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协委员建议定七夕节为情侣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0:57 光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8月11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10日在此间建议将七夕节定为中国的情侣节。“现在‘洋节’盛行,而我们更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情侣节。李汉秋说,七夕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有遍及神州的民俗基础,有牛郎织女的忠贞形象和优美故事,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积淀着深厚的
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情侣节,并且继续传承下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汉秋认为,中国古代词人秦观的这首《鹊桥仙》赞美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集中表现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在当时具有超前性,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可以作为七夕情侣节的节歌。

  李汉秋进一步表示,2008年的七夕是8月7日,正值北京奥运会的前夕。“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们也应该抓住机遇,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领略一下东方情侣节的神韵,倾听一下《鹊桥仙》的美妙旋律,瞻仰一下牛郎织女的风采。”他建议,到时候还可以邀请世界各国的情侣来中国过节。(李斌、吴晶晶)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七夕情侣节及节歌特荐

  1957年5月11日,诗人毛泽东在寄《蝶恋花·答李淑一》时回李淑一的信说:“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詞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古代咏七夕的诗词数量之多超过咏春节的,多借牛郎织女二“仙”七夕之鹊桥相会以寄慨,作者自己不直接出现。秦观的《鹊桥仙》是境界最高传播最广的一首: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头句字面上是写纤美的彩云在“弄巧”变幻着巧妙的图案,暗寓着赞美织女的巧手能巧织云锦天衣。“纤”与“巧”相应,既准确地抓住织女善“织”的“巧”的特征,又为全词二“仙”的相会布下浪漫的背景和氛围。

  相传牛郎织女被隔银河,只允许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这自然是“恨”事。闪烁的流星时不时飞驰而过,是在为他俩传递离愁别恨呢,还是在为他俩暗渡银汉迢迢相会作准备?是呀,离别经年,有此一会,便点燃了希望,凝聚起情思。浓情蜜意相聚于金风玉露的良宵,一次欢聚,便胜过人间无数!

  相传好心的喜鹊七夕时成群飞集在天河,首尾相衔,在迢迢银汉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踏桥相会而成“鹊桥仙”;而喜鹊却因此翼毛尽落。喜鹊的牺牲是值得的,你看那牛、女二仙佳期难得,恍如梦境,柔情似水,百般缱綣,他们怎忍顾鹊桥而言归?是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是诗词常见的境界,但秦观在这里却“化臭腐为神奇”(《蓼园词选》语),他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是空谷足音,道出了千古爱情的真谛。真挚久长的爱情并不一定要朝朝暮暮厮守不离,作为高级的精神存在它是可以超越时空的。这两句与上片末两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前后辉映,赞美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带有理想色彩,集中表现了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爱情观,在当时具有超前性,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说它是爱情的千古绝唱亦不为过,很可以荐为七夕情侣节的节歌。

  人类的异性之间的性爱,本来是基于性的差别和吸引而发生的情感,但人类在创造文明和文化时,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大大提高了,丰富了,升华了,把原本简单的性爱升华为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爱情。爱情是心灵的契合,灵魂碰撞的火焰,是人类精神园圃的鲜花。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常通过爱情来写人物,因为爱情是窥探灵魂的门户,测量品格的标竿,可以把心灵深处最隐秘的纹理彰显出来。对于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品格的忠诚、贞纯、崇高,与爱情的真诚、坚贞、高尚,总是相通相融的。一味追求实利实欲的人难于忠贞不渝,凉薄浮浅的人难有深刻的爱。林黛玉的痛彻心肺源于纯真,奥瑟罗的雷霆万钧源于崇高,他们都是有真性情的人,忠实于爱情的人。我们的情侣节要讲究精神,要讲究文化。七夕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有遍及神州的民俗基础,有牛郎织女的忠贞形象和优美故事,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理应成为中华民族的情侣节。白居易的《七夕》诗说得好,“银汉秋期万古同”,我们应当把七夕节万古不泯地传下去,而且还要抓住机遇,争取“银汉秋期万方同”:2008年的七夕是8月7日,正值北京奥运会的前夕,人已聚,幕未开,我们何妨先请各国来宾领略一下东方情侣节的神韵,倾听一下《鹊桥仙》的美妙旋律,瞻仰一下牛郎织女的丰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们,何不让这一对东方爱神之星闪耀在奥运星空呢?我们期待着!(李汉秋)

  文章来源:中国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