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围垦十年后变身华南最大湿地公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0:42 南方日报

  三主题五板块打造新会“世外桃源”

  围垦十年后变身华南最大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 兴乐 雨鑫 通讯员 林楹庆

  从崖门古战场一直向南,来到新会最南端:崖门和虎跳峡交汇处以西的围垦,这6.4万亩利用海边浅滩,加以人工围起来的耕地犹如片片海上绿洲,点缀着苍茫的银洲湖出海口;1969年,原名古洲角的这个地方满目荒凉,文革如火如荼的批斗虽也波及到新会,但新会人还是埋头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修了古兜山梯级水电站,另一件便是向海要地的围垦工程。

  现在,新会区将围垦确定为“世外桃源”式的生态旅游区进行建设,欲将其打造成“华南地区最大湿地公园”。不久前,新会区委托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对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概念性规划,又请来了华南农业大学进行垦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而华农的规划的中期报告已于7月底完成。

  新会“世外桃源”拥有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资源,“华南地区最大湿地公园”的战略定位将为围垦带来怎样的机遇?实施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打造又一张“城市名片”,对于新会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又具有什么重要影响?昨、今两日,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6位专家会聚围垦,专题进行《新会围垦湿地生态经济综合开发与利用》研讨,对此,本报特进行独家解读。

  发展转型破除“三大瓶颈”

  解读提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围垦的湿地已不是纯粹的原生态湿地,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的功能。在发挥生态效应的同时,围垦湿地如何向公众开放,发挥社会效应和可持续利用效应的问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只有同时做好保护和利用,才能解除围垦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

  新会围垦自1969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农业为依托进行发展,但随着市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垦区经济结构适应市场和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转型的时候到了。

  “早几年围垦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每公斤卖到76元,现在价格不断下滑,甚至曾跌破每公斤14元的最低价;甘蔗在垦区虽然有着很长的种植历史,但近年来由于食糖市场供过于求,甘蔗价格不断下跌,垦区的甘蔗种植逐渐走向衰落。”笔者在垦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和近海自然放养业产品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围垦经济发展的首要瓶颈。

  以农业为主、工业为次的发展格局很难支撑起整个垦区经济,但新产业一时又难以崛起,垦区出现了支柱产业缺位、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城市化进程滞后的情况。2004年,垦区开发了一系列颇具优势的名牌农产品,锯缘青蟹、粉葛和芋头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广东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但现在的种养规模不大,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为解除“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发展格局不健全、新产业难以崛起”经济发展三大瓶颈,围垦人想到了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根据规划,未来的“华南地区最大湿地公园”,将足以维护今后开发建设的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生存的栖息之地,同时可发展为生态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并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协调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围垦的经济发展前景由此豁然开朗。

  美景荟萃定位生态旅游

  解读提示:垦区所处的位置对发展旅游十分有利,围垦北有雄伟的“亚洲单索第一跨”之称的崖门大桥和广东桥梁博物馆、崖门古炮台,西面的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是省内著名的温泉旅游度假胜地,近年来旅游区和景点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接待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接待人数连年大幅增长,为垦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保证。

  “新会围垦建设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与邻近的崖门宋元战场文化旅游区和古兜温泉度假村连成一线,相互补充,相互发展,将成为南粤旅游一个新亮点”,江门旅游业内人士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最为敏感,纷纷肯定围垦转型定位的可行性,“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围垦的王牌”;当地旅游专家分析,在围垦发展生态旅游是合乎发展战略目标的,尤其借助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和崖门古战场的辐射,开发建设成田园观光的“世外桃源”。

  围垦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工程总指挥聂加伟介绍说,垦区地处新会区最南端,集江、海、湖、田、山、水于一身,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同时垦区拥有森林、海洋和湿地三大生态体系之中的海洋和湿地,其湿地和大面积的河塘基围引来不同品种迁徙水鸟落脚繁衍,成为成千上万种动植物的家。“垦区拥有近海滩涂以及围内纵横交错的大小河床,非常适合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及两栖动物栖息繁衍,大片自然生长的芦苇、水草等湿地水生植物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近几年围垦指挥部在近海滩涂上不断扩种的红树林所形成的湿地,除了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外,还将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聂书记说,在垦区2万多亩涵围水面下蕴育了近百种水生动物,其中不少是具有保健、食用和科研价值的罕有珍稀水产品种,现在,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到垦区涵围垂钓、野炊的人数已颇具规模。

  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分析指出,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业务在不断扩展,一些配套性行业急需向周边扩展,围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围垦生态旅游的起步,亦需要古兜温泉度假村的拉动;垦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省内外是得天独厚的,在此发展生态旅游,将形成与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旅游项目的互补以及周边旅游链的扩充;同时,垦区的滩涂上地热资源丰富,分布较广,有效开发利用可为休闲、娱乐、健身、疗养等项目的开发创造条件。

  据悉,由围垦提供土地,古兜温泉度假村负责投资兴办美食园、农副产品街、农庄别墅、渔人码头、垂钓区、水上运动等项目的合作正在洽谈中;而为充分利用好垦区的资源优势,提高垦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产品美食知名度,垦区积极组织实施“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将青蟹、芋头、粉葛等3种无公害产品进行商标注册,这3种农产品将作为围垦发展生态美食的主打产品。

  10年打造“净美新滩,海上康园”

  解读提示:围垦正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人士的向往之地,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奇创规划设计所对垦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概念性规划时,主要围绕休闲、观光、娱乐三大主题进行功能分区,打造垦区生态休闲、生态观光、生态美食、生态农业、生态附属产业五大板块;湿地生态总体规划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对垦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的中期报告已于7月底完成。

  “垦区定位为‘净美新滩,海上康园’,分三期10年将围垦建成一个新的旅游集镇”,“这不是一般的旅游公园,也不是一般的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提高水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巨大生态功能”,聂书记介绍说,目前,垦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脚步已经启动,围绕垦区的主体建筑、办公区、会议接待、路标指示牌、礼品包装、市场宣传、招商策略等方面正在进行推广策划;而对于久居闹市,由于喧嚣的环境和繁忙的节奏而不同程度患上了“都市综合征”的大多数人来说,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田园生活有着不可挡的诱惑,围垦湿地公园正好适应了他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时尚需要,五大板块的规划可散发出足以让游客们心动的魅力。

  休闲主题方面,主要兴建起以垂钓休闲为主的园区,在园区内配套完善的垂钓活动场所,成立垂钓俱乐部,充分利用垦区丰富的水产资源,每年进行各种各样的垂钓比赛,以不同的休闲活动吸引华南地区的垂钓爱好者前来一展身手;

  观光主题则发展以湿地公园为主题的自然观光景区,配备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景点,使旅游者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又可获得一定的科普知识;同时,开发围垦观光带,“凭栏眺海”,一览银洲湖“千帆竞赛”的奔腾景象;同时开发以观光农园为主的综合性农业观光带,种植观赏价值高的生态农作物,形成景致各异的“玫瑰园”、“草莓园”、“睡莲池”、“向日葵迷宫”、“百草堂”等特色景点;

  娱乐主题也是紧贴围垦特色:配备现场采摘果瓜、蔬菜的“农家乐”庄园;配备农业耕作园区、水产捕捞园区,使游客可以亲身体会到农家耕作的乐趣;

  生态美食最为诱人,园区将兴建美食街,开发旅游区内海鲜、特色农产品等特殊口味的生态食品。新会围垦“三宝”:“水中三宝”(鱼、虾、蟹)、“树上三宝”(柑、桔、橙)、“地下三宝”(葛、芋、藕),以及去年申报为“无公害农产品”的芋头、螃蟹、粉葛,这些陆地、水上特产将开发为“一条街”销售模式,让游客把垦区生态美食带往神州各地。

  生态附属产业也将同步发展,假日海上农庄别墅将让都市人感受乡间田园的宁静;农副产品的加工、包装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享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发祥地”之美誉。中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约有6.58万公顷湿地,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

  “湿地”这个词最早是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展湿地清查和编目时使用的。1971年2月,由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签署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即《湿地公约》)把湿地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

  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时,就正式沿用了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城市湿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为规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申请、设立以及保护管理工作,我国于2005年制定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图:

  在美丽怡人的围垦悠然垂钓,实为赏心乐事。

  围垦现有大量不同种类的迁徙水鸟落脚繁衍。

  阳光明媚,风平水静,泛舟其中,可修身养性。

  近年来,围垦的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各类生物的乐土。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