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和平》特刊引人入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1:4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江淮晨报晨报讯 8月15日,本报重磅推出60个版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和平》,立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专家的好评。

  一位在合肥市某机关工作的王先生说,他是在办公室里看到这份《和平》特刊的,当时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历史感。这份特刊不但有那段辉煌的历史,更有对全球和平的展望,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应该充满希望迎接未来。

  家住合肥市芜湖路的一位读者致电本报说,她当天早上9点钟的时候连走了两个报刊亭才买到了这份《和平》特刊,“它第一次让我全面地了解了安徽人民的抗战史”。她认为这份特刊文图并茂,非常鲜活地再现了江淮儿女、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非常珍贵。同时,特刊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全景式地介绍安徽本土抗战史实,在‘8·15’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特别有意义。”在合肥市四十五中担任历史教师的刘玉迪从自家报箱中拿到江淮晨报后,一下就被60版的《和平》吸引住。她认为,特刊不仅再现了历史,也联系了当前时事热点,纵穿古今,思维开阔,表现出高度的历史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说,以前教学当中,很少有安徽地方抗战的史料,很难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和平》特刊为历史老师也提供了一份全面、翔实的参考资料,也是学生加强省情教育、增强学史读史兴趣的难得辅导材料。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蒋含平副教授认为,在报纸日益大众化、通俗化的今天,很多媒体为迎合受众的口味,大做媚俗化、煽情类新闻,而在2005年8月1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江淮晨报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角度,依据自身的特性和优势,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充分展示了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她引用了一段新闻史来诠释江淮晨报的这一大手笔。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作了一个名为“明耻教战”的策划,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连载刊登自甲午战争以后60年中日关系的历史,其目的就在于让国人铭记当时日本亡我之心不死,认明国耻,共救国难,大公报70年前这一举措就是媒体敢于担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典型。今天,江淮晨报的报人再次向读者展示那段悲壮与自豪并存的历史,也是教育今天的我们不忘历史,勇于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蒋教授还认为,此次特刊的策划主题集中,虽浓缩历史但气势恢弘。从标题制作到版式设计再到内容选择,都洋溢着一种大气。图片的运用也很好地促成了报纸版面强势的形成。策划整体上讲是非常成功的。

  (本报见习记者 韦屈 刘刚 汪洋)

  (来源:江淮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