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追寻中国的《拉贝日记》 保山惨遭轰炸和烧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21:3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杨步月、王长山) 题:追寻中国的《拉贝日记》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人约翰·拉贝以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的特殊身份亲眼见证了这一震惊中外的人间悲剧,并写下著名的《拉贝日记》;1940年起,中国云南省保山市板桥镇光尊寺小学校长马力生也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滇西抗战时期日军对保山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堪称中国的《拉贝日记》。

  马力生的儿子马德寿今年55岁,为保山市电视台记者。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前夕,马德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珍贵的日记是他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一共近10本,约30万字。它真实地再现了1940年至1943年滇西重镇保山惨遭日军轰炸和烧杀的场景。目前,马德寿仅仅整理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手捧这些和着血与泪写就的文字,60多年前隆隆的炮声、冲天的火光、横飞的血肉、悲凉的哭喊……一幕幕闪现在记者眼前。

  一九四零年:警报声声,死神逼近

  背景:

  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贯通。日本人为了阻断这条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生命线,于当年9月开始轰炸昆明。1940年夏,保山也未幸免。在此起彼伏的警报声中,马家人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日记:

  十月一日 跑警报

  昆明昨日被炸,敌机约九十余架,警报到保山,城内立刻罢市,人四处疏散,大批车开着向城外跑,顺便携带行人,一个少妇为急上车,迟一步,车往后退,竟活活(被)碾死了。

  十月十八日 死神真的到了

  (我)慌着把母子几个送到大河西边李大姐家,后到学校里(光尊寺小学)。(我)与同事们正谈着话,一个学生忽然跑来,说有飞机声。接着几个妇人跑来呼子喊弟。我心一动,立刻带学生到田野疏散。

  危险呀!死神真的到了,由牛角关山头九架(飞机)一队,九架(飞机)一队相继飞来,有一只(飞机)鹞鹰大小,浓浓(隆隆)的响声,使人听着害怕。

  十月二十二日 有家不得归

  从日机出现以后,弄得我们有家归不得,东跑西走,顾此失彼。

  一九四二年:轰炸加瘟疫,家破人亡

  背景:

  1941年12月,日军兵分两路入侵缅甸,3个月后攻占仰光。1942年5月4日(日机)轰炸保山。就在这一天,马力生的岳丈刘学斋、大哥沙明、侄儿永全被炸死。与此同时,马力生后来的妻子袁一芝(马德寿的母亲)系旅缅华侨,在“五四”当天途经保山时,遭遇日机轰炸,袁一芝被炸成重伤,腹中胎儿流产,她的丈夫以及她的弟弟、妹妹被炸死。紧接着,马力生的儿子恩元、女儿玉环、二舅母、姐姐马桂英以及一个表姐相继死于轰炸后暴发的霍乱。

  日记:

  五月四日 岳丈、兄长、侄儿被炸死

  这天正值“五四”运动(纪念日),突来敌机数十架滥肆轰炸,城里死伤巨重,后闻吾兄及侄儿二人丧命,此外岳丈刘学斋亦死,共计死教胞(回族)十余人。

  敌机经本市空中,声震屋动摇。彼时吾居楼写读,闻声异常,即探头自楼窗上视,后方齐惊是敌,继则弹炸声响,乃疾走出。方出后门就见西南尘土冲天。

  五月五日 逃难

  这天有警报发出,一家老幼即疏散至河西菜园里。约午时左右,敌机已窜入上空,往来数周即复至西南投弹,后闻仍(扔)于城周,损失较昨(日)微。当时吾仰卧菜园田沟中。在敌机暴行之下,深痛被害之大众,然只能目睹而无解救之力,怅甚。

  补记 死里逃生

  我后来的妻子袁一芝是华侨,他父亲带她和一家人到缅甸谋生。到那里后,她母亲去世,剩下兄弟姐妹四个,两男两女,她是最大的,在缅甸她已经结了婚。当日军打进缅甸后,(她)一家避难回国,不料到了保山被炸。(她的)前夫(被)炸死,一路同行的弟弟和妹妹也(被)炸得粉身碎骨,她两脚的脚趾被炸掉了,遇到救护人员把她抬到保山野战医院住着。不料敌机又来投弹,恰巧弹就落在她的床上。若不是她因口渴爬出病房找水喝,才没有被炸死。两年后(她)才痊愈,可是已经有了残疾,行走不大方便。

  五月十八日 病疫流行

  我妻刘珍莲(不幸死于1942年农历正月初三)死后留下给我三个年幼的孩子,还有我老母亲。(眼下)瘟疫流行,药物又缺乏,到处死人,十室九空。仇莫大于国仇,怨莫大于日寇之暴行……

  九月二十四日 中秋夜

  又是一年的中秋,去年今日月相同,今年少了去年人,……亲爱的马周弟(马周是马力生的亲弟弟,因躲避抓兵死于1941年),可怜的莲妻,可爱的玉环儿,年老的舅母,锦上花的大姐,一家人就死去了他们几个,于是睹景伤心。

  马德寿:展示日记,警醒后人

  背景:

  据史料记载,1942年5月4日,保山城共有一万多人被敌机炸死,随后暴发的霍乱又夺走了这里6万多人的生命。马力生一家的血泪深仇只是这场人间浩劫的一个缩影。

  专访回放:

  马德寿告诉记者,他父亲是两年多前逝世的,时年90岁。此前,他父亲从未提起过这些日记。

  马德寿是同病相怜的父亲与母亲重组家庭后出生的。现年85岁的母亲袁一芝仍然居住在板桥镇。那场不堪回首的战争给她留下了两个习惯:一是每天听广播、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二是终年穿着厚厚的袜子,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双脚。

  马德寿说,他之所以选择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个特殊时刻向记者公布这些日记,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日军侵华的铁证,记住法西斯战争带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深重灾难。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