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地铁试运营首日 乘客:坐地铁的感觉真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4:42 龙虎网

  迈皋桥站:市民共谈地铁话题

  今天是南京地铁正式载客试运行的首日,早上6点,当记者来到迈皋桥地铁一号线始发站时,这里已有二十几位市民在排队等候,排在第一位的郑师傅特别兴奋:“我早上4点半就来了,没想到是来得最早的。我就想好好坐一次地铁,南京人也有自己的地铁了,心里特别高兴!”郑师傅表示,他要坐全程,一直坐到小行,好好感受一下地铁。人群中有个叫孙
嘉俊的小朋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今年10岁的小嘉俊似乎还有点“失落”:“我今天一早就起来了,拽着外公外婆就往这儿赶,没想到只能排第四个,有人比我来得还要早。”家住下关的陈阿姨和三个邻居转了两趟车才赶来迈皋桥,“就是高兴啊,所以大家伙约好了来坐地铁,感受一下吧。因为我上下班坐不上地铁,所以特地来坐坐。”市民的“地铁热情”在今天的首日运行得到了充分的演绎,不到6点20分,迈皋桥站口已是人头攒动,与街上的稀疏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条排队等候的长龙一直延伸到了路边。

  单趟不过瘾,索性坐回去

  6点26分,随着地铁播音员的提醒,列车关门提示警铃声也随之响起,此时地铁车门缓缓关闭,列车正式启动运行,从迈皋桥发往小行的地铁开出站台,约有百名乘客乘坐。大约5分钟后停靠南京站,在上来的客人中有两名外地客,来南京出差的韩先生告诉记者,原先并不知道南京今天开通地铁,出了火车站买了一份《扬子晚报》,看到新闻才知道。“我跟同事一商量,既然赶上了,就不能错过。没想到南京的地铁这么漂亮,真让人羡慕。”和大多数乘客不同的是,高二学生陈博和两个同学坐地铁不仅仅是为了感受一下,“我们坐地铁去上课,到张府园下,感觉地铁又快又干净,很舒服,以后就可以每天乘地铁上学了。”6点40分,地铁到达鼓楼站,上来的客人多了些,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足以表明大家的心情。6点44分,地铁到达新街口站,上下客流比较大,地铁停靠的时间也较长。记者注意到,地铁车厢的车门是电子感应的,只要有阻碍物哪怕是一本杂志或是一个小手提包触碰到它,门都不会完全关闭,列车也就不会开动,这也更能确保乘客的安全。经过30分52秒的行驶,列车抵达终点站小行,大多数乘客下了车,也有一些市民觉得不过瘾,索性再坐回去,沿途看看风景。记者也跟随这趟列车返回迈皋桥,其间记者试着拨打手机,发现通话质量和信号都还不错,但是中间也有断档,特别是有一段从地上转入地下后,手机信号中断,直到在地下运行约200米后才恢复正常。

  地铁再次停靠迈皋桥站时,记者看了一下手表,从迈皋桥到小行后再返回迈皋桥,全程共用了1小时5分57秒,速度相当快,在车厢内也感觉很平稳,非常舒服,每节车厢都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空调也很适宜。

  小行到新街口只需一刻钟

  早上6点10分记者来到地铁小行地铁站,此时的小行地铁站显得并不冷清,进站口已经有四五十人在此等候,售票口6点15分准时售票了。第一个买票上车的杨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他早上4点钟就起来,带着一家三口从江东门赶过来,自己以前在其他城市乘坐过地铁,现在带全家人一起过来,为的就是能赶上头班车体验一下乘坐地铁的感觉。从中华门上车的张老汉今年已经71岁,得知今天是地铁试运行,约了他们社区的6个老年人从中华门上车,一直坐到南京火车站,下来看看新的火车站,感受南京的大手笔。家住夫子庙的梁先生这次从三山街乘地铁到火车站往上海方向出行,他告诉记者,乘地铁图的就是又快又好。以南京现在的交通,从三山街到火车站乘地铁比打的还要快,真是既省钱又快捷。6点43分,地铁行至张府园站时车厢里的乘客已满,上车的乘客于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59岁了,退休在家,1970年北京地铁开通时她赶上了头班车,现在南京的地铁也开通了还是来乘头班车。她儿子在小行上班,以后每天可以坐地铁上下班了,这是政府为南京市民做的一件最大的好事。6点45分地铁到达新街口时,记者留意了一下时间,从小行站到新街口只用了短短15分钟。

  遗憾——挤公交陋习带上地铁售票不快市民抱怨

  虽然市民对乘坐地铁的感觉普遍比较好,但记者还是发现地铁站的好多配套服务都没有到位,早上6点10分天气不算太热,但是在售票大厅里异常闷热,等记者上车时已是汗流浃背。车厢里虽然有空调,但是还是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扶手杆上的润滑油还没有完全擦干净,抓在上面感觉油腻腻的,放到眼前一看手上一大片全是油渍。记者在迈皋桥车站看到,先进的设备和优良的乘车环境是车站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遗憾也同样不少。在地铁候车厅的大门打开后,人群像挤公交车一样一涌而上,纷纷冲向各售票口,原先排好的队伍也一哄而散,所有人挤向大厅,有争着买票的、有抢着刷卡的,几个维持秩序的保安立即被人流所“淹没”,很多市民碰到问题也不知该找谁去询问,场面顿时显得混乱起来。而售票大厅的5台自动售票机今天“暂停服务”,也让不少市民“望机兴叹”。在仅有的两个售票口,先开始售票的一个窗口因为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20分钟内只售出4张票,不是因为电脑的问题就是没有零钱找换,引起部分排队市民的不满。而另一人工售票点在市民进站5分钟后才开始售票。在车上,端着相机猛拍沿途风景的市民李曼对记者说,一趟坐下来感觉很舒服,站台的建设也很现代化,然而让李小姐感到很尴尬的还是站台里的厕所问题。这时记者才注意到,在地铁站内很难看到关于卫生间的提示信息,要上厕所还真让人犯难了。“现在厕所的设置实在是很不方便,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问了人,绕了一大圈才看到。”带着小朋友的胡阿姨也有些困惑,“找了一圈也没看见垃圾箱,怎么办?”记者仔细一看,车上确实有人在吃东西,可对于这些果皮纸屑,车厢里根本就找不到垃圾箱的踪影,不少市民只好自己抓在手上。看来,让老百姓文明接受现代化交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卡通”刷卡被“卡”单程票不能带回家

  截止到昨晚,南京已有逾10万张以上的公用IC卡换成了城市交通“一卡通”,“一卡通”刷卡乘地铁只要在进站闸机轻轻刷一下,非常便捷,但是今天上午仍然出现了一些持卡市民被“卡”的现象。上午9:50,记者从地铁新街口站出站时,排在记者前面的一位中年女士在出站验卡时被“拦”住了。工作人员根据她的刷卡显示判断,她在进站时没有刷卡。这位女士显然很“委屈”:在进站时工作人员对她说不刷卡不要紧,出站时刷就行。为了帮助这位女士顺利出站,工作人员帮助她在闸机进口刷卡“补票”,再请她刷卡出站。据了解,“一卡通”在地铁闸机上刷卡时,可能会因为闸机反应较慢而没有刷成功,乘客出站时便会被闸机拦住。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乘客需要持卡到售票处进行分析再做相应处理。

  今天上午,很多不依赖地铁一号线出行以及没来得及换卡的市民都买了蓝色筹码状的地铁单程票。由于持单程票可以在两个小时内乘车都有效,有一些市民认为持单程票任意在地铁里来回坐都没问题,但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程票内有一个芯片,会记录乘客的乘车里程,一旦超程,则必须补票。而很多想把单程票“偷”回家做纪念的市民也没能如愿,因为出站时必须将单程票投进闸机,否则就出不了地铁站。

  地铁控制中心远程监控地铁安全

  早上6点,记者来到地铁建设指挥部,探访首日地铁模拟运营的大脑中枢——地铁控制中心。

  记者踏进地铁控制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早已开始工作了,坐镇现场的南京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光告诉记者,今天凌晨1点,工作人员就开始进行人工巡道,2点钟转为工程车巡道,目前一切正常,只等地铁首班列车发车。

  地铁控制中心值班刘主任指着大屏幕向记者介绍说,巨大数字显示屏最左边是环境监控系统,用来显示各站点内空调通风、排水、照明等设备。记者看到,屏幕上新街口、迈皋桥、珠江路、模范马路等地铁站台所有环评信息都在屏幕上显现出来。刘主任说,这块屏幕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在屏幕上方,是电视监控系统,通过电视摄像头,各站点的站台、站厅情况一目了然;中间的是行车指挥系统,主要是一些信号类信息,通过荧屏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列车的运营情况,一旦出现故障,电脑就会自动报警;最右边的是供电系统,屏幕上显示各个分区间的供电情况。

  作为南京地铁的“大脑”,控制中心每天24小时都处在“开机”状态。刘主任告诉记者,他们这班人是值夜班的,值班时间是昨天晚上7点一直到今天早上8点,正好赶上首日地铁模拟首班列车的指挥工作。

  记者通过屏幕看到,6点30分迈皋桥首列列车准时驶出,而原本计划6点28分开出的地铁小行列车因电视媒体采访地铁司机而推迟2分钟驶出。地铁指挥部有关工作人员立即通知所有司机,可以接受记者采访但不能耽误工作。7点05分,记者通过屏幕看到,迈皋桥站的人流开始明显增加。

  专家建言——南京应尽快同时开建多条地铁

  地铁1号线今天开通了,虽然只是模拟运营,南京市民已经感觉到地铁这一特殊交通工具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杨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铁1号线只是一个起步,它的开通意味着南京从单一的平面交通走向了真正的立体交通。

  地铁的开通将给新街口以及沿线的湖南路、夫子庙、相关景点、商业设施以及公共建筑带来交通便利和改善。杨涛说,回顾1号线的建设,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除了工程建设外,相关部门的配合也很重要,政府应该起着主导的作用。比如规划部门应做好轨道交通配套设施的规划,加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结合来加强城市的一体化,土地应用规划也应围绕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来布置大型的商业设施、公共活动设施、居住设施、景点设施等,为吸引客流创造条件。此外,对于轨道交通周边的最值钱的、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土地,政府应该紧紧抓在手中,为以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筹措资金。

  发展大容量的交通,如轨道、快速公交等,已成为未来城市公共交通格局的主体方向。杨涛为此建议,市政府下阶段应该集中财力用于轨道交通建设,未来的十年要摒弃单条线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转而采取数条线并举的建设模式,全力加快轨道建设速度。其中原因不言而喻,如今私家车发展十分迅速,但城市交通资源有限,特别是现阶段国家鼓励私家车的发展,地方政府难有更好的方法来对私家车采取限制,因此,只能通过加快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建设,改变城市交通格局和结构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作者:张祥 赵虹 罗玉婷

  (来源:扬子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