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邵武:B25轰炸机紧急迫降(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0:16 海峡都市报
邵武:B25轰炸机紧急迫降(组图)
  当时美军飞虎队的轰炸机都印着鲨鱼嘴和飞虎翼,用来打击日军士气
邵武:B25轰炸机紧急迫降(组图)
  龚忠爱一家不知道帆布是飞机上的哪个部件,只知道是奶奶传下来的,很珍贵

  N黄旭辉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北京举办大型模拟空战,不少当年美军飞虎队的老战士来华观摩。

  看着电视上“模拟空战”的一幕幕,邵武芹田村的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60年前突然光临村里的那架飞机,那架美军B25轰炸机。

  1945年3月29日,美军在太平洋关岛出动战斗机群,轰炸日本在台湾军事设施,日本空军迎战,战斗中一架美军B25轰炸机与机群失散,由台湾海峡向福州方向沿闽江北飞。

  3月29日上午11时许,飞机飞到邵武,打响机关枪,居民以为是日机来袭,仓皇逃窜,飞机飞到江西南城机场,盘旋了一阵,怀疑是敌占区,又调头返回邵武,因为燃油耗尽,迫降在距邵武芹田村通济桥下端沙洲上,飞机完好无损,爬出来的四个美军飞行员吓坏了当地村民。

  八闽抗战.揭秘

  轰炸机斜插沙洲,飞行员掏书问路

  今年80岁的吴跃时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45年的那一天:

  那天中午刚吃完饭,空中传来一声打鼓似的巨响,就看见一架飞机掠过山头,朝着江西方向飞去,又过了差不多20分钟,飞机又飞回来了,村里人都吓坏了,四散躲避。我仗着自己年轻,远远地观望,又是一声巨响,这架飞机尾巴上翘,斜插在距离我家几百米的沙洲上。

  我凑上去想瞧个究竟,走到距离飞机10多米时,机舱里钻出两个外国人。我从没见过航空帽,吓了一跳,想要跑开,结果其中一个外国人朝天开了一枪,我只好转身,开枪的人比划着让我走近。然后这个人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文字是一行中文配一行英文,指着上面的中文咿咿呀呀问了我半天,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是《中英文双解询问手册》。

  这时,一个美军飞行员发现沙洲附近有一排电话线杆,马上做出打电话的手势,我赶紧指了指一公里外的一座庙,当时村里唯一一部电话就装在那。

  两个飞行员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个拿着手枪,沿电话线杆向前跑去,应该是去找电话了。

  村里胆子大一点的年轻人都跑过来围观,飞行员友善地招呼大家靠近,拿出了一个枕头状的包裹,取出刀用力一划,里面有饼干、糖果等,分给大家吃。过了半个小时,去找电话的飞行员回来了,满脸堆着笑。又过了一个小时,县里保安队的人赶来了,要赶开围观的村民。我要离开时,一个飞行员脱下夹克,意思是送给我,但保安队的人凶巴巴的,我没敢拿,这时机舱里又钻出了两个飞行员,四个外国人热烈拥抱起来。

  废弃飞机,被当作废品卖掉了

  后来,当时的邵武县长带着100多人赶到芹田村,在邵武办学的协和大学也派出西文系学生担任翻译。

  四天后,美军飞虎队在建瓯的中转基地派来一位美国机械师,详细查看了轰炸机,把机枪及其他重要机件拆走,运回建瓯,机身就废弃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旧邵武县政府奉上级指示把机身拆散出售,发动机头则存放在村里,当时有个乡绅想把发动机头改做电机,因为马力太大无法安装而作罢。1953年,发动机头被邵武县政府当作废品出售。

  1991年5月17日,这架飞机的美国空军飞行员詹姆斯·W·鲍威尔,特地从美国寄信到省人民政府,转到邵武市政府询问飞机后来的情况,并对当时的盛情接待表示深深谢意。

  芹田村不少村民家里保存着飞机上废弃的物品。

  村民龚忠爱的小卖部,墙上挂着一块浅绿色帆布,成了挂油漏的底板了。

  龚忠爱说,他家有两块这样的帆布,是他奶奶传下来的。挂在墙上的这块原先长2米多,宽1米左右,由于它防水,又冰凉,夏天时就铺在地上睡觉,前几年布裂了,才裁下来挂在墙上。

  另一块帆布上,周边都是孔,估计是用来穿绳索的。

  村民李全忠家里,原本一直保存着一块怪板,前年老屋墙倒了,把这块从飞机上取下的板砸个粉碎。

  李全忠说,这块神秘的板是爷爷传下来的,长1.8米,宽1米,四边包着铝边,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很像聚酯类的材料,既然是传下来的,就一直当宝贝供着。

  在沙家浜的芦苇荡里,36名伤员是新四军哪个部队的?

  阿庆嫂掩护的

  是闽东子弟兵

  N本报记者 李坚/侯希辰/实习生魏林可

  本报讯 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说起江苏的沙家浜和福建的深厚渊源,却是鲜为人知的。

  当年在沙家浜养伤的36个伤员,许多是来自闽东的新四军战士。

  今年“红色旅游”调研中,宁德市旅游局发现,当年沙家浜伤员所在的部队,都是从屏南双溪镇出发,跟随新四军北上抗日的。宁德市旅游局副局长余志强称,他们已经和沙家浜有关部门联系,对方将立即组团前来考察,确认这段历史。

  “江抗”的前身

  是宁德红六团

  1934年9月,在闽东的游击队1000多人组成闽东红军独立师,在宁德支提山一带打游击。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师派人和当时的福建省主席陈仪谈判,划出宁德屏南县双溪古镇作为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的集训地之一。这支队伍被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虽然此后部队番号多次改变,但是人们仍亲切地称之为“老六团、红六团”。

  1938年2月,这支队伍由叶飞率领北上抗日。在皖南岩寺集训后,在陈毅的指挥下,随新四军东进苏南,开赴江南抗日前线。

  1939年5月,六团奉命东进,与无锡、江阴的游击队合编,为了不暴露部队东进作战的军事意图,部队以“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展开对敌斗争,取得一系列胜利。

  阿庆嫂的原型

  是女大学生

  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撤,留下36名伤病员隐蔽在阳澄湖畔和常熟、梅李一带村庄,大多是闽东红军老战士。

  当地老百姓将伤员藏在阳澄湖密密的芦苇荡里,用几条船连起来作为临时医院。鬼子到哪个乡扫荡,伤员就被及时转到另一个乡,结果伤员不但养好了伤,还利用湖汊水网进行战斗,被誉为“芦荡火种”。

  一次洪水中,一个伤员被冲走;一次战斗中,又有10个伤员牺牲……后来各地受伤的抗日将士都被送来这里养伤,当地县委决定派一个天津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留在这里,开了家“东来茶馆”,负责联络工作。

  “这就构成了京剧《沙家浜》里的故事。在艺术舞台上,‘东来茶馆’变成‘春来茶馆’,那位女大学生就是阿庆嫂的原型。”

  阿庆嫂藏的

  不是胡传魁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这是京剧《沙家浜》里胡传魁的一段唱词。余志强副局长称,历史上确有这段故事,但被藏起来的不是“胡司令”。

  当时,在阳澄湖养伤的叶诚忠和几个伤员上岸取粮食,开茶馆的女大学生正在湖边洗衣服,突然鬼子进村扫荡,战士们想要返回已经来不及,于是女大学生急中生智,看到湖边搭着一块用于洗衣服的木板,就让叶诚忠他们钻到木板下藏起来,躲过了鬼子。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