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特区要有新的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8:57 南方日报

  新特区要有新的内涵

  李鸿忠指深圳之特在于: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

  本报讯深圳从创立之初的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的贫穷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经济繁荣、功能较为完备、法制比较健全、环境优美的新兴现代化城市。短短25年,深圳创造
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昨天下午的记者见面会上,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和深圳市长许宗衡等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出席,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介绍了今后一段时期深圳的奋斗目标和新的发展思路,同时还针对特区优势、深港合作、文化产业、人口政策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深圳的最大贡献是改革创新精神

  25年前,深圳的产业发展几乎是一穷二白;到了今天,深圳不但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而且初步完成了由传统的“三来一补”加工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三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也异军突起。

  李鸿忠将他在汇报深圳特区建立25周年情况时喻为“学生向老师交卷”:“深圳的25年创建了一条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路子。”他回顾了深圳从上世纪80年初创阶段到90年代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到如今的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认为深圳的贡献,一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积累了创新发展的经验,二是探索了改革开放的路子,创建了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三是创立了深圳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四是以铁的事实证明创建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市长许宗衡在随后的发言中也指出,深圳构建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了“敢闯敢试验,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充当全国改革的“试验田”。深圳实现了几个率先:率先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率先打破人才的部门垄断和劳动用工“铁饭碗”,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招聘各类人才;率先尝试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实行工程招标承包制;率先进行股份制试验,并成功创办了深圳证券交易市场;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全社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保险制度;率先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体制机制的转型,是深圳对全国最大的贡献。”

  深圳要继续种“高产田”

  李鸿忠指出,从全国发展整体状况来看,以前深圳是“一马当先”、“一花独放”,而现在是“万马奔腾”、“百花齐放”,当以前独有的优惠政策变成普惠政策之后,深圳特区的新优势何在?“谈优势是奢谈,与其说是优势,不如说是特色。”李鸿忠认为,深圳的特色在于25年来较为健全的市场机制,开放、宽容、创新的创新意识,毗邻香港的区位,以及作为移民城市的“杂交优势”。

  “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李鸿忠表示,“我们是吃改革饭长大,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别名。深圳要继续种‘高产田’。”对此,李鸿忠这样解释:深圳无论是在城市面积还是资源方面都没有优势可言,也许从速度和发展规模来看不再像以往那般辉煌,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等自然系统的矛盾,与人口、文化等社会系统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深圳必须发展新模式,拓展新路径,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而且改革要“胆子更大,力度更大,步子更大”。同时,他还提出“四个舍得”的要求,即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舍得个人名利,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模式的转变。

  许宗衡表示,接下来改革开放的重点将侧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在企业方面,重视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的企业,重点引进跨国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产业方面将在进一步发展制造业的基础上,主动承接外资服务业,加大服务业的比例;另外,将更加重视与国际的合作与交流,比如提出申请举办大学生运动会和明年即将举行的第二届文博会。

  问答摘录

  深圳文化产业的优势

  记者:深圳为什么把文化产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什么优势?是不是希望打造成为文化产业方面的龙头城市?

  李鸿忠:将文化产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这是从深圳的实情出发的。深圳地理面积不大,资源贫乏,发展资源型产业没有优势,因此需要选择高智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另一方面,深圳的文化产业已经初露端倪,在文化产业的若干行业内已经显现出其优势,比如印刷业、动漫设计、人文旅游等。再者,深圳正借文博会之机,打造文化产业的平台。至于深圳能否成为文化产业的龙头城市,这还得看发展的质量、水平和规模。

  深港合作的具体措施

  记者:深圳下一步将如何深化对外开放?在深港合作方面,将会有哪些具体措施?

  许宗衡:去年6月,我们政府访问了香港,并与香港签订了“1+8”协议,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实现了两个突破:第一,这是两地政府在粤港合作的框架下首次建立的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第二,从以往单一的经贸领域的合作拓展到科技、文化、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签署“1+8”协议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年内,我们还将组织政府代表团到香港访问,总结“1+8”协议以来两地的合作交流,在研究口岸和跨界基础设施合作不断加强的基础上,对一些前瞻性、战略性课题的合作上作进一步研究。

  本栏撰文:本报记者 洪奕宜

  图:

  见面会结束后,众多记者对李鸿忠(左一)紧追不放,希望了解更多有关深圳特区的情况。 本报记者 莫伟浓 摄影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