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祖国花朵”怎能这样“凋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0:28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本报近日报道了庐江县农民孔某一家三口遭遇“灭门”的惨剧,而据警方目前调查犯罪嫌疑人竟然是一名15岁的少年!在昨天举行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了热门话题,谁来为这些早早凋谢的“祖国花朵”负责?违法犯罪总量不断上升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省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可是这一群体的违法犯罪总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2000年至2003年,全省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7万余人,其中查处未成年犯罪人员就达两万
余人,治安拘留未成年违法人员1万余人。而很多未成年人为了数目很小的钱财就去作案,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至2003年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盗窃案占总数的67%,抢劫案占17.5%。同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体的低龄化倾向正在加剧,而犯罪手段的智能化趋势正在加强。2001年宿州市一起特大盗窃爆炸物品案中的11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均不满15岁,最小的不满11岁。许多未成年人利用遥控等技术手段犯罪,有的甚至以网吧为场所,以网络为媒介,在网上选择作案对象。缘何走上犯罪道路去年8月下旬,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团省委在赴淮北、亳州调研时了解到,淮北市濉溪县公安局在一次执法过程中抓了13名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流浪儿童,结果13人都属于其家庭未尽抚养、教育等义务的情况。而对于这些儿童,目前尚没有机构能够长期收留管理或收养,只有任其在社会上游荡。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张武扬主任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介绍,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70%仅受过初中以下的学校教育。而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程,这也会导致未成年人缺乏法律意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诱导。而网吧、游戏机室等社会资源的管理缺失,更为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温床”。一项数据显示,在“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中学生里,因玩电子游戏而性情变暴躁的占27%,与校园暴力有关的占29%。谁来作预防的主角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审议中,几乎所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表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正在接受审议的《条例(草案)》中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其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司法机关、学校、家庭、城乡社区组织等也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效能。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条例(草案)》特别规定:学校应当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昨天的审议中,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尽管由于上位法的限定,社会各方面强烈期盼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就要被罚款两百元”条文无法被写进《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中,但必须强化社会各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识。如经营烟、酒的场所应当设置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烟、酒的警示标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终端不安装和使用封堵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过滤软件的,将遭重罚。

  (本报首席记者 章玉政)

  作者:左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