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物:两枚勋章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0:21 宁夏日报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是中华儿女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亡华、灭华而发出的怒吼。60年弹指一挥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人们不禁想起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家住银川市民生街的李照临老人就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为了表彰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出色表现,1957年6月18日,中央军委授予他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他也是我区目前健在的抗日老战士中唯一获此荣誉的人。

  李照临,1925年生于山西榆次。1937年10月,12岁的他加入了由贺龙领导的八路军第120师308旅175团,主要负责宣传工作。由于国民党对共产党妖魔化宣传的影响,山西当地的老百姓对八路军有很多误解,当时还是个孩子的李照临虽然自己也仅知道共产党就是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的,还是和战友一起以写标语、编歌曲、说快板的形式,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和方针、政策,逐渐扭转了老百姓的对共产党的错误认识。1938年,李照临跟随部队来到了内蒙古大青山进行剿匪,以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由于部队多次受到当地土匪的偷袭,上级决定把部队转移到河北省。当部队到达河北省时,只有两个团和一个骑兵营的兵力,但是通过努力还是解放了冀中地区好几个县。到这时候,当地的老百姓才知道八路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开始积极参军参战,支持革命。

  1939年9月,李照临所在的第120师主力部队的一部分在师长贺龙和政治委员关向应的率领下,由冀中地区向北越过平汉铁路,秘密转移至陈庄地区进行休整,准备参加秋季反日军“讨伐”作战。当时日军驻扎在石家庄地区的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侦悉这一情况后,于9月23日调集其第31大队的全部兵力共1500余人,由灵寿县城向陈庄进犯。日军首先占领灵寿至陈庄间的重镇慈峪,然后沿磁河两岸做声东击西的欺骗动作,企图迷惑和调动我军,乘虚奔袭陈庄。师长贺龙知道后就和政治委员关向应将计就计把日军引入陈庄,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这就是有名的“陈庄战役”,此次战役共击毙包括水原义重少将在内的日军1280余人、俘虏日军16人,缴获山炮3门、轻重机枪23挺、长枪500余支,战马50余匹,是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集中优势兵力取得的第一个山地运动歼灭战的胜利。

  1940年,李照临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从河北省越过太行山回到晋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时的部队已经扩展到了4个团。部队的任务也不只是负责打仗,还要负责从延安接一些已经接受过训练的学生参加晋察冀根据地的建设,同时把根据地的艺术人员送到延安接受训练。有一次,李照临和战友在接送学生过程时为了便于隐蔽,就采取夜间行军的办法,从新县出发每夜行军100多里,还把从平鲁出来阻击他们的日军打的落花流水,消灭了日军两个小分队,烧毁汽车7辆。

  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打击投降派势力,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和信心,八路军总部决定抓住有利战机,在敌后发动大规模的破袭战,李照临所在的部队也参加了这次著名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共计击毙、打伤、俘虏和投诚日伪军达4万多人。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阻挡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也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1941年整风运动开始后,李照临被调到了位于山西新县的八路军120师总指挥部二支队,负责总指挥部和友邻部队的通信联络工作。当时,日军还控制着新县到太原之间的铁路,为了打击敌人,李照临所在部队破坏了铁路,控制了日军的活动范围,巩固扩大了根据地,使老百姓的生活得以稳定。

  抗日战争结束后,李照临被送到东北第三航空学校学习了两年飞机驾驶,1958年转业到北京中科院地球地理研究所。1961年来宁夏工作,先后在自治区商业厅、食品公司及外贸部门工作。1965年调任自治区医药公司党委书记,直至1983年离休。

  虽然已历经50的风风雨雨,李照临老人的两枚勋章还依旧闪闪发光,被保存得很好。据他老伴讲,李照临平时没事就爱拿出这两枚勋章看看,并给子孙们讲这两枚勋章背后的故事。本报记者贾莉实习生马芬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