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穷精神不穷 爱笑的徐东海:贫穷是一笔"财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9:18 大众网 | |||||||||
8月12日上午,记者见到青州市一中今年以670分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东海,他正急着跟人到潍坊打工。这名17岁的高高瘦瘦的男孩,说起话来特别爱笑。这是记者采访贫困学生中见到的为数不多的言谈举止都带着“乐观主义精神”的学生。 在青州市口埠镇前段村徐东海的家里,记者几乎没有看到一件值钱的东西。在门口,停着一辆生满锈的破旧自行车。这是他们家最怕丢的东西了。徐东海把自行车推起来说,这
虽说在农村,但徐东海一样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母都是小学老师。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这样有固定收入的家应当说是中上等了。但命运突变,徐东海7岁时,他的母亲就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父亲四处借债为母亲治病,最终母亲还是于去年春天去世了。母亲这场病花了十几万元,家中不仅因此一贫如洗,还留下了五万多元的债。 社会向这个家庭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民政部门给他家送来了米面,学校也减免了徐东海的学费。而且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还获得了学校的“陈瑞坤贫困助学金”。 贫困和苦难都是对一个人的磨练,徐东海说,贫穷对自己来说更像是一笔财富。徐东海觉得,与其在这样的环境中悲伤,不如乐观向上奋起。知道高考成绩后,徐东海立即开始四处找打工的机会,为自己筹措学费。一开始,他以每天11元的价格,在县城做了20天的英语家教,挣了220元。前几天,他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开青州,跟着一个装修队到潍坊打工,每天的工钱至今还没有确定。 “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我很乐观。”徐东海笑着说。 本报记者董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