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9:19 生活报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许多莘莘学子信奉的格言,也是许多贫困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考上大学,是实现命运改变的第一步。然而,社会地位的忽然改变,以及教育生活环境的变更,也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适应。

  在为数不少的贫困生中,既有发奋读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也有自卑自闭,沉溺于小说和网络的“逃课一族”。在哈尔滨市某高校,就有这样的学生,家中变卖耕牛、甚至举
债供他上学,然而他却把仅有的200多元钱用于上网和租借小说,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退学(见本报8月10日第7版)。

  贫困生为什么不珍惜学习机会,反而日渐沉沦?简单地谴责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毫无意义。贫困学生厌学除了性格上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在新环境中继发的精神上的贫困。

  首先,贫困学生较之生活富裕家庭的同学,本来就感觉到较大的精神压力。无论是穿着,还是伙食,甚至在同学聚会,处处都在显示这种差异。

  其次,很多贫苦家庭都是求爷爷告奶奶借钱供自己上学,而自己却暂时不能有任何的回报,这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卑感和负罪感。

  第三,这些物质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对自我评价的扭曲,一旦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甚至还会怀疑自己的智力水平。

  在种种精神压力下,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在暂时还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一般就会转移这种压力,在空想和幻想中寻求解脱。文学作品和网络自然成了最好的庇护所,既具有虚幻的满足感,又有极强的成瘾性。

  贫困学生自我评价的扭曲,反映了现代社会带给人们的巨大精神压力。有些时候,他们甚至会觉得还不如回家种田,那样反而更容易找回自我。但是这又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相违背,也不符合人格统一的原则。

  部分大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不全是学生本身的过错。在呼吁他们自强自尊的同时,老师、学校、同学以及社会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位辅导老师的“劝学信”就是一个例子。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只有寄希望于社会敞开全部宽广博爱的胸怀,才有可能救治。(生活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