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科学发现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正是超乎常人的勤奋,使郑绵平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就。

  罗布泊里的“郑绵平小道”

  1989年10月7日,新疆罗布泊孔雀河故道。

  这是一片“死亡之海”。正午灼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射向地面,干涸的盐湖像着了火一般,时刻准备夺去任何生命。郑绵平和他的考察队员们乘着3辆车,沿着干涸的河床向罗布泊中心地带挺进。

  这已经是年过半百的郑绵平第三次率队进入罗布泊了。依据盐湖学理论,郑绵平预测,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对称的荒漠地带,也就是曾经被人们猜测为“神秘的游移湖”的罗布泊,蕴藏着钾盐资源。如果能够证实这一猜想,将继发现察尔汗钾盐基地后,进一步打破“中国严重缺钾”的尴尬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工农业生产需要。

  然而,深入生命禁区,谈何容易。第一次探索,几经寻觅,考察队到达罗布泊边缘地带,却因为车辆故障,不得不中途返回。第二次,他们改从已经废弃的原子弹爆炸中心插入,绕走风蚀形成的“魔鬼城”,披荆斩棘,一路颠簸。但是,他们持有的地面定位系统太落后了,最终迷失了方向,再次无功而返。

  “科学预见必须要用能够经得住推敲的科研成果来证实。”对于郑绵平来说,罗布泊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让他不畏艰难,不惧凶险,第三次进入罗布泊。这一次,顺着孔雀河故道,郑绵平发现了一条被后人称为“郑绵平小道”的新路,终于抵达罗布泊中心地带,并通过踏勘取样,化验分析,最终确定罗布泊的盐卤中确实含有钾盐矿物。如今,“死亡之海”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钾盐生产基地。

  “我的智商并不高,如果有一点可取的,就是始终对认定的目标不动摇,常常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距离要求很远,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去学习和工作。”1995年,郑绵平在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地球科学奖时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形成了郑绵平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性格;而在艰苦的工作实践中,更加坚定了这种执著的精神。

  上世纪80年代,郑绵平两度率队来到青藏高原扎布耶湖考察,在湖中发现了天然碳酸锂。“锂是21世纪的能源元素。”郑绵平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用斗量金的金湖”,而长期观测是开发扎布耶盐湖的基础。在郑绵平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建立了世界上最高的盐湖科学实验站,在海拔4420米的高原坚持进行了长达16年的观测,终于查清了扎布耶湖碳酸锂的分布情况,并摸索出一整套锂盐开发、提取的成熟工艺,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锂盐生产基地。

  把盐湖变作良田的奇思妙想

  1999年8月,美国死谷。

  第七届国际盐湖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作为中国盐湖学的奠基人,郑绵平在会上发表了特邀报告《论盐湖学》。

  他在报告中提出:“盐湖中还发育大量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科学意义的适盐藻、盐卤虫、螺旋藻、轮虫等特异生物资源。它们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天然食物色素、能源、多种工业、科学材料和净化环境、变盐湖为良田开拓良好前景。”这就是著名的“盐湖农业”理论。

  变盐湖为良田,这一奇思妙想来源于郑绵平对众多盐湖的长期考察。1956年,郑绵平参加工作仅4天就作为盐湖普查组成员奔赴青海柴达木盆地。经过对大柴旦、马海、察尔汗等盐湖近一年的考察,郑绵平惊喜地发现,那些环境恶劣的盐湖其实是一个个大宝库。从此,郑绵平一次又一次登上青藏高原,对该区域的100多个盐湖进行了深入考察。

  上世纪80年代,郑绵平和同事们在西藏扎布耶湖发现了大量富含β-胡萝卜素的嗜盐藻。1996年,他又在西藏拉果错发现了较大规模的卤虫品系,每克卤虫(干体)中含有EPA(脑黄金)40多毫克,比美国大盐湖卤虫品系高10多倍。

  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郑绵平大胆提出,盐湖不仅是无机盐产地,也是一种新型“农田”。以青藏高原盐湖中的盐藻、螺旋藻为原料,提取蛋白作饲料,可以用来养殖鱼虾,发展水产业。郑绵平的创意吸引了众多生物学家、化学家投身“盐湖农业”的研究,并引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兴趣。他在给郑绵平的信中写道:“盐湖农业是21世纪的产业。”

  “盐湖农业”理论的提出同样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第七届国际盐湖会议上,《论盐湖学》得到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其基本观点被列入改组后的国际盐湖学会章程。不久,国际著名学术刊物《水生生物学报》也在显著位置发表了这篇论文。

  郑强平常常说:“在我们眼前有无数引人入胜的地学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现在的认识还是非常粗浅的。”正是怀着对科研创新的巨大热情,郑绵平瞄准学科前沿,紧随现代科学发展的走向,勇于开拓研究新领域。

  经过近50年的不懈积累,郑绵平通过对地质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联合,将地球盐湖研究中的基本过程与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过程联系起来,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盐湖学。盐湖学的创立为推动盐湖科学的综合研究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现了对盐湖研究的认识由平面的、单维度认识向立体的多维思考方向的转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