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字文章与时俱进 李鸿忠解读特区新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22:34 新华网

  新华网深圳8月17日电(记者李南玲、姚润丰、彭勇)在国内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百舸争流之势的背景下,25岁的深圳特区不再沉醉于政策带来的“特”了。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天下之先没有穷尽,深圳应该在“特”字上做出与时俱进的新篇章。他认为,特区的新内涵应该是,从依靠“特殊政策”发展的地区转换成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和特别能创新的地区。

  弹指一挥间,深圳经济特区即将迎来25岁生日。从一个边陲小镇到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作为“窗口”“试验田”的深圳只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创造了沧海桑田式的奇迹:1980年至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2004年生产总值达3422.80亿元,GDP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用了18年,达到2000亿元用了5年,而突破3000亿元仅用了2年时间。

  “随着深圳原有的政策优势逐渐减弱,政策驱动逐步消失,现在的深圳谈优势已经是‘奢’谈了。”李鸿忠说,在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形势下,深圳特区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做足“特”字文章,“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市场经济体制优势。25年来,深圳创造了230多项全国改革之最,推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实行建设工程招标、创办外汇调剂中心,全面建立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大体系。

  观念意识的优势。25年来,深圳敢为天下先,创造了许许多多个“第一”和“现代奇迹”。敢闯,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大精神财富。深圳人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宽容意识都更强一些,更适宜于创新。

  移民城市的优势。深圳的原住民只有30万,目前户籍人口170万,而管理人口已经突破了1000万,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深圳,使深圳海纳百川,充满活力。

  区位的优势。深圳毗邻港澳,“香港因素”铸就了深圳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香港作为一个世界大都会,其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将使一河之隔的深圳继续受益,借力发展。

  经济结构上的优势。目前深圳GDP的财税率、产业贡献率在国内名列前茅。2004年,深圳每平方公里产生1.75亿元的GDP和6000万元的税收,为全国之最。与此同时,深圳每万元GDP的电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耗为26吨/万元,远远低于全国的200吨/万元左右的平均水平,两项指标均为全国最低。

  “特区今日之‘特’与昨日之‘特’虽有很大的不同。特区还特不特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李鸿忠表示,深圳要做好“特”字这篇文章,就必须转变观念,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资源,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空间。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灵魂和根,有了这种精神深圳才能发挥优势,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