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联“中国营长”正是东北军少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8:32 沈阳今报

  记者赵彤实习生孙磊

  核心提示

  2003年,杨刚偶然发觉失踪多年的祖父杨卓可能与曾被列宁接见的包青山是同一人。与此同时,远在拉脱维亚的加丽娅也在寻找祖父包青山在中国的后代。

  一桩据史料推论的国际寻亲案;一双分别在俄罗斯和中国寻找彼此的姐弟;一位著名国际主义者的身世之谜……

  包青山:又译作鲍纪山、包其三、蒲基山。生于1887年,1917年5月加入苏共,党证号码:631861;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营营长。1918年间,曾率领几百名中国志愿者转战在前苏联弗拉季高加索一带,为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浴血奋战。他回国后失踪,成为历史的一个悬案。关于他的出版物有《沿着包其三的足迹》、《中国战士同志》、《中国国际主义战士在苏维埃俄国》等。

  人物资料

  杨卓:字树棠,生于1887年,其籍贯有北京、吉林、山东等多种说法。从小在俄罗斯长大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精熟几国外语。回国后的因通晓俄事而被张作霖看中,由参谋、边防处长、中俄会议奉方代表、奉俄会议委员及主要谈判代表、护路军满站旅参谋长、外交处长,直坐到中东路五人监事会少将监事的位置。

  1927年1月4日,被张作霖枪杀,史称“杨卓事件。”

  经历对比

  天津《大公报》载:杨卓“出身甚微,幼时父母早亡,遂流为杨姓之养子。”

  书载:包很小时就来到俄罗斯,所受教育与一个沙俄将军有关。奶奶曾对杨刚说,爷爷少孤,很小时被沙皇贵族带到俄罗斯接受教育。

  书载:包曾到过彼得堡,战斗在高加索,并在那里娶俄女为妻。俄文《公报》载:杨“在高加索呆过,在那里结婚,妻子是俄国人。”

  书载:1918年前后,包率中国营捍卫了新生的捷列克苏维埃政权。而杨回国后的履历中,1918年前后是空白。

  书载:包精通几国语言,英语说得比俄语好。《满洲日日新闻》载,杨“精通俄、法、英语,英语更胜一筹。”

  书载:包青山深刻了解自己的第二故乡俄罗斯,他不但操一口地道的俄语,还可以阅读大部头的俄文著作;旧报纸上刊载的杨卓,是东三省公认的俄国通。

  杨卓……包青山……,杨卓……包青山……

  “头像中心线重合、眉弓上缘横切线重合、眼睑上缘横切线也重合……他们肯定是一个人。”2005年1月21日下午,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把两张画有标线的透明膜重合在了一起……

  寻亲信要鉴定祖父

  2005年1月2日和3日,赵成文教授收到来自河南科技大学退休处王瑾女士的来信。信中说,她的一位亲属叫杨卓,上世纪曾任中东铁路公司监事会少将监事员,后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她在前苏联于1985年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现一篇寻找中国亲人的文章,被寻人物的照片是前苏联随十月革命参加苏联红军、曾接受过列宁接见的中国营营长包青山。

  王瑾同时寄上了杨卓的照片,与包青山的相貌十分相似。信中请求赵教授通过技术手段做一下鉴定,判断包青山和杨卓是不是同一个人。

  1月12日,赵成文又收到杨卓的孙子杨刚的信件,信中也提出鉴定照片的请求。

  人物特征重合

  “一张是1924年,杨卓在哈尔滨任监察员的照片,一张是俄文版《中国战士同志》书中包青山的半身像,此外还有早年包青山在俄罗斯的照片。”赵成文发现,单从肉眼看,杨卓和包青山的相貌十分相像,就连拍照时的动作都相差无几。

  然而,肉眼所见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赵成文在杨卓和包青山的照片上画出特征划线点,即头像中心线、眉弓上缘横切线、眼睑上缘横切线等,最后将两图片的划线利用计算机提取后进行重叠比对,发现两者的特征划线、点完全重合。

  经过近两个星期的研究,赵成文得出结论,送检的包青山照片与杨卓照片是同一个人。

  来沈感谢寻亲鉴证人

  得到这一消息,身在北京的杨刚激动不已,先后几次和赵成文通电话。“我一次又一次地问,真是不敢相信。”

  但这一切杨刚早有察觉,根据寻找到的大量史料,他也做过杨卓和包青山是同一个人的推论。然而,在技术专家手中得到鉴定使杨刚更坚定了信心。

  从此,杨刚加速和拉脱维亚、俄罗斯驻中国使馆联系,寄出寻亲信件,通过网络发布寻亲启事。今年8月7日,杨刚的儿子接到来自拉脱维亚的email,彼此寻找了半个世纪的亲人终于联系上了。

  昨天下午4点钟,一个高鼻梁,皮肤白皙的男子走进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他就是杨卓的孙子,有着1/4俄罗斯血统的杨刚。这一次,他带着儿子杨霄特地从北京来沈,感谢赵成文教授。

  热烈的握手,高声的欢呼……半年多一直通过书信、电话来往的两个人终于可以面对面交谈了。当看到赵成文把所有资料照片、信件包括信封都整理得整整齐齐,做成资料卷时,杨刚激动地不停地说“好……感谢!好……感谢。”

  半个世纪的国际寻亲

  “2002年春节,王瑾女士找到了我,她的祖父王洪杰和我的祖父是把兄弟。她告诉我说,我的祖父原不姓杨,杨姓是随王洪杰继父的姓。”杨刚说,那一次,他想到20年前,他曾拿着一张国际主义战士包青山的照片给奶奶看,奶奶只瞥了一眼就说:“那不是你爷爷吗?”

  难道祖父杨卓就是包青山?没等杨刚的疑问问出,王瑾女士又递给他一份辽宁大学历史系李永昌教授提供的资料———前苏联1985年《妇女》杂志,里面有一篇名为“战士同志后代近况如何”的文章,其中回顾了包青山事迹的同时,又介绍了他留在前苏联的女儿爱略奥诺拉·康斯坦丁诺夫娜·包青山及其孙女伊拉、加丽娅等人的名字。

  这时,他才发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包青山的女儿爱略奥诺拉和丈夫就开始寻找父亲和父亲在中国的后代,80年代时包青山的孙女伊拉、加丽娅接手寻找,可前苏联解体后,来自异国的资料就没有再对此事有任何记载。

  第四代取得联系

  2005年7月末,杨刚的儿子杨霄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他没有找工作,而是天天上网帮助父亲查找信息。这一天,他和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的一家档案馆取得联系,请求对方帮助寻亲。一星期后,也就是8月7日,杨刚接到了一个令他热血沸腾的好消息。

  “那天我在往沈阳的火车上,想来感谢赵教授,在秦皇岛接到儿子电话,说收到了娅洛斯拉瓦(伊拉的女儿)的电子邮件。”杨刚顾不上再来沈阳,中途倒车赶回北京。

  杨霄一家不懂俄文,伊拉一家也不懂中文,但双方的儿女都懂英文,就彼此用英语聊上了。几天后,杨霄向拉脱维亚拨打了国际长途,杨卓的第三代后人终于在寻找了半个世纪后听到彼此的声音。

  165中学是前杨公馆

  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沈阳市第165中学在细雨中宁静得如一幅水墨画。

  昨天下午,杨刚和儿子杨霄在省档案馆陆可平教授的指引下来到这里。80多年前,这里曾是杨卓一家居住的杨公馆。“1922年,杨卓从俄罗斯来到沈阳,被张作霖看中,先后做过参谋、边防处长、外交处长,这段时间他就住在杨公馆。”杨刚查阅了档案馆的资料,得知在1948年这里还叫做杨公馆。“再后来可能就被扒掉了。”

  “下一站我去哈尔滨,看看那里的杨卓的墓地。”昨天晚上9点,杨刚和儿子杨霄登上了去往哈尔滨的火车。他告诉记者:“我还想再做个DNA鉴定,如果这不损伤我和表姐、表妹之间感情的话。”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