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强化大众文化的“扶正”功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9:03 解放日报
强化大众文化的“扶正”功能(图)
  “超级女声”在一片争议声中正“声浪”不减地吸引着许多少男少女的参与。这一方面表明了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众文化事实上已经构成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助推了流行时尚文化、网络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强势地位,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未成年人疯狂追星,沉湎于网络,以时尚消费为荣,正是这些影响的突出表现。

  一般而言,大众文化主要是指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以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其中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广告文化、流行歌曲、卡拉OK等是其核心内容。对大众文化的伦理评价,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文化的实质是大众享乐主义,使道德堕落;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贝尔的这种观点是精英文化代表者对大众文化的歧视,“是对大众阶级乐趣中的直率与真诚缺乏同情”。在国内,大众文化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伪币,是一种精神鸦片”,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需求是相对立的,危害了未成年人的道德健康。

  其实,以市场经济为强大后盾的大众文化对社会大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未成年人对大众文化情有独钟,这与他们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因为这些样式反映了他们的思想特点和真实需求。

  因此,对于大众文化的评价应该摆脱“非善即恶”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大众文化是复杂的,其中既有糟粕,例如不健康的网络内容,追求奢侈、享乐的倾向等,也有精华,例如像《我的中国心》这类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大众文化既非精华,也非糟粕,它们一方面满足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需要,另一方面又容易使未成年人沉湎其中。网络游戏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大部分网络游戏具有娱乐和开发智力的功能,但不少未成年人由于自制力差,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投入其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们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对于大众文化的“去邪”,已经做了不少工作,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扶正”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发挥主旋律和正面导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力还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已发生较大变化,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一定的疏离感;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没有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生动活泼的、为未成年人所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还不多见,妨碍了正面影响力的充分发挥。扶正去邪的过程是一个疏导的过程,要在教育者和未成年人之间加强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引领未成年人正确对待网络、明星等各种社会现象,掌握好娱乐活动中的适度原则。

  同时,在大众文化传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必须强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不应该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学校、家庭及大众传媒之间的协调工作,强化大众文化的“扶正”功能,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周中之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