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然石洞,几位神勇民兵,演绎了一段不朽的抗日传奇———“英雄洞”里出奇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9:43 河北日报

  本报记者郭猛赵晓清

  [时间:7月19日上午。地点:兴隆县六道河镇朱家沟村。]

  兴隆县六道河镇朱家沟村老民兵连长、78岁的崔福荣,这些天格外忙碌。在兴隆县今年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等一系列活动中,这位“活历史”和他讲述的“英雄洞”的
传奇故事已经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兴隆,“英雄洞”故事历经60余年而不衰,至今传诵。“它与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一样,是兴隆人民因地制宜打击日寇的经典之战。”1982年就开始进行“无人区”历史研究的原兴隆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主任佟靖功,对这段抗日历史这样概括。

  说起“英雄洞”的故事,许多兴隆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一段,让人听得酣畅淋漓,热血沸腾———

  兴隆县六道河镇朱家沟村一带,山多峭壁,沟多悬崖。抗战时期,是我冀东军分区狗背岭根据地的北大门。1942年,鬼子疯狂制造“无人区”,放火烧了朱家沟全部房屋。群众宁死不装人圈”,进山打起了游击。

  由鬼子盘踞的六道河据点去往朱家沟途中,西边峭壁六七十米高的地方有个天然岩洞,口小肚大,洞口长有一棵枫树,并有草木遮蔽,在山下极难被发现。由洞口俯瞰,山谷间毫无遮拦的河滩尽收眼底。

  1943年秋,朱家沟民兵小队把这个仅能容纳数人的山洞建成了“无人区”对敌斗争的“空中秘堡”。队长谢云江将民兵编成三四个人的小班,每班由一名共产党员带领,轮流到洞中站岗,从不间断。遇有进山扫荡的敌人,他们就从洞中射击,打得鬼子在沟下乱窜,可就是不知道子弹从哪儿打出来,群众都高兴地把它称作“埋伏洞”。

  1943年12月19日,200多名日军和300多名伪警察讨伐队进袭朱家沟。这天,在山洞里站岗的是共产党员李秀峰和民兵杨长起、王玉祥。下午,3个民兵击毙数名进入河滩的敌人。日军用望远镜观察良久,终于发现了洞口位置,遂用机枪疯狂扫射,洞口暴露出来。

  鬼子从远处攀上山梁,向山洞所在的山峰围去。危急关头,3人的子弹却打光了。

  敌人搭起人梯爬向洞口。最上边的鬼子一手抓住枫树根,一手用盒子枪向洞内射击,杨长起身中三枪,王玉祥身中一弹,李秀峰上唇和右臂受伤。就在鬼子换弹夹的当口,李秀峰抬脚猛踹,鬼子一声长嚎摔下悬崖。随后,李秀峰用石头向下猛砸,人梯轰然倒下,数名鬼子摔成了肉酱血泥。此时,天色已晚,胆战心惊的鬼子停止进攻,就地驻扎下来。

  次日拂晓,日军向洞口扫射一个多小时后,战战兢兢地爬上洞口,却惊得连连怪叫。洞内除厚厚的一层弹皮、石块外,已空无一人。原来,当天夜里,朱家沟6名民兵冒险从陡峭的山崖壁腰处攀进山洞,将三位勇士神奇地救走了。

  这一仗,共毙敌18人,击伤多人,死尸装了一汽车。3个民兵在八路军医院经过治疗后,全部恢复健康。1944年春,冀热边行署第一区委奖给打死了140余名日伪军的朱家沟民兵一面"民兵模范"的红旗和两支崭新的三八大盖枪,"英雄洞"美名从此传遍冀东。

  7月19日上午,怀揣一颗崇敬之心,我们由兴隆县城赴朱家沟村。从六道河镇西行2公里,进入两山夹峙的峡谷中。沟谷回环,危崖兀立。蜿蜒前行数公里,绕过一个大山梁,河谷豁然开阔起来,路旁一块纪念碑映入眼帘,"英雄洞"三个大字鲜艳夺目。

  站在山谷,抬头遥望"英雄洞"。亘久伫立的岩壁,浑然穹庐化身,山峰下隐约有一个豁口,一点葱绿。"那就是洞口。前几年,我还爬上去看了看。那棵枫树又长得粗了很多。"崔福荣淡淡的话语,依稀钩沉出往昔的峥嵘岁月。

  [专家点评](省委党史研究室宋学民):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述如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兴隆县"英雄洞"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无人区"群众与日寇斗争的智慧和勇猛,充分地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中所蕴藏的战争伟力。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当每一支枪都指向了侵略者,每一把锄头都成了消灭敌人的武器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最终发现,他们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等待灭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