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千人高效监管六十万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9:06 解放日报

  本报讯 (任翀)市工商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本市现共有各类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60余万户,而工商系统的一线执法人员才3000余人。60万∶3000,执法人员靠什么实现高效监管,直击“问题企业”?靠的就是创新制定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笔者昨天获悉,这一全国领先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不仅让执法人员“有的放矢”,将违法违规问题发现率从原先的5.6%提高到44.4%,而且这已成为本市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有理有据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核心是如何分类。据介绍,在这一制度中,企业按照信用情况,被分成四类:一类为守法企业,二类为轻微违法企业,三类为一般违法企业,四类为严重违法企业。这样分类的依据就是工商部门自创的“法律字典”。

  在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处,笔者见到了这部“法律字典”。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企业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处罚条款约900条,而这部“字典”包含近3000条条目。原来,为公平严谨地为企业分类,本市工商部门将同一违法行为按情节不同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级别,将900条法律条款扩展成近3000条标准。

  比如,针对“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这一违法行为,“法律字典”规定:责令停止销售的属“一般”违法,罚款、责令停产、没收违法所得的属“严重”违法。有了标准明确的“法律字典”后,只需输入处罚结果,电脑就可自动为企业“对号入座”,实现科学分类。

  监管:远近有别

  有了分类标准,执法人员就可以按照“分距离”的管理理念,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首先,有不良记录的三类、四类企业监管将受到“零距离”的贴身管理,例行检查、突击抽查,一个都不能少。

  其次,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易燃易爆等涉及人体健康、公共安全的重点、热点企业,以及注册资本未按期到位等有不正常情况的预警类企业,执法人员采用了定期上门式的“近距离”管理。而对于守法情况良好的一类、二类企业,工作人员则“远距离”监管,平时不轻易打扰这些守法企业。

  区别对待不同企业后,执法人员笑了:以前的监管是劳力型、粗放型,目标不明确,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但采用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后,每次外出执法有了针对性,提高了问题发现率,降低了执法成本。来自企业的反馈也让人欣慰:守法的企业表示,“远距离”监管让他们感受不到政府干预的存在,能够安心经营;违法企业则感叹,“零距离”监管可谓无处不在,迫使它们不得不强化自律意识。

  失信:处处受制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好比为企业制作了一张身份证,记录了企业所有的行政处罚记录。作为本市诚信建设体系的一部分,它让违法企业体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滋味。

  据介绍,如果企业在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中有严重违法记录,在进行年检时,电脑会自动作出年检B级通过的提示。这些年检B级通过的企业将被依法限制增设分支机构、增加经营范围、对外投资设立公司制企业等行为。相比原先年检由人工核对,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让失信企业无处可藏。

  有关负责人还透露,下一步将以这一制度为依据,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制约恶意退出行为。据悉,如果企业被吊照后未组织清算并办理注销,该企业的所有股东也将受到监控,使他们在投资设立其他企业时受到限制。同时,企业投资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若恶意退出市场,他们的不良诚信记录还将输入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由其他相关部门对其社会和经济活动进行制约。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