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祸猛于虎 谁为煤矿安全500亿欠账“买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9:30 新华网
  2005年下半年伊始,各地矿难不断,截至8月5日的短短35天里,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5起、死亡185人,这五起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无一例外地都是瓦斯。

  在我国频仍发生的煤矿矿难中,瓦斯无疑是第一位的杀手。据统计,因瓦斯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煤矿矿难全部死亡人数的80%,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亿元。

  天灾?人祸?一个事实是,瓦斯不治,矿无宁日。安全欠账500亿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但对于今年来的煤矿安全工作形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还是用了“开局不利、形势严峻”8个字概括。日前公布的2005年矿难年中报告印证了李毅中的判断:

  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2672人,比去年同期上升3.3%,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24起,死亡704人,同比分别上升33.3%和114.6%。
人祸猛于虎谁为煤矿安全500亿欠账“买单”(组图)

  今年8月2日,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兴发煤矿井下瓦斯大量涌出,造成26人死亡。(资料图片)

  “煤矿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增幅超过一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7月,首届中国企业安全生产高层论坛上,李毅中如是说。他认为,瓦斯始终是我国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

  尤为严重的是,煤矿瓦斯灾害这个头号杀手制造的不和谐音,已严重干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去年十月份以来,相继发生了三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共死亡528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说,煤矿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瓦斯治理专家、淮南矿业集团总工程师袁亮认为,我国瓦斯事故多发存在安全科技支撑不足、安全技术和管理标准落后、产业层次和生产力水平低、产业政策不合理等多个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近几年,我国煤炭产量每年净增2亿吨,去年达到19.56亿吨,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全国煤矿安全欠账500多亿元。据统计,2004年全国19.56亿吨煤产量中,就有7.5亿吨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不足。45户安全重点监控企业安全欠账197.4亿元,其中通风系统66.4亿元,瓦斯治理100.2亿元,防灭火系统15.5亿元,防尘系统4.5亿元,热害防治12.6亿元。瓦斯治理工程欠账尤其多,仅国有重点煤矿瓦斯治理的巷道工程欠账就超过100万米。

  袁亮认为,瓦斯事故虽然发生在井下,但问题的根子还是在地面上。从宏观上看,煤矿瓦斯事故也是社会经济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五、六十年代也经历了一个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后来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了,煤矿安全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以此为对照,我国也正处在全面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新阶段。

  一方面是煤矿企业受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刺激,超能力生产,超强度开采,强烈的超产冲动,超产幅度近乎失控;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安全欠帐,安全基础脆弱,二者对立的结果必然导致事故多发。煤炭工业增长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已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版权说明:

  人祸猛于虎 谁为500亿欠账“买单”?

  离开物质保障谈瓦斯治理,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当这笔超前透支的“安全赤字”高达500多亿时,一幕幕瓦斯爆炸的惨剧就会不断上演。

  “瓦斯事故是天灾还是人祸?过去我们讲是天灾,现在看是人祸,至少是人祸的成分居多。”淮南矿业集团总工程师袁亮说。

  2002年,淮南矿业集团对安全投入欠账进行调查,结果是欠账30亿元,一些老矿井的设备几十年没有更新,完全是吃老本,井下工人“一通三防”的安全保障甚至不如六七十年代。1980-2002年间,共发生瓦斯爆炸和突出事故17起,死亡390人,其中90年代发生了4次大的矿难,死亡233人,是建国以来继上世纪50年代后第二个瓦斯事故多发期。

  阳泉煤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宝玉也认为当前煤矿瓦斯事故中人祸多于天灾。他分析说,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煤炭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煤炭企业一直处于微利和亏损的边缘。现在忽然出现黄金市场,许多企业头脑发热,浮躁冒进,煤矿的产量普遍上得很快,过去一个采煤队年产二三十万吨,现在是300万吨,直接导致了矿井通风系统能力不足,瓦斯处理不到位。这怎么会不出事?
人祸猛于虎谁为煤矿安全500亿欠账“买单”(组图)

  今年新疆阜康7·1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导致83名矿工遇难。(资料图片)

  谁应对煤矿安全欠账负责呢?煤炭工业的一些企业负责人、专家普遍反映,安全欠账,既有行业内部监管和自律的原因,也有外部挤压煤矿安全成本的因素。综合起来说就是政府要税,市场要煤,企业要生存。

  煤炭行业税负过重。税制改革后,煤炭行业增值税综合税率大体在8.5%左右,在全国工业行业中税率增幅最高,税负最重。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销售收入3877亿元,实际缴纳增值税及附加326亿元,按照税制改革前1993年的税率计算,多缴纳196亿元。

  煤炭成本核算办法不合理,直接挤压了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在国家有关部门现在实行的成本核算内容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偏低,有些企业想在安全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却没有资金列支渠道,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稳定和发展。

  淮南矿业集团安全生产局局长方良才说,淮南矿业集团与瓦斯治理有关的“一通三防”投入实际是30元,10元被省里认可,允许进成本,剩余部分要靠企业从渠道筹集。阳泉煤业集团总工程师李宝玉告诉记者,去年,阳泉的瓦斯治理实际投入是吨煤14.5元,但税务部门对这部分投入进成本规定得比较笼统,企业只能挤占“一通三防”资金和维简费,而山西税务部门规定维简费不准进成本。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工程师卫修君说,企业在安全投入上受到了地方财政和税务上的限制,企业想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补回以前的安全欠账,却出钱无门。

  煤炭行业整体进入市场,但煤炭价格却没有市场形成机制。据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源介绍,淮南矿业集团仅2004年因保证电煤供应而损失效益10亿元,这种现象在北部和西北煤田表现更为突出,2004年平均电煤价格不到200元,比市场整整少了100元。据专家估算,全国煤炭行业仅电煤一块就转移效益500亿元以上。2004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401元,仅及电力、石油等相关行业的三分之一,国有重点煤矿仍拖欠职工工资24.45亿元。

  更为严重的是,外部对煤矿安全成本的挤压,还导致了煤炭行业的安全意识淡化,自律不严。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之下,我国一些新建煤矿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就留下了安全隐患。有的煤矿为了早出煤,多出煤,甚至是边生产,边建设,致使不少煤矿巷道布局不合理,安全生产标准低。按国际标准,一对现代化矿井要建6-8个井筒,而我国在这方面比较重视的淮南矿区也只有3-4个。

  版权说明:

  人命岂能“亡羊补牢” 安全投入需“未雨绸缪”

  受经济利益驱动,很多经营管理者对安全投入等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矿主认为“死得起伤不起,预防成本高,死亡成本低”。对于只能有一次的生命而言,尽早补回煤矿安全欠账,政府和企业都责无旁贷。

  淮南矿业集团总工程师袁亮说,淮南矿区瓦斯矿难较早爆发,把我们炸怕了,也炸醒了,逼使我们及早采取措施弥补历史欠账。

  从2002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对矿区瓦斯地质条件和治理路子进行再认识,下决心实施“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的瓦斯综合治理战略,将财力集中投放在弥补安全生产欠账上。2003年筹集4亿元对老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填平补齐。并从每吨煤的销售收入中提取10元钱的成本,两年共筹集3.8亿元专门用于瓦斯综合治理,百万吨死亡率从4.01下降到0.46,3年间下降了近10倍。
人祸猛于虎谁为煤矿安全500亿欠账“买单”(组图)
小煤窑简单的生产设备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资料图片)

  阳泉煤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宝玉说,阳泉2003年8月14日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8人,教训深刻。为了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和通风能力,阳泉煤业集团从2003年起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到2004年底共完成技术改造57项,投入资金3亿多元,新建风井6对,通风能力大大超过生产能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很快出现了好转。

  国有大矿总工们对安全投入进入成本受限制普遍表示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国家对企业自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不仅要鼓励,还要采取措施保证企业的安全投入。瓦斯治理应该是按需投入,税务部门对煤炭成本构成的核定要与时俱进,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的需要。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不让进成本,大概只有我们国家,这极不合理。

  经过煤炭企业的多次呼吁,去年国家有关部门终于下文件,允许吨煤提取8元安全投入进入成本。但这个标准过低,与实际需要相差很大。而且,这个投入标准是倡导性的,不是强制性的,对一些忽视安全投入的煤炭企业没有相应的约束力。

  淮南矿业集团总工程师袁亮说,建立强制性的安全投入机制,有助于企业真正建立瓦斯治理的安全生产标准。现行的安全生产标准过于宽泛,已难于适应瓦斯治理的要求。淮南矿业集团规定,吨煤瓦斯含量超过10立方米,必须进行瓦斯抽放处理,这一标准明显高于国家30立方米的行业标准;在生产中瓦斯浓度超过0.8%必须实行断电处理,也高于国家规定的1%。这些标准看似简单,实际上很管用,实施以后,淮南矿区的零星瓦斯事故开始得到控制,去年11月到今年三月,淮南矿区没有发生一起死人事故,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专家们指出,从淮南、阳泉、平顶山三大国有煤炭企业治理瓦斯的经验看,我们以“贫农”水平的投入就可以搞到世界中等标准;如果安全生产投入能够达到“中农”水平,就有信心在瓦斯治理上达到世界上“富人”的标准。所以,在安全生产投入上一定不能短视。

  版权说明:

  化敌为友 让矿难“杀手”造福人类

  有煤矿“头号杀手”之称的瓦斯,其实也是一种与天然气资源量相当的新的清洁能源。在治理过程中,瓦斯作为优良资源的禀性往往受到忽视,成千上万方的瓦斯被排放在空中,既造成环境污染,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源说,瓦斯是一匹野马,未驯服前大敌,驯服后大友,化大敌为大友,治理与利用并重,应当成为今后瓦斯治理的新方针。

  2003年,淮南矿业集团提出了煤与瓦斯共采的理念,改抽放为抽采,一字之差,使瓦斯作为洁净能源的禀性日益显露,瓦斯的商业开发快速起步,展现出了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的全新前景。
人祸猛于虎谁为煤矿安全500亿欠账“买单”(组图)

  2003年5月15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救护队在610米深处的井下进行抢险(翻拍于井下监视器底部)。安徽淮北矿务局芦岭煤矿“5·13”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救护人员分批下井,进行紧张的挖掘和搜救工作。事故共导致86名矿工全部遇难。(新华社记者于杰 摄)

  淮南潘三矿总工程师朱贵旺介绍,瓦斯是一种洁净能源,抽采出来后,可以直接用来发电,也可以供应当地居民。潘三矿由于瓦斯突出,曾于1997年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8人,直到2001年,产量还不到200万吨。经过近两年的技改,现在的矿区和以前已大不相同,在高高风井底下,多了几个地堡式的建筑,伸出的几根粗大的输气管道,与不远处硕大的储气罐相连。在储气罐的旁边,是一个小型发电厂,装备2个1500千瓦的发电机组。电厂正在扩建,准备再上2个1500千瓦的机组。

  去年潘三矿的瓦斯抽采量达1600万立方米,抽采率从1998年的5%上升到40%,由于瓦斯利用的需求扩大,今年的瓦斯抽采率将超过45%。瓦斯利用的规模扩大了,效益也在增长。根据企业的内部核算,潘三矿瓦斯发电和民用这一块去年盈利200多万元。

  袁亮说,从利用瓦斯资源的观念指导瓦斯治理,既促进了瓦斯抽采技术的进步,也大大提高了企业治理瓦斯、利用瓦斯的积极性。淮南矿区一年的瓦斯抽采量可达3.5亿立方米,生产的液化气可供应一个中小城市,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瓦斯资源,淮南目前已投入2.2亿元建成瓦斯利用工程,力争把矿瓦斯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示范项目。项目完成后,民用瓦斯可达8万户,发电可达6万千瓦,制冷2万千瓦,燃气锅炉18台,届时,令人为之色变的矿难“杀手”瓦斯将变为造福人类的新型能源。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