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种药材,也“种”万元户—记同心县科技特派员祁学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8:07 宁夏日报

  同心县马高庄乡张岔村,半山腰的窑洞诉说着贫穷。而离窑洞不远处两栋崭新的砖房却告诉记者,这里正发生着变化。

  7月22日的正午时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这个村子惟一能遮得住荫凉的树下和记者聊了起来。老人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在这山里还是第一次见有人种地能收入上万元。你看,这新房都盖起来了。”他把手指扬了扬,指着远处的新房。

  “这样的干部少啊!两三年了,跟前跟后,手把手地教。”他说的是科技特派员祁学福。村子里的新砖房就是祁学福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推广中药材种植才盖起来的。

  祁学福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是该地区的一个全新产业,当地村民以前从来都没有种植过,田间管理、采挖等环节对他们来讲都非常陌生,对于种植中药材的收入更是疑问重重。

  也正是本文开头那位老人,一开始对儿子马凯义种药百般阻挠,说:“种药?那东西能吃饱肚子吗!”在老父亲的坚持下,马凯义只好妥协,缩小了种植面积。去年,马凯义种的中药材卖了1万多元,成了村里少有的“万元户”。老人欣喜万分,在今年安排种什么的时候,老人不仅听凭儿子安排,还成了一名“义务宣传员”。

  让药农获得利益,才有可能调动他们的种植积极性。祁学福说:“带动农民干,代替了以前的逼着农民干,这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以前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区别。”

  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后,祁学福从以前农业技术推广的“一年推一年”中跳了出来,成立同心县富民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公司,建立了与农民的长期合作机制。祁学福请来了区内外中药材种植、营销专家搞起了培训,让农民自己决定种什么品种,种多大面积。去年,8个村的中药材分会,187个会员,共种植2000亩中药材,仅采挖销售120亩,总收入就近12万元,且有1880亩多年生药材还没有采收。

  张岔村村民马生宝去年收入高达4万元,在这个世代贫穷的山沟里,从未有人奢望有如此之高的收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中药材,亩产值平均为1580元,最高达2890元,同当地种粮食作物春小麦的平均亩产值95元相比,亩增收高达10倍。

  马生宝说:“在今年这样的干旱年份,其他作物几乎绝收,连种子都收不回,而这些中药材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此话不虚,在村子下面的沟洼里,记者看到了不同于周围一片荒凉的另外一番景象:覆着地膜的中药材生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也许有人会问,种这么多药,卖到哪里去?祁学福早就和河北安国市争荣药材有限公司达成了购销合同,协会统一收购,公司销售,没有后顾之忧。

  祁学福指着五六个庄稼汉感慨地告诉记者:“今年药材卖出去后,他们都会成为万元户。”但怎样“制造”更多的万元户,祁学福不无忧虑地说:“种药材一次性投入大,但对于这里的农民,贷点款的确很难。”如何让金融机制与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充分结合,以解决资金“瓶颈”,这是祁学福和很多科技特派员所盼望的。(本报记者王建宏)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