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家秘制火箭人工引雷 探寻“天火”(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1:58 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05-08-17 10:52 来源:竞报
中国科学家秘制火箭人工引雷探寻“天火”(图)

  “人工引雷”就是在适宜的雷爆条件下,通过一枚小型火箭将雷电人为地引发到地面。使本来随机发生的自然雷电在可控状态下进行,从而获得近距离研究雷电的机会。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山东滨州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人工引雷”的实验。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法国、美国、日本、巴西和中国掌握了人工引雷技术。

  山东滨州成功实验

  8月1日山东滨州上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枚大约有50厘米高的小火箭,带着一根细细的金属导线从发射台直直地蹿上高空云层。瞬间,一道耀眼的闪电顺着金属丝从云层直击地面。

  就在100米开外,一座被金属屏蔽网所笼罩的建筑内,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等单位的防雷专家们正紧张记录着各种仪器的数据。随后,他们宣布,在耐心等待了数十天之后,这次人工触发闪电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用引雷火箭“盗取天火”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主任张义军解释说,雷电发生前,云层中的电场将会影响地面上的电场。所以根据地面上的电场强度,可以大概推断云层中的电场强度,以确定“触”雷时间。当火箭飞到200—400米高度时,就在雷暴云和大地之间建立了一条放电“通道”,触发闪电的过程和自然闪电的过程是完全相似的。

  据了解,由我国自行设计制作的引雷火箭技术非常先进,装有特殊设计的降落伞,可防止降落后对地面物体造成破坏。

  未来“人工引雷”可操纵雷电释放

  张义军说,传统的避雷系统还是由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构成的,但随着新型避雷装置的研究,需要进行更加实际的雷击实验。因此,“人工引雷”不但可以用于雷电物理研究,还能对雷电防护装置的性能进行综合实验和评估。对雷电防护设备的检测,过去只能在高压实验室内进行。而“人工引雷”提供了最接近真实的自然雷电模拟源,可对防雷设备机理及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更为可靠。

  引雷实验表明,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云有一定的影响,这使得“人工引雷”有可能成为人工影响天气的一个有效手段。也许未来对雷电的防护,也可像人工防雹一样,通过发射火箭将雷电的破坏力引导到指定位置并加以释放。另外,“人工引雷”所击地点的附近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则可能诱发作物或其种子基因发生变异,所以如果将“人工引雷”技术应用于人工育种,就能大大低于太空育种的成本,可以选育多种有实用价值的新品种。

  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导致雷电损失上升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达数千人之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张义军认为,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非常小,但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却是有着多重原因。

  他介绍说,雷电本身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高温的特性,对被击中的物体能产生直接损害。同时,现在广泛应用的电子产品耐压性普遍比较低,大多只能承受几伏特,而雷电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脉冲足以使其彻底瘫痪。而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子产品、信息网络系统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等强度的雷电灾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来越大。文/本报记者黄涛

  怎样防止雷击?

  本报记者施剑松报道 2004年全国因雷击死亡人数为770人,就在上周还有一对希腊夫妇在北京司马台长城上遭遇雷击。在雷电天气里,人究竟哪些时候易遭雷击呢?

  穿胶鞋、雨鞋出行

  空军航空气象研究所防雷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江明礼指出,实际上雷电直接下击的范围只有直径50厘米大小,在雷击伤人的事件中很少有人直接被雷击中。约有70%的伤亡实际是由跨步电压导致。他说,所谓跨步电压是由于雷电击中人周围地面后,在地面流散。这时若人们在附近行走,其两脚之间(人的跨步一般按0.8米来考虑)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于闪电电流极强,跨步电压一般很大,因此极易造成伤害。江明礼表示,闪电打中周围地点时,人应采取的措施是两脚并拢身体下蹲。这是减小跨步电压并改善当时电阻环境的有效方法。他建议,人们在雷电天气中应穿着胶鞋、雨鞋出行,因为橡胶材料电阻较大可以起到预防雷击的作用。

  打雷接打手机不会引来雷击

  有媒体报道,在雷雨天气里接打手机会引来雷击。江明礼表示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因为电磁波是一种脉动波并不是导体。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最容易遭遇雷击的应该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这些电磁波强得多的设施,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