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历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7:07 扬子晚报
  1976年夏,河北省唐山市在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中顿成废墟,死亡24万余人。外电断言:这个城市将从地球上消失!

  29年后的今天,唐山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一跃成为河北经济的“领头羊”,今年上半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之首。

  如果说,英勇刚强的唐山人民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眼下他们正在创造第二个奇迹———进军海中孤岛曹妃甸,打造中国北方巨型深水码头集群和重化工业基地。

  曹妃甸,沧海桑田一瞬间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地之一,伴随煤炭资源的开发而成长,素享“煤都”盛誉。

  8月2日一到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向斌就告诉我们,经历了浩劫,又创造了繁荣,唐山人对人生价值有着特殊的感悟,特别自信,敢想敢干,骨子里透出一种不怕难、不服输的精神。

  短短两天中,唐山人这种特殊的群体性格和精神风貌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晚上11点,市中心抗震纪念碑广场竟仍有五六百名青少年在锻炼身体。扶碑傲立的老者说,珍爱生命、追求健康,新的生活方式已为新一代唐山人所传承。

  下午2点,市郊南湖公园荷花盛开的湖面与亭、廊、桥、栈景物交融,游人钓翁各享其乐。这块北方罕见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是唐山人在原肮脏不堪的采煤塌陷区上改造而成的。凭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举,唐山荣膺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而进军曹妃甸,则是唐山人敢于抢抓机遇、创造机遇,以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新创举。

  曹妃甸为唐山市南端渤海中的一个沙坨,相传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妃曹妃随军东征病殁,在此修庙而得名。这个涨潮时仅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小甸,面向大海的却是一条长6公里、深30至36米的天然海沟,背后是浅海和广阔的滩涂,是一个“钻石级”天然港址,适合建设大型工业区,且不用征地拆迁。

  多少年来,曹妃甸上只有一只孤独的航标灯默默注视着大海,这一历史随着唐山市经济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型而告终。

  唐山提出的战略调整思路是,“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历史”,彻底改变原来“一煤独大”式的产业结构,把全市生产力和建设布局往沿海推进。唐山市委、市政府强烈意识到,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必须紧抓我国工业化中期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期的机遇,挖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把临海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继1989年建设京唐港、结束有岸无港的历史后,唐山人从1992年开始研究开发建设曹妃甸。4年前,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抓住了看似与唐山无关的奥运商机———2008年奥运会选址北京,首钢外迁势在必行。综合各方面的条件,首钢搬迁到曹妃甸的巨型工程设计得到国家认可,曹妃甸建设水到渠成。

  沧海桑田一瞬间。今年初,中央批准开工建设曹妃甸,唐山市、河北省将其列为“一号工程”。据一位市领导透露,从着手调研到曹妃甸开工,唐山人经历了13年坚忍不拔的漫长追求。期间,市里领导班子换了好几任,遇到过无数曲折,但大家咬牙坚持,永不言弃。期间,唐山市累计请到的专家学者达3000多人次,其中有12位两院院士,各种论证会开了100多次,前期总投入超过6000万元。

  2000亿,再造一个新唐山

  根据国家批准的《实施纲要》,曹妃甸规划填海建设的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新加坡大,这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

  3日上午,记者一行从市区驱车南行80公里,开进了一派繁忙的曹妃甸建设工地。跨过18.4公里长的海陆通路,我们来到了正在每天“变大”的曹妃甸。放眼四顾,成排的重型卡车、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机声轰鸣,一台台大型吹沙机正高昂着头,往巨大的围堰里喷沙填土。孤岛与荒滩被唤醒了!

  望着眼前浩瀚的沙土,曹妃甸前线指挥部指挥杨振义自豪地说,这全是用围海吹沙的方式新填出来的陆地,平均填海深度达4.6米,光脚下这片12平方公里的首钢用地,从海里吸上来的沙堆积起来,可以使1000个标准足球场抬高9米。

  在简陋的办公室内,杨振义就着大型沙盘,如数家珍般地给记者介绍起曹妃甸即将上马的一个个巨无霸工程———

  曹妃甸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大工程,即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厂。第一大工程是大码头。临海的矿石、原油、液化天然气码头起步10万吨,最大60万吨,为全国之最,挖入式港池煤炭码头将承担国家北煤南运重任,年中转量达2亿吨;第二大工程是大钢铁。结合首钢搬迁,首钢与唐钢将联合建设国内亟需的1500万吨精品钢项目,规模也为全国最大;第三大工程是大化工。除规划建设年产1000万吨的炼油厂和100万吨乙烯厂外,将建设一个1500万吨的中国北方原油储备基地;第四大工程是大电厂。规划年发电460万千瓦,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与四大工程配套,曹妃甸正在加紧建设专用铁路、高速公路、输水管道、供电和通讯等五大基础设施工程,其中两条直径1.4米的输水管道淡水年供应能力达8000万吨。

  规划十分诱人,前景令人感奋,但围海造地、海上作业的难度也非常大。在曹妃甸最南端的25万吨级矿石码头施工现场,中国港湾集团一航局一公司宣传部长王洋向我们忆述起难忘的奋战经历。

  施工现场处于负25米的渤海湾深槽,水流湍急,风大浪高。由于是海上无遮掩施工,施工队事先对打桩船与锚进行了改造,使船体更稳固,锚对沙质海底的抓附力更强。王洋比画着说,每根圆柱型钢桩长73米,相当于20多层楼高,最大直径1.8米,堪称渤海“桩王”。这些桩必须准确定位并打入海底40余米,施工异常艰难,这支建队60年的“铁军”甚至创下一个月只打4根桩的“最低纪录”。

  记者站在码头俯看海面,只见根根钢桩虽已植根海底。由于桥面尚未施工,缺乏固定支撑的钢桩,在海水巨力的推动下,如醉汉般东倒西歪。建设者硬是用9个月就打完了所有936根桩,谱写了一曲攻难克坚的动人乐章。

  据透露,到2020年整个工程投产之际,曹妃甸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届时,仅曹妃甸的产出就可以再造一个唐山。

  曹妃甸工程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它对于唐山、河北乃至整个中国北部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将成为我国北方能源、原材料战略物资的转运中心之一,同时成为中国环渤海地区一个举足轻重的重化工业基地,必将成为环渤海、“三北”地区马力强劲的发展新引擎。

  力争“零污染”,书写循环经济新篇章

  提到大钢铁、大化工,许多人会立即将其与“大污染”画上等号。其实,这绝对是个误解。唐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薛渤珣向记者介绍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工程、零污染的先进规划设计理念,高起点建设的曹妃甸工业区将书写我国循环经济新篇章。

  据薛渤珣介绍,曹妃甸建设以四大工程为主体,政府通过科学规划,使相关产业在同一个空间上成组布局,让一个个不同门类的企业,以产品和原材料为纽带结成相互关联的生产关系,进而构成循环经济的主体框架,向“零污染”的目标迈进。

  他以钢铁项目为例说,以往小厂炼铁时把高炉内大量低热值煤气排出,会污染环境,现在,我们把这种煤气回收并送进焦炉用于焦炭的干馏,而干馏中释放出的高热值煤气则用于高炉以前的烧结。同时,炼铁中鼓的热风、轧钢二次加热也用焦炉煤气,这样整个工厂就形成煤气化了,煤从投入到产出,实现了热值的“零排放”。而铁矿石炼出的高炉废渣,则可当作半熟料输送到水泥厂生产水泥,用于曹妃甸的建设。在生产中,包括干馏后浓缩的废水也拌和原料后再送进高炉,整个过程不放弃一滴废水。如此,从炼铁、炼钢到轧钢,就形成了一个闭路循环,以废渣、废气和废水的“零排放”力争实现“零污染”。

  事实上,曹妃甸不仅将成为我国北方一个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而且也将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

  精神不败

  唐山不愧为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唐山采访的短短两天时间里,记者深为曹妃甸工程灿烂的前景而振奋,更为唐山人不畏难、不服输、自强不息、敢创大业的精神所感奋。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英勇刚强的唐山人民才能够战胜艰难困苦,屡创奇迹。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没有好的精神状态,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征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暂时的困难与曲折,但只要精神不败,敢于解放思想,大胆突破,科学进取,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周跃敏姜圣瑜陆剑 孙巡
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历史(图)
地震后重新崛起的新唐山。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