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啸无情人有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8:58 南方日报

  灾害风险管理

  段华明 王正尚

  让人至今仍然心有余悸的印度洋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冲击受灾国家的社会功能,使得平时并不为人们关注的海啸,成了国际社会的焦点话题,以
至引起世界经济、政治和外交的一些新变局。

  根据全球范围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分析,引起印度洋海啸的这次地震的断层错动属于垂直下错型。地震错断的长度达1000多公里,瞬间垂直下错达15米。可以想见,1000多公里的断层,在瞬间落差15米,突然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大范围的海水随即下陷,形成一个巨大的漏斗。所以在断层上的沿海地区,海啸前首先表现出的是海水大面积的退潮,露出平时难得一见的大范围的海滩,在海边嬉戏的人们看到海水这样快的退却,喜出望外,追逐着海潮的退却。而当四周的海水填满了断层空洞后,远处的海水仍源源不断地继续向此涌来,在此互相碰撞挤压形成一堵高达几十米的水墙,受到挤压的水墙前无去路,只能再向周围扩散,于是形成海啸。海啸咆哮奔腾着以700多公里的时速,冲向海边,刚刚因为退潮而在海滩上嬉戏的人们,还没有明白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被海啸席卷而去。这次海啸最后造成25万多人死亡,显然与其形成的机理有关。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比如对海啸的到来提前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1-2个小时作出预警,是完全可能做到的,其根据就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海啸的传播速度差。如果赢得了这些宝贵时间,就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印度洋海啸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灾难,一方面是天灾来势迅猛,另一方面,人祸也不可忽视。毕竟海啸要想从海上登陆,必须要越过三道自然屏障,第一道是珊瑚礁,第二道是红树林,第三道是海滩沙丘或礁石。这些海岸线的天然卫士,能消耗掉一些海啸巨浪的能量,使海啸在登陆后破坏力大幅降低。遗憾的是,印度洋海啸损失惨重,与这些自然屏障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亚洲一些沿海国家过度捕鱼,鱼群减少导致海藻过盛,而太多的藻类会遮住阳光,阻止珊瑚礁生成。此外,全球变暖导致温室气体被海水吸收,使得海水酸性增强,珊瑚礁因此遭到严重腐蚀破坏。由于过度开发,东南亚早就是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有大量红树林变成了稻田和养虾塘。为了发展旅游业和养殖捕捞业,一些保护性的礁石、沙丘和海岸线上的植被,要么被炸掉,要么被推土机夷平,使得有些国家失去了抵御海啸的最后一道屏障。地震和海啸不可避免,对大自然的破坏则加剧了灾难的损失。

  印度洋沿岸许多国家,的确从旅游开发、渔业养殖等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好处。然而,海啸造成的损失超过130亿美元,这意味着,多年奋斗所积聚的财富,顷刻间化为泡影。

  这次海啸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仍不发达,人民生活相对困难,政府也不富裕,没有太多的经费用于类似地震监测、海啸预警等公益事业。我国的综合国力比这次受灾国家都要强,但就人均GDP而言,我们不见得比他们高,有的国家还超过我们。我国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重视,不惜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新一届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风貌,珍惜人的生命。

  当灾难超越了国家、民族,超越了人种与文化,超越了争端与分歧的时候,这就是人类的共同灾难,是人类的集体伤痛。2005年1月,在印尼召开了23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共同商讨国际社会协助受灾国赈灾、重建和加强防灾合作等问题。在各受灾国家上下同心救助灾民、重建家园的同时,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与受灾国家和人民一起共同应对劫难,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化的另一种含义。在今天,全球化已经不仅仅指经济上的互补和流通,也包含着灾难的预防和应对。

  灾害或许会在不同种族和宗教的国家之间建立政治和经济的桥梁。2004年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一直在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地区性组织,印度洋海啸令他们加紧了在技术、援助以及政治方面的合作。

  作者分别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和广东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