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组旅日华人智囊团 创宣传新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3:26 金羊网-新快报 | |||||||||
专家简介 段跃中 日本《侨报》总编辑、日中交流研究所所长。 1958年生于湖南省韶山附近一农村。
1991年赴日本,后在新泻大学研究生院撰写关于现代中国人留学日本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1996年4月成立“中国留学生文库”,并编写10万字篇幅的《现代在日中国人新闻出版活动成果展示资料集》。 1998年,编写《在日中国人大全》。 1996年8月创办了专门报道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的《日本侨报》。 1999年在《日本侨报》的基础上设立了日本侨报出版社,5年内出版关于日中关系的书上百本。 日中交流研究所所长 段跃中 战后60年,中日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和坏局面。 从好的方面看,两国经贸交流合作,人员相互往来,均创造了史上空前的纪录;从坏的方面看,两国领导人持续四年之久不能正常互访。国民的“反日”、“嫌中”情绪日益强烈,相互信赖的基础越来越薄弱——对今后中日关系失望的人也越来越多。 对日宣传要调动知日派言论 造成这种坏局面的原因,首推小泉拜鬼——连续四年参拜靖国神社。对这样的顽固分子,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促进两国国民之间的信赖?笔者以为,充分发挥60万在日华侨华人的作用,是有效方法之一。 旅日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特别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千古生辉。今天,中日关系出现如此恶化局面,我想60万旅日华侨华人没有不为之担忧者。 60年前的旅日华侨华人仅几万,尚能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60年后人数增长了十多倍的华侨华人社会,完全有能力为改变目前的困境献上良方。问题是,政府部分,特别是决策部分,有没有想到这批旅日大军,想不想更多发挥他们的作用;旅日华侨华人自身,有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能不能积极主动地献计献策。所以我们应该广开言路,内外结合,官民并举,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前不久,一位国内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说,国内报刊发表若干篇批评日本的文章,不如在日华人学者上一次日本电视有影响,不如在日本主流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有分量。这说明了我们的对日宣传,要有与时俱进的思路,要把新一代海外学人,特别是旅日华人学者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用知日派的充满理性的言论去影响更多的日本国民。 文化人才是对日宣传主力军 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出笼,旅日华人学者最先行动起来,在早稻田大学举行了公开学术讨论会,两国学者踊跃发言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之后,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汇编成书。在日本全国发行,成为中国方面第一本分析、批判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的文集。该书针对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的错误,详细地阐明看法,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在日本产生很大影响。 时隔四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再次浮现,又是旅日学者首先挺身而出,在日本电视上舌战群儒,其表现出的高度理性和认知水平,受到许多日本国民的好评。又例如,针对日本右翼,如石原慎太郎之流的反华反在日中国人言论,旅日华侨学者撰写《致石原慎太郎君的公开信》,用中日两种语言对译形式公开出版。日本读者读后,感到让人心悦诚服,恰到好处。石原本人看完此书,还给作者复信。这种交流真是难能可贵,把工作做到了点子上…… 今天,一大批旅日华侨华人的能人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能向日本社会传递心声的学者、作家、记者、编辑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日本取得各类博士学位6000多个,撰写硕士、博士论文数以万计,各类专著一千多本。这批人才,正是21世纪中日交流、对日宣传的主力军,是中日两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建议组建旅日华人智囊团,是做好中日交流,对日宣传,开创中日关系新局面的重要之举。 目前,以学者为主的“日本华人教授会议”在日本社会影响日益增强;在其他领域如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亦有一批活跃分子,积极投身于中日交流;由八大团体组成的“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也进入第三个年头。 对于活跃在日本,以促进中日交流、改善中日关系为己任的积极分子,多一些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于他们发自日本的自由言论,多一些重视和采纳,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宏伟事业中,旅日华侨华人的力量会再现战前的壮丽一幕。 相关专题:新快报抗战60周年特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