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县高考成绩不好,谁之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1:31 光明网

  李晔 发布时间: 来源:解放日报

  陕西华县和山西榆社县因今年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引发了令国人注目的行动:华县,由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后,县教育局长“因健康原因”新近辞职;榆社县,则是县委常委会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

  对于这些举措,外界有叫好,也有非议,更有反思———两县政府是否在助长应试教育?民怨或许暂时息了,应试教育的顽症究竟何时才能根除?

  华县:没“弹劾”教育局长

  华县人大贾姓负责人在电话中愤懑地告诉记者,有些媒体用华县人大“弹劾”教育局长的字眼,非常不确切。这位领导透露,这几年,县人大接连收到来信反映县教育滑坡情况,今年华县考上一本的学生数在整个渭南市“垫底”,考上二本学生数倒数第二,教育问题事关千家万户,因而县人大就履行程序,督促政府尽快查找原因。“但根本谈不上弹劾”,这位负责人特别强调,华县规定县正科级干部53岁必须退居二线。已“下课”的原教育局长冀怀庆到明年初就满53岁了,且因健康问题早在今年7月底就已主动提出辞职,而县人大针对高考滑坡的专题审议报告是在8月初才发出的。

  这位负责人同时透露,2003年华县遭遇水灾,全县普遍遭殃,今年高三毕业的许多学生恰恰是当年考入高中的,经济和情绪上受到了影响,到今年参加高考难免出师不利。这位负责人为冀怀庆鸣不平。“人大监督教育部门不只牵涉一个人,教育要靠全县齐心协力,一个教育局长有多大本事?”据了解,冀怀庆在递交辞呈时也坦言,华县教育质量的现状没有3年到5年时间是改观不了的。

  记者最新获悉,华县目前已出台不少整改措施。譬如,高考滑坡关键是基础教育薄弱。原先,华县的少华中学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两头兼顾,两头都搞不好。华县政府下决心将该校高中部撤除,集中力量办初中。

  榆社县:道歉过后动真格

  在今年高考中,榆社全县考生的上线率是有史以来最差的。榆社中学作为全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历来被寄托众望,但此次却让全县人民伤透了心。为此,榆社县委常委会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同时宣布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并在全省范围内以年薪10万元公开招聘校长。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承诺:用六年时间,让榆社教育大翻身。

  记者从榆社县教育局办公室了解到,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山西共有12人竞聘榆社中学校长之职,最后晋中市的昔阳中学一副校长胜出。其他配套措施是:对于此次已被二本以上大学录取但家境困难无力上学的160多名学生,县里实行一次性每人5000元的补助;同时,榆社县对基础教育进行“布局调整”,将过去的“单师校”(即一名教师教好几个年级的学生)和“复式班”(即一个教室内有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上课)进行资源整合,据透露,光以上几项措施,就动用了县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

  东部教育专家向西看

  就以上两县高考“滑铁卢”现象,记者采访了“新教育试验”专家、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

  记者:有人称你为新教育的拓荒者、中国教育制度的建设性批评者。对于华县和榆社县高考滑坡之后当地县领导所采取的做法,你怎么看待?

  朱永新:我对当地县领导的这些“壮举”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从目前来看,舍“高考录取率”,就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全面评价某地或某校教育质量的方法。应试教育被我们批评了那么多年为何仍旧吃香,是因为它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政府基础”。所谓群众基础是指,在太多的老百姓眼里,高考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政府基础,是指一些地区政府始终将分数当成GDP,当成政绩工程,认为教育是可以和经济一样量化成指标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上我就只能下,排名总有先后。今天是华县、榆社县,明天或许又是其他的县来垫底,又冒出什么“壮士断腕之举”。

  记者:你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会不会给所辖区县的应试情况进行排名?

  朱永新:我从来就反对排名,而且苏州的高考录取率超过90%,排名也没多大意义。但是对很多地方而言,排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记者:在应试教育方面,东部和中西部有什么不同吗?

  朱永新: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和家长而言,高考或许是“天大的事”,但东部发达地区应试教育的氛围则相对不那么浓重。一方面是由于基础教育比较好,高考教育大众化的问题基本解决;二是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大专、中专毕业后从事“蓝领”工作的年轻人,收入甚至不在本科生之下。今年,苏州的职业高中录取率首超普通高中录取率,在过去也一般是四六开。

  记者:那么你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出路在哪里呢?

  朱永新:总的来说,根本出路还是高考制度及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其次是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和相对发达的地区联合办学。这几年,长三角地区就到陕西等地招收学生来这里读职业高中,而且,这些外来生源目前还远不会冲击本地考生,因为我们蓝领市场的缺口太大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