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人工引雷”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8:27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8月11日电(记者董振国)据正在山东滨州进行“人工引雷”实验的总负责人郄秀书研究员介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国“人工引雷”技术和雷电研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人工引雷”技术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造福社会。

  郄秀书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大气电学、雷电物理和探测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著名的雷电研究专家。据郄秀书介绍,早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就开始了“人工引雷”研究,目前,已在甘肃、北京、江西、上海、广东、西藏、山东等地成功引发雷电50多次,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正在山东滨州进行的“人工引雷”实验,是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雷暴及雷电过程的观测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巴西五个国家掌握了此项技术,从研究水平上看,我国仅次于美法两国。

  据郄秀书介绍,我国“人工引雷”实验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火箭技术先进,安全性高,装有特殊设计的降落伞,可防止降落后对地面物体造成伤害。实现了近距离严酷电磁环境条件下的雷电测量,可在几十米的近距离内,对雷电的强电磁辐射场及10万安培的高电流进行直接测量,体现了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

  自然雷电的发生具有很强的时空随机性,很难准确预计雷电在哪儿发生,因此测得自然雷电流的概率极小。在本次滨州的实验中,我国首次测得了千万分之一秒的高时间分辨率雷电流波形,可为雷电防护标准的制订提供可靠数据。

  郄秀书认为,“人工引雷”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国是雷电灾害较多的国家,对雷电防护设备的检测,过去只能在高压实验室内进行,而“人工引雷”提供了最接近真实的自然雷电模拟源,可对防雷设备机理及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更为可靠;“人工引雷”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可诱发种子基因变异,应用于人工育种技术,则可大大低于太空育种的成本;未来对雷电的防护,也可像人工防雹一样,通过发射火箭,将雷电的破坏力引导到指定位置并加以释放。另外,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人工引雷”也可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