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鸣翠谷洞藏有“梯田”奇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22:4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刘洪进)层叠递进的梯田,直上去霄,这个在山区水稻产区才能见到的景象,在三峡鸣翠谷的洞穴中也能见到,不过,鸣翠谷洞中的梯田都是装的清亮亮的泉水,每个梯田的大小也只有一米见方甚至更小。这是10日记者在三峡鸣翠谷见到的景象。 鸣翠谷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紫阳村,这个藏着千余个小“梯田”的洞穴叫紫阳龙洞。在
在此,记者看到每个“梯田”的外缘坎线虽弯弯曲曲,但每块“梯田”的边线却是水平的,清纯的洞泉将每块“田”灌得满满的。“梯田”由低到高错落,呈阶梯上升,“梯田”呈土黄色,每块“梯田”的边坎或高10公分,或高20公分,厚度各不相同,使“梯田”呈现出层层叠叠的视角奇观,这些“梯田”由下而上,直达洞顶下的一个数十米粗的柱钟乳石下。 “梯田”大小不一,最大的块面约3平方米左右,最小的只有拳头、指头大小,在100多平方米宽的坡面上,共布有“梯田”约千余个,放眼望去,梯田层层,波光粼粼,水雾弥漫,十分美观。 这些“梯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同记者一同前来的宜昌市地矿研究所教授徐光洪解释说:这种类似梯田的地质景观,是由地下水塑造出的石灰岩地貌奇观,当含有碳酸钙的地下水进入洞中后,由于洞底高低不平,形成积水小洼池,地下水经过小洼池,慢慢高过边缘,因二氧化碳散发产生岩酸钙化学沉积物,又因水的流动作用,洼池的周围沉积得更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弧形弯曲类似梯田的沉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