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州跻身端午节“申遗”战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2:06 东方早报

  “根据可考史料,‘端午节’最早起源于苏州沧浪区胥江地区,是为纪念伍子胥———这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早200多年”,昨天,苏州市沧浪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王斌告诉早报记者,该区正组织申报“端午节文化空间项目”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有关方案将在20日前完成。

  去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2005年度“人类口头和非物
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出后,国内舆论大哗。随后,屈原诞生地———湖北秭归县、屈原投汨罗江之地———湖南岳阳市相继启动端午节“申遗”工作。昨天,湖北省文化馆馆长郑燕透露:“秭归端午节”将于20日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阳市政府办公室社会发展科科长曹远鹏表示,其“端午节”申遗的论证、申报目前已列入市政府工作日程。

  据悉,文化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申报9月20日截止,由于只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才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此番杀入战团,无疑将使世界范围内的“端午节申遗争夺战”更加激烈。

  端午节起源提前200年

  目前在我国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流传较多的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屈原、纪念曹娥三说,其中屈原说影响最广。但苏州科技学院历史系教授戈春源昨天却表示:端午节起源地应在苏州:

  “南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载有‘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说明端午节最早是东吴纪念伍子胥的风俗,跟屈原无关”,戈春源研究吴文化已几十年,他在梳理有关伍子胥的史料时发现,春秋末年伍子胥被杀、投尸胥江后,吴地百姓传其化作“涛神”,为其立祠,还用“龙舟竞渡”纪念他,逐渐形成端午节。戈春源表示,“纪念孝女曹娥说”也是端午节发源于吴地的佐证。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江而亡,年仅14岁的她投江殉父。而曹父就是在纪念伍子胥的龙舟竞渡时落水而死。另外,晋朝、南北朝、宋朝的史料还表明,斗百草、吃粽子、喝雄黄酒等端午节的其他习俗也多始于吴地。

  而牵头进行申报资料搜集的沧浪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王斌认为,从时间上看,伍子胥比屈原早200多年,距今已近2500年。他认为,“屈原说”之所以流传广泛,除了屈原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巨大,还因为伍子胥本为楚人,逃至吴国后曾鞭尸楚平王,而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是楚人,“自然不会公开纪念伍子胥。”

  苏鄂湘三地之争

  王斌介绍,他们的申报内容包括端午节历史渊源,以及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包粽子、喝雄黄酒、斗百草、挂艾叶、派香囊、挂钟馗图、挂五毒图等民间活动介绍,“必须非常详细,要让从未接触过的外国人一看就能知道如何举办活动。”

  谈到与秭归、岳阳的竞争,王斌表示,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空间项目需具备3个特点:特定时节、特定区域(起源地)、特定的祭祀和民俗内容,“几个申报的地方也许都符合条件,但并不冲突,苏州也不是要推翻‘纪念屈原说’,重要的是保护留存的民俗文化,国家可以整合典型区域风俗,按历史渊源‘打包’申遗———如果按历史渊源罗列,苏州肯定排在第一位。”

  联合国“申遗”今年来不及

  据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一般双年申报,一个国家每次只能单独申报1个,教科文组织经调研审核后,在第二年宣布入选名单。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分别于2001年、2003年入选,第三批名单将于今年11月宣布。“在与韩国的‘端午节申遗战’中,我们时间紧迫”,王斌说。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的邹启山昨天表示,今年我国将单独申报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并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因此端午节肯定赶不上今年“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的评定。但他强调,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为更好保护该项遗产,“申报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

  新闻背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系指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表现形式。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包括我国的昆曲艺术。此后,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