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府打压房地产是谬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4:50 舜网-济南日报

  由“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撰写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15日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在报告中肯定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表示会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出台一连串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之势。不过,市场上也因此出现政府要打压房地产的论调。15日公布的这份央行报
告对此予以反驳。报告指出,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其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

  央行建议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

  在时下上海、北京等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将未开发的楼盘提前预售,这愈发加剧了消费者超前购房行为。中国人民银行15日表示,将考虑取消房屋预售制度。该报告称,“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

  房地产热带来房屋贬值等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15日警告说,去年以来持续至今的房地产热已经为中国楼市带来几大金融风险,包括房屋贬值、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假按揭”难以收回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出现了“地区性的房地产热”,房价的快速上涨容易造成房地产泡沫,而一旦泡沫破灭,必然带来房价下跌、房屋贬值甚至大幅缩水,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央行分析小组指出,“假按揭”难以收回是银行面临的另一大风险。目前中国四大商业银行总的不良贷款率低于5%,相对于个人购房贷款,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不良率较高。

  境外“热钱”投机京沪楼市

  中国人民银行在1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说,受房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境外资金已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上海、北京等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常

  报告显示,境外资金主要通过四种渠道进入中国热点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其中尤以“非居民外汇流入,结汇购买房产”最值得注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1-11月,境外资金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总量超过222亿元,境外资金到京沪等地购房集中于别墅、公寓等高价位商品房,明显带有投机性质。

  房价猛涨与“制度缺陷”关系密切

  中国人民银行15日说,目前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较快等问题与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制度缺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报告分析说,住房制度改革衔接不好诱发新的住房需求是房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中国停止福利分房后,部分单位依然向职工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单位内部购房,形成新的单位住房需求,推动了房价上涨。

  对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缺乏有效制约也推动了房价上涨。此外,缺乏有效控制土地供应结构的开发规划制度也是制度缺陷之一。目前,中国缺乏合理引导居民住房需求,有效调控投资、投机行为的税收政策。报告还认为,中国缺乏发达的多层次房地产融资市常

  (综合新华社8月15日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