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抗战的历史转折点——“武汉抗战”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5:45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8月12日电 记者唐卫彬、黎昌政

  1937年底,日军攻占南京后,日本决定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并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华中重镇”武汉,企图实现“速战速决、征服中国”的美梦。

  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赴国难,领导全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武汉抗战
,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使之再也没有一次性集结数十万大军作战的能力。

  由此,中国的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整体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奠定全民持久抗战的坚实基础

  1938年初,日军以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两路夹击,向武汉步步紧逼,企图“围歼中国军队主力”,形势十分危急。

  此前,中共中央已多次发出急电,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巩固西北,调整华北、华中战场兵力部署,开辟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建议。1938年3月初,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起草军事建议书,提出了“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助以游击战”的持久战战略方针。

  5月26日至6月3日,徐州会战结束后,武汉会战迫在眉睫。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了《论持久战》的著名演讲,正式提出抗日持久战的防御、相持、反攻的三个战略阶段,并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详细讲解了持久战各阶段中的游击战战术。

  当时,中国军队刚刚赢得正面战场第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捷,有人被局部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中国抗战已越过危险阶段”,再打几次这样的大胜仗,就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与此同时有人则继续散布着“亡国论”。

  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宋健说:“在这众说纷纭的时刻,毛泽东同志的持久战思想,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使人豁然开朗,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对指导全国的抗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健说:“武汉抗战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坚实基础。”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侵华图谋

  日本曾经叫嚣攻占武汉是“决战的最好机会”,也是解决中国问题“唯一的或者说是最后的机会”。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沉重的打击。

  徐州失守后,从武汉到全国,亿万军民众志成城,严阵以待,做好了保卫大武汉的作战准备。

  中国军队调整部署,先后调集约130个师、飞机200余架、舰艇及布雷小轮30余艘,共100多万人,由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负责江北防务,由陈诚指挥的第九战区负责江南防务,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

  在一次次著名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以死相拼,书写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在万家岭战斗中,敌方孤军深入,双方阵地犬牙交错,战斗异常残酷激烈,中国军人与日军短兵相接,刺刀见红,以铁桶般的包围和潮水般的攻击,歼敌一万多人,最终使弹尽粮绝的日军第106师团陷入了灭顶之灾,除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率领少数残兵败将侥幸逃脱外,几乎全军覆没。

  在武汉空战中,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怀着报仇雪耻的决心和保家卫国的壮志,浴血蓝天,与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搏斗,先后击落和炸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艇23艘,谱写了一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壮歌。年仅22岁的飞行员陈怀民在被5架敌机包围的情况下,毅然撞向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

  浓烈的战火硝烟也升腾在万里长江的滚滚波涛中。从安庆、马当到九江、湖口,再到田家镇、半壁山,海军官兵们冒着日军炮火与飞机的轰炸扫射,把一颗颗水雷布放到江中,炸沉日军舰艇60余艘,把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变成了日军的“死亡航线”。

  据统计,从“七七事变”到武汉抗战结束,经过中国军民15个月的奋力抵抗,日军伤亡近45万人,军费支出近100亿日元,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由此,日本侵华“速战速决”的战略图谋被彻底粉碎。

  为中国工业西迁赢得宝贵时间

  上海被日军占领后,占中国“半壁江山”的工业尽落敌手,损失惨重。日军利用这些工厂快速生产,以战养战,而此时,西南、西北等地工业十分薄弱,支撑整个抗战的工业体系走到了悬崖边缘。

  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在西南、西北地区建立新的战时工业基地。在《武汉会战方针及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通过组织大规模的会战,阻滞日军攻势,为工厂抢运赢得宝贵时间。

  此前,由于战事紧逼,组织仓促,沿海仅170余家企业内迁武汉。为了吸取教训,1938年3月,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迁建委员会,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并提供1000多万元的资金保障,组织沿海内迁企业以及湖北沿江各大工厂紧急西迁。

  这是一次悲情而壮观的罕见大搬迁。“江边码头极为繁忙,大小船只来回穿梭,足足运了几个月,人们依依惜别,抱头痛哭”。时任第九战区司令官陈诚的机要秘书、91岁的郭大风回忆起当年的情势,依然历历在目。

  他说:“如果没有这些工厂的安全转移,抗战是不可能坚持八年的,别的不说,子弹就供应不上啊。大批的机关、学校西迁也要经过武汉,要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抢运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天,一些无法运走的机器、设备被全部炸毁。1938年10月25日,当日军铁蹄踏入武汉时,长江上最后一行满载着人员物资的船队刚刚缓缓驶离,日军只得到一个烈焰冲天的空城。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介绍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仅从武汉西迁的企业达223个,10余万吨设备安全抵达川、滇、陕、黔等地,组建新的企业。其中,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内迁后,组建的重庆钢铁厂,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钢铁厂。

  这些内迁企业迅速恢复生产,赶制大量枪支弹药及其他军需品,扛起了抗战大旗。由此,也改变了旧中国的严重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西部形成了一批著名的工业中心。

  专家指出,中国工业的大举西迁,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一次突变。依靠武汉保卫战赢得的宝贵时间,一大批工矿企业最终得迁后方,从而奠定了战时中国工业的基础,为全民族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