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挺进西海岸,大青岛呼之欲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21:32 扬子晚报
挺进西海岸,大青岛呼之欲出(图)
  编者按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津冀鲁加快发展亮点聚焦”,分别报道青岛、唐山、天津、济宁等地加快发展的做法、成就和经验。这是继上月底本报推出“广东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启示”系列报道之后,江苏新闻采访团赴省外采写的又一组报道。

  学习比较出真知。江苏新闻采访团在为期一个星期的紧张采访中,对青岛人、唐山人、天津人、济宁人干事的魄力感到由衷钦佩,我们将努力把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这组系列报道真实地传递给江苏读者,希望大家借他山之石、取众家之长,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为江苏又快又好地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岛,是一座在海浪的拍打声中疾速奔行的城市,它正在以大海般澎湃的激情描绘着自己全新的未来!

  地图上看青岛,只是胶州湾东岸的一个点;城市规划沙盘上的青岛,已被拉长到整个胶州湾,成为城市带……

  书写青岛环胶州湾发展大手笔的是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挺进西海岸。决策者的战略目光投向大海七个城市组团拥抱胶州湾

  挺进西海岸,来源于青岛决策者对发展的强烈渴求和对机遇的准确洞察。

  “21世纪是一个城市竞争的世纪。城市要靠发展拉动,我们这届班子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青岛的产业做好,把青岛的城市做强。”

  从江苏交流到山东的青岛市长夏耕见到家乡来的记者格外亲切。他说,在山东半岛的经济体系中,青岛被赋予担当“龙头”的重任。要承担起“龙头”的使命,青岛现有的发展格局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已趋于饱和。面对发展瓶颈,青岛决策者们体味到的是机遇和挑战,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历届市领导打下的基础上,青岛人果敢地将目光投向大海,以全球的视野、战略的眼光来谋划区域的发展,沿胶州湾规划了琅琊、胶南、黄岛、红岛、青岛、鳌山、田横等七个城市组团。

  记者注意到,青岛七个城市组团不仅是面积的扩张,更将给青岛带来脱胎换骨般的根本性巨变,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大青岛”在巨变中正一步步走来:到2020年,青岛市将以市区总人口900余万,90%%的城市化水平,市域GDP11000亿元,人均GDP1万美元的城市规模,跨入相当于中上等国家收入的行列。一个拥抱胶州湾的“龙头”,将在山东半岛上高昂起来。

  支撑七个城市组团的是产业集群。青岛正在全面推进三大特色经济———港口、旅游、海洋,四大产业基地———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新材料和六大产业集群———石化、造船、汽车、家电、电子、港口———战略的实施。在这一规划下,每个城市组团都拥有清晰的产业定位:青岛组团(老城区)为都市工业和商务核心区;黄岛组团为重化工业和港口核心区;红岛组团为全市未来高端产业服务中心;胶南组团以发展临港工业和仓储物流为主,是西翼重要的产业基地……

  连接城市组团的是三大交通工程。全长280公里,串连环胶州湾七个城市组团的滨海公路正在筹建之中;一条长35.5公里、横贯青黄红三岛的海湾大桥6月30日(北桥位)工程正式开工;一条全长5.5公里的海底隧道已完成规划……

  自古以来,青岛就有“青黄不接”之说,三大交通工程的建设,使“青黄不接”变为“青黄相连”,从时空上拉近了七个城市组团间的距离,提升和释放着城市的发展能量。黄岛突破决战胶州湾大青岛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

  “挺进西海岸”是从“突破黄岛”开始的。

  2002年3月,青岛市作出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港口西迁,“挺进西海岸”的序幕就此拉开—————

  西迁后的青岛港,吸引着世界跨国巨头的眼球。世界第一大船务公司马士基、世界第二大船务公司铁行、中国最大船务公司中远集团与青岛港联手斥资8亿多美元,共同经营中国最大集装箱码头;美国环球货柜独资建设前湾集装箱码头;在老城区开展业务的40多家修船企业、140多家一级货代、上百家物流企业以及港航服务企业、中介机构,也纷纷到西海岸设点求发展……

  2001年底,青岛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去年突破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确立了我国北方国际大港的霸主地位,今年青岛港“纪录”的引擎继续提速……

  伴随着青岛港的成功西迁,地处黄岛的青岛经济开发区铺展开前所未有的发展蓝图。7月的最后一天,江苏新闻采访团从青岛码头坐海轮一个小时便到了黄岛。大自然赐予了黄岛风光秀丽的海岸线,绵长七里的金沙滩和奇峰叠翠的巍巍群山……

  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马卫刚向记者报了一串数字: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开发区之一,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列国家级开发区第四位,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这里投资,累计引进三资项目1868个,实际利用外资49.5亿美元,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9个。说到开发区的今天,马卫刚的话题仍然离不开青岛港西迁。他说,“港口的龙吞鲸吐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应”。

  “挺进西海岸,对青岛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抉择,挺进西海岸战略初战告捷,青岛经济大发展全盘皆活。”夏耕市长对记者说这番话时充满了自信。

  挺进西海岸,不仅使青岛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对山东半岛的经济腾飞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青岛将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海一般的气派向世界敞开大门。千万吨大炼油破土一个个大项目重新改写青岛产业结构

  “青岛的产业结构过去有点轻”,夏耕市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以前青岛工业‘纺织当家’,从国棉一厂到国棉十厂,还出了郝建秀这样的全国劳模。后来海尔、海信、青啤等三大品牌驰名中外。近年来,青岛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重轻工业的比重2001年是34:66,现在是51:49……”

  改写青岛产业结构的是一个个在西海岸拔地而起的大项目。

  青岛的经济发展史将记住这一天:今年6月23日,伴随着喧天鼓乐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21世纪我国第一个千万吨炼油项目———青岛大炼油工程在青岛开发区隆重奠基。

  大炼油项目的破土动工,描绘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新石化城的宏伟蓝图,这个对于青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早在去年的筹备期间,就已经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大型石化及深加工企业聚集。去年以来,丽东化工、国家石油储备基地、LNG等石化产业集群项目就已经相继落地,大炼油开工以来,大批中外投资商更是争相前来考察,而早已落户的石化项目近半年来增资已逾4亿美元。

  千万吨大炼油只是挺立在青岛西海岸大项目中的一个,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批世界经济的“大块头”正在这个制造业的舞台上领衔主演一出出精彩大戏———

  先说汽车,6月初,总投资8亿元的颐中汽车工业园因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入驻焕发出新的生机,第一辆“微面”7月初已经下线,达产后可形成年产6.8万辆微型客车的能力。中集专用车项目年生产能力已达3000辆,年销售收入2亿元……31家零部件企业也正随整车发展加快向开发区集聚;美国两家世界500强、全球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分别来这里投资建设亚太区生产基地。

  再看造船,中船重工近期将在青岛发展船舶及海洋工程、船用柴油机及主要配件等8个大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世界钢铁老大———韩国浦项制铁在青岛一再增资,总投资已高达2.9亿美元,挺起了青岛开发区强大的“钢铁脊梁”。

  中海油的海油工程项目被称为“青岛速度”。该项目在正式开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26万平方米的填海场地已经完成,世界最大的海上采油气平台设备制造基地呼之欲出。2009年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

  在家电电子方面,海尔集团去年在青岛开发区的家电制造基地实现销售额153亿元,这个基地投资规模达58亿元,同时还吸引了爱默生、三洋、三菱重工等33家跨国公司投资30亿元。这些企业和海信、澳柯玛、三洋电机、海信日立空调、新都理光、豪雅光电子等大企业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

  战略制胜

  战略制胜。

  青岛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他们的战略思维。从港口西迁到“黄岛突破”,从“六大产业集群”规划到一个个大项目落户……体现了与海共生的青岛人那海一般的情怀和气魄。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青岛决策者的战略眼光,来自于对发展的强烈渴求和对机遇的准确洞察。当青岛在山东半岛的经济体系中,被赋予担当“龙头”重任的时候,当青岛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把战略目光投向大海,不但拓展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更向世界打开了大门,把区域发展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从而从战略上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周跃敏姜圣瑜陆剑孙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