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年复旦岂能成“阿拉复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4:41 舜网-济南时报

  □李克杰

  2005年上海市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包括复旦、交大、同济在内的上海市全国本科重点院校,其上海生源超过了其他全国各地生源总和。今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3400人,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此种情形已在复旦延续多年,上海话成为学校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因此百年复旦被记者戏称为“阿拉复旦”(8月16日新华社)

  近年来,国家重点大学“地方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则是国家重点大学“地方化”的一个缩影。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重点大学过分“地方化”将贻害无穷。

  首先,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严重损害教育公平,拿着全体纳税人的钱建设的复旦却让当地人享受着“最惠待遇”,这是典型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其次,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将会严重损害学校声誉,影响教育质量,削弱发展后劲,跟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60%的上海生源让复旦不再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全国重点大学”,而成了十足的“上海重点大学”。这一方面造成学生的同质性强,损害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同时“近亲繁殖”倾向也会助长狭隘的地域观念,扼杀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这种过分“本地化”的环境,无形中会给那些处于少数地位的“外地人”以压力甚至歧视,使他们无法保持自己的风格,不断被同化,文化和学术的多样化趋势被遏止。

  其实,“阿拉复旦”的形成是复旦对地方政府财政依赖日益增强的必然结果。这种依赖性意味着大学精神日益矮化,大学目光日益短视,大学独立性日益丧失。因为经济上的依赖性,必然形成文化和思想上的受制和盲从。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品格恰恰是不应委身于大学的所在地政府,而是要广纳各地贤才。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