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次大规模人工繁殖中国鲎成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9:00 新华网 | |||||||||
新华网福州8月11日电(张志鹏、柳涛)厦门首次大规模人工繁殖中国鲎成功,先期30万尾中国鲎已成功孵化,并将于近期实施大规模增殖放流。 据厦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科研人员介绍,去年4月,厦门鲎自然保护区就已开始筹备建立,作为保护区建立的技术攻关难题之一,中国鲎的人工繁殖培育技术也正式启动。
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在孵化数量、鲎苗存活率以及鲎的生存栖息习性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研究突破,成功繁殖培育了这个“活化石”。据课题组负责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洪水根介绍,已有30万尾中国鲎培育成功。 洪水根介绍,中国鲎喜欢夜晚在沙滩和滩涂上觅食,厦门西海域的火烧屿、大屿、大小兔屿和鸡屿,东部海域的大嶝、小嶝、鳄鱼屿和大离亩屿都拥有较大片的沙滩和滩涂,届时他们将选择在这些地点放流中国鲎。 据了解,中国鲎又被称作马蹄鲎,属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早在4亿多年前早古生代的奥陶纪,鲎就生活在地球上,到现在其形态还没有发生变化,被称为“活化石”。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鲎的血液是蓝色的。这是因为鲎负责呼吸的血蓝蛋白含有铜离子。另外,鲎有4只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