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河报抗战60周年特刊专题 > 正文

竹沟就是小延安:中原抗战的支点 新四军的摇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6:0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竹沟就是小延安:中原抗战的支点新四军的摇篮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李钊/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竹沟在河南确山,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是中原抗战的支点,新四军的摇篮。“乌云之中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今日竹沟 红色圣地

  今年8月11日中午,记者再次拜谒了竹沟。在确山县竹沟镇,一处处革命遗迹正在进行加固、修建和扩建,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出没的千年岭,现已辟出两万亩山坡地,用于筹建新四军纪念林;当年召开军事会议的窑洞距河较近,人们正在用混凝土加固河岸;竹沟革命纪念馆正在紧张地进行第四次扩建。竹沟镇党委书记李世友告诉记者:竹沟集市上的最大一条街也将要扩建,扩建后更名为“小延安一条街”。

  “小延安”是竹沟的精美明片。竹沟镇镇长张保红告诉记者:发展竹沟,就是要立足红色资源,做大做活红色旅游这块蛋糕,在全省、全国叫响“小延安”——竹沟这一品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造福竹沟的父老乡亲。

  【抗战摇篮 培养骨干

  抗战初期,竹沟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曾先后设在这里,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创华中地区抗战新局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当时的竹沟成了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新四军二师一部、四师、五师都是从这里出发会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在竹沟,还通过开办党训班、教导队等形式为中原各地培养了4800多名军政骨干。因此,竹沟被人们誉为中原抗战的摇篮。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往竹沟。省委负责同志朱理治、陈少敏、王阑西、谢邦治等先后来到这里。他们根据徐州失陷后的形势,一方面积极准备干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与组建新四军基干队伍。竹沟成了当时河南党的领导中心和发动河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司令部。

  1938年9月底,彭雪枫在竹沟创办了《拂晓报》后,率领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赴豫东平原,后来发展为新四军第四师。

  1938年9月30日至11月6日,党中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建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所有长江以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一概由中原局指导”,中原局机关设在确山县竹沟镇。

  12月16日,中原局组织部长朱理治及郭述申、谭希林等从延安先期到达竹沟,同时李先念受中央派遣也从延安来到竹沟。

  “越过千重水,踏破万重山,胡服同志到竹沟,妙计定中原”。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化名胡服,从延安出发,途经西安、南阳、泌阳,于1939年1月28日抵达竹沟。他的著名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辗转中原抵达竹沟后修订的。

  【反对摩擦 重视统战

  刘少奇同志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直接领导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翻印解放周刊和抗日文件,印出的第一本书是《挽救抗战的危机》,刘少奇同志看到这本书非常高兴,高度评价说:“建立一座印刷厂等于建立了一座兵工厂。”1939年9月15日,刘少奇率领徐海东、刘瑞龙等一批高级将领第二次来到竹沟。针对国民党接连制造反共摩擦的情况,刘少奇深入调查研究,亲自到距离竹沟100多里的遂平县潘庄区委了解周围几县的社会动向,掌握敌、友、我政治动向的第一手材料。

  在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原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原各地武装力量迅速壮大。

  刘少奇同志非常重视统战工作,积极主动地与竹沟周边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建立秘密而良好的统战关系,使之成为保卫竹沟的有利条件,因而,竹沟能在众多国民党军队包围中存在两年之久。刘汝明不向竹沟留守处进攻,在解放战争中,张轸协助程潜起义,都与当时的统战工作有一定关系。

  【竹沟美名 传扬全国

  在刘少奇的指导下,竹沟地区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十分活跃。留守处机关建立了留守处司令部和政治部,机关干部常逾千人。内部设立了参谋、军需、副官、军医四大处,先后办起了被服厂、印刷厂、修械厂等后勤机构。这一时期的竹沟,承担着中共中央中原局向中原各地输送干部及提供经费物资、进行交通联络等重要作用,竹沟在中原,像延安在全国一样,起着领导华中地区抗日战争的作用。刘少奇看到这里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高兴地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我们这里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这里真成了小延安!”从此,竹沟以“小延安”的美名传扬全国。

  【指挥中心 移向敌后

  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竹沟周围的反共气氛日益浓重。竹沟作为战略基点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中原局作出逐步把指挥中心移向苏皖和豫鄂边敌后的决定。10月中旬,刘少奇带领中原局机关和一个干部大队及一个武装中队约340余人,朱理治率留守处司令部、政治部、教导大队等约600余人,先后撤离竹沟,东进苏皖地区和南下四望山地区。

  1939年11月1日,信阳三区区团副曹身修在国民党特务的指使下,通过打入我地方武装的内线,率百余人在四望山地区外围婆婆寨捕杀我地方工作人员6人。这是国民党在河南地区制造的第二次事件,给河南省委敲起了警钟。

  婆婆寨事件发生后,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驻在确山县城的联络站被迫撤销。

  11月11日拂晓,国民党向竹沟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竹沟惨案”。

  【坚持抗战 夺取胜利

  “竹沟惨案”发生后,竹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平汉线,发动了河南战役。驻守在平汉铁路两侧的国民党部队无序而逃,在历时37天的河南战役中,失城38座,损兵20余万。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向饱受“水、旱、蝗、汤”之苦的河南人民, 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解救日军铁蹄下的河南人民,给进犯河南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党中央作出了向河南敌后进军的重大决策,豫鄂边区党委决定开辟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派豫南游击兵团挺进河南。进抵淮北之后,迅速打开了汝南、确山、正阳三县的新局面,建立了孤山冲抗日根据地。

  斯人斯事 竹沟惨案

  竹沟在抗战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使国民党顽固派极为仇恨。1939 年10月,国民党中央下达了用武力除掉竹沟留守处的命令。

  11月11日拂晓,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参议耿明轩组织确山、泌阳、信阳三县保安团16个中队和地方联防队共1800多人,向竹沟发动了突然袭击,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竹沟惨案”。

  10日黄昏时分,竹沟东门外的大街上来了100多人的壮丁队,准备到泌阳去,因天色已晚,便住在竹沟的东街上。

  11日拂晓,住在寨外的留守处教导队打开寨门,此时,东街上的壮丁队出发了,后续部队约50人突然闯进寨门,迅即登上寨楼,拿出暗藏的手枪,将我军守卫东寨楼的一个班13人全部杀死,一部分保安队已经深入到街中留守处的门前。我军进行还击,经过10个小时的激烈巷战,土顽死伤很多。在战斗开始后,我保卫部门肃清了内奸、特务分子杨春堂的嫂子,内奸分子“杨大姐”等。

  12日,省委决定在当夜突围。午夜时分,机关全体人员500多人,冒雨分三批从西寨门突围。由于西路土顽系泌阳保安团,其中一个大队由我方同志掌握,省委已与之取得联系,遂决定由西门出发,向竹沟西南龙窝方向突围。

  13日上午,土顽占领了竹沟,开始了一场血腥屠杀和抢掠,共杀害新四军干部、战士、伤员、干部家属及革命群众200多人。

  “竹沟惨案”激起了全国抗日军民的极大愤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张云逸、朱理治、彭雪枫等发表演讲和通电,强烈谴责国民党顽固派的罪恶行径。由于我党的坚决斗争和坚强领导,竹沟人民继续顽强地坚持斗争。(稿件采写 李钊 文字整理 李启松)

  相关专题:大河报抗战60周年特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