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州汨罗争为端午申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2:17 新闻晚报

  “在苏州胥江上划龙舟,吃过饭听出《白蛇传》……这是地道的吴越端午。今明两天,一部含上述内容的资料片将被送往上级部门。”昨天,苏州端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负责人之一王斌说。

  与此同时,屈原投江地———湖南汨罗市文化局副局长徐蔚明也把一份端午申遗规划正式上呈湖南省文化厅。

  我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端午节究竟花落谁家?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萧放说,端午不管姓“伍”还是姓“屈”,多些“鲶鱼效应”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端午。

  “吴越端午”首度披露

  越过小桥流水,来到巷子深处一户普通的苏州人家,男人身穿端午时节的长衫,手握一束青翠的艾叶菖蒲高挂在门顶缝隙处。向里看去,女人正用苍术、白芷、艾绒熏屋子,以辟邪和去除家中蜈蚣等毒虫。

  午饭前,一个戴虎形帽小男孩依偎在女人怀里,妈妈在他额头上用雄黄书上王字,又给他穿上虎纹衣,腕五色丝线,胸前挂上网袋,内盛蒜头、咸鸭蛋,穿虎头鞋,小男孩直嚷嚷:“好了没有,我要吃粽子!”

  一家三口这才来到厨房,开始吃一早包好蒸熟的粽子,喝雄黄酒。饭后一起到集市听出《白蛇传》,传说白娘娘就是端午那天喝了雄黄酒才现出原形,所以雄黄辟邪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

  “上面这些,就是你会在资料片中看到的典型的吴越端午场景。”负责申遗工作的苏州市沧浪区教育文体局局长王斌介绍,包括这部25分钟的资料片在内,他们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交代表作还包括约6千字的文本,以介绍端午节概况、沧浪区区域概况、节日的表现形式、历史渊源等。

  “既然是纪念伍子胥,胥江上赛龙舟,自然少不了。”王斌说,“传说当年伍子胥的头就被悬挂在胥门,尸首被抛进了胥江,这将作为我们申遗的关键词。”他说,申遗不求多大的经济利益,关键是苏州这座城市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需要一种文化竞争力。

  端午曾有5“主角”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戈春源说,加上伍子胥,端午一共曾纪念5个人。

  戈春源一一道来:东汉的曹蛾被后人以孝女铭记;广西的陈临因爱戴黎民百姓,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过端午节。“还有越王勾践,他最早提出以划龙舟来操练水兵。”戈春源说。

  再有就是屈原,他是联合国确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最早未必胜算最大”

  “我们16日下午已把一份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规划上呈给有关部门,具体内容目前不便透露。”湖南汨罗市文化局副局长徐蔚明说,汨罗市屈子祠一是感悟文化的活见证,二是研究祖汉文化走向大一统的活标本,三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身份证,不管是岳阳市,还是湖南省,对该市申遗都很重视。

  他还强调说:“端午最早起源于苏州,并不意味着申遗胜算就最大。屈原的影响深远不可忽略,后者作为第一个世界文化名人,把这个民族节日献给屈原是历史的选择,是应学者强烈的呼应,也代表着人民的心声。”

  徐蔚明同时还兼任屈原祠的馆长,他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汨罗江畔都会举行九子操龙舟、祭龙祭屈等活动。伴随着隆隆鼓声,汨罗江上一艘由本地人亲手制作的龙舟飞快向前行驶,龙舟上一人激情击鼓,八人奋力划桨,江岸边人潮汹涌,呐喊助威,沸腾一片,场面欢腾热烈。祭龙祭屈时,屈子祠内祠外,人头攒动,自备祭品,来庙烧香祭拜。

  他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屈原和汨罗人已是端午的一部分,端午也是前两者的一部分。”

  专家观点 中国民俗期待“文化共享”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萧放教授认为,端午无论是为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从争相申遗的现象来看都是一种好事,对老百姓来说,依照所在地的习俗过节,是件贴心的事。它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端午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他说,端午申遗不能简单评价最有影响力或历史最悠久就获胜,真正端午节一开始是用来祭祀水神,那时没有记载我们所说的龙舟竞渡这些东西,完全是原始信仰,到后来才慢慢加入对人的纪念。

  所以,现在申遗只有一些必要条件———要确定代表性标志性的民俗事项,包括完整的风俗仪式、历史传承的精神意义、典型的地理风貌等。

  苏州和湖南争相为端午申遗,这不是一种单纯竞争,它使参与城的人民有种自豪感,背后的根本精神是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不存在抢注之说。作者:实习生杨奇旋 顾雯婕 记者 徐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