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问路收费,细节决定品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8:49 沈阳今报

  江厚良

  日前,一位市民向媒体投诉:设在北京西站的“北京向导”向问询人员收取数额不等“问路费”。据了解,“北京向导”咨询收费已经多年了,而且“收费是政府部门批准的”。(8月10日《新京报》)

  这则新闻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烈讨论,绝大多数人反对“北京向导”的收费行为,认为收费行为与传统的社会公德相悖,以至于有人戏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将来要改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先收问路费”。

  毋庸置疑,“问路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德的缺失,但笔者以为,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德的拷问,更是对城市公共资讯服务制度的拷问。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城市的面貌也是日新月异,新道路、新地名、新居民区层出不穷,让人一时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何去何从。而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情况更加要糟糕,不要说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找不到北,有时候就连本地人也迷了路。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先有社会公众“问路”的需求,才出现了“指路”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指路人”、“收费带路”应运而生,这些“职业指路人”填补了政府公共资讯服务落后留下的空白。

  要解决收费的“城市向导”带来的尴尬,出路在于政府要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公共资讯制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更为便利的公共服务。就收费的“北京向导”而言,政府收编、转化为政府管理下的公共服务机构是最好的选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