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广传奇:最后唐鞋艺人苦撑绝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0:59 金羊网-新快报
  原“足安斋”店主梁广泽足不出广州,手艺却“炫”遍多个国家

  新快报记者 陈福香 实习生 邓莹 陈玲 通讯员 洪甘棠

  “1956年光是下九路北边几百米的商铺就有36间是做唐鞋的!”广州制作唐鞋的老字号“足安斋”的店主梁广泽说,上世纪50年代流行时一天能卖280双,而今,他每个月只有两三张订单,但这位68岁的老人仍苦苦地坚守着这个即将没落的行业。梁广泽说,目前广州手工缝制唐鞋的艺人只剩他一个了。

  霍元甲“精武鞋”似唐鞋

  在恩宁路天光巷的深处,这位68岁的老艺人梁广泽每天都在自家门口一针一线地缝制唐鞋。他的工具箱里摆满了曲锥、铲锥、牙钳和一些自制的工具,角落里还放着砂轮。“开底、打楦(脚模)、上线、反底……”梁师傅为记者介绍做唐鞋的工序。

  梁师傅说,鞋底有轮胎、牛皮带和泡沫三种质地,轮胎底坚硬厚实,最为舒适。鞋面由里到外由牛仔坚固尼、棉布、全毛直贡尼制成,三层面料一定要先浸湿、涂上糨糊。为保留传统特色,梁师傅一直坚持用牛皮包边。他做的每双鞋子的鞋垫上都印有“老牌足安斋金狮……”的烫金字样。

  唐鞋又称“功夫鞋”、“伯父鞋”,至今已有过百年历史,据称霍元甲穿的“精武鞋”与后来的唐鞋如出一辙,仅鞋口开口深浅稍有差异,所以功夫鞋实质就是唐鞋的雏形。如今穿唐鞋的一般只有三种人:唱粤剧的老倌、练武之人、老华侨。

  政府特许提价

  1945年,梁广泽的哥哥梁志广在宝华路开办了专做唐鞋的“足安斋”,仅11岁的他开始在“足安斋”当学徒。那时正是唐鞋最流行的时候,“商铺的店员都是穿唐鞋,港澳台的演员专门来订制。”梁师傅说,最多的一天卖出280双。

  当时的唐鞋市价约为十六七元一双,但“足安斋”凭着过硬的质量,成为政府指定的唯一能卖23元一双的店铺。上世纪60年代,大多数鞋店改头换面做“西鞋”(皮鞋)。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认为为人做鞋很没出息,纷纷劝他放弃这一行业。“唐鞋是中国特色文化之一,我宁愿做回补鞋佬,也要为这一行业争一口气!”直到1996年,“足安斋”被迫拆迁,梁师傅被迫在仅10平方米的家里“坚守岗位”。

  最大心愿是重开“足安斋”

  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广州的梁师傅,所做的唐鞋却“出口”到了许多国家。仅前几天,在广州工作的法国人卡先生专门在梁师傅这里订做了3双鞋子,带回法国送给母亲;一位美国人几经曲折找到了住在深巷的梁师傅,买了一双中国的唐鞋送给在美国任教的中文老师;一位在广州学咏春拳的荷兰人,一下子买了十多双鞋子回国。

  一个月能做70双鞋子的梁师傅如今每个月仅能卖两三双,每双鞋100多元。为免手艺生疏,他还是每天坚持做10个小时。曾有两个芳村的小伙子前来拜师,但鉴于目前的窘境,梁师傅没有收下他们。“重开‘足安斋’是我最大的心愿。”至今依然单身一人的梁师傅如是说。
老广传奇:最后唐鞋艺人苦撑绝活(图)
图:梁广泽的唐鞋手艺面临失传。许都 刘兆明/摄

  (夏天/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