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别关注)2007年,我们“约会”月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9:1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实现这个梦想。”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加思索,就愈加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如是说。仰望星空,月亮这颗最近、最亮、最富于变化的地球惟一的卫星,以其独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去赞美、去认识、去探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果不出现大的问题,2007年可以实现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在8月15日举行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揭开了国人关注已久的探月时间和规划。

  探测月球时机成熟

  人类认识月球,从对月球的原始崇拜和流传神话开始,继之以天文观测,到20世纪后半页,人类已经实现了对月球的近距离接触和探测。

  “总结人类对月球的探测活动,可以划分为探、登、驻(住)三个阶段。”栾恩杰介绍说:“探”是指对月球情况进行近距离或有接触的无人探测;“登”是指人登上月球,与月球直接接触,进行有人直接操作的探测;驻(住)分两个层次,一是驻,即人携带设备登陆月球后很快返回,设备仪器长期驻留月球开展探测活动,而住即人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和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月球的运行进行科学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明以前,我国对日月运行的观测、研究和认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对日月运行认识为基础编制的历法一直领先于世界,还发明了一系列精巧的天文观测仪器。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苏两国凭借自己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展开月球探测的竞争。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科学界奋起直追,很短的时间内在多个领域将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期,我国建立了自己的航天科学与技术工业,并很快取得了“两弹一星”的成功。随着在航天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我国的航天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自主开展月球探测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科学家也适时提出月球探测计划的建议。

  探测工程要“三步走”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规划分三步走,分为‘绕’、‘落’、‘回’三期。”栾恩杰称。

  一期工程为“绕”,即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卫星绕月飞行,并进行遥测,计划在2007年前后发射。一期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

  这一阶段主要科学目标为: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等。

  而主要工程目标则为: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二期工程为“落”,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

  这一阶段主要科学目标为:进行着陆区月貌与月质构造调查和综合研究,测定着陆点的月表环境,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岩石剩磁等;进行月球内部结构研究,对月岩进行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探测着陆区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份;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

  主要工程目标为: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试验月球软着陆技术;研制和发射月面巡视车、自动机器人;进行高分辨率摄影;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环境、月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数据。

  三期工程为“回”,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计划在2017年前后发射。

  这一阶段主要科学目标为:进行着陆区的探测与研究;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对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月质和月球化学研究,结合月面物质成分的分析数据,深化月球和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主要工程目标为:发展新型月球巡视车;发展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在现场分析取样的基础上,采集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

  需要攻克四大难点

  “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第一次对地球以外的星体进行近距离探测,是迈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一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据栾总指挥介绍。

  难点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

  因为在地球、月球、卫星三体运动条件下,月球探测卫星的轨道设计较以往地球、卫星相对运动条件下的设计更为复杂。但如果该技术被攻克,卫星将在地月转移轨道运行4-5天后,进入月球捕获轨道,进行3次制动,分别经过3个不同轨道阶段进入月球的目标轨道,执行预定任务。卫星从发射到进入月球目标轨道共需飞行8-9天。

  难点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

  因为在环月飞行期间卫星姿态要一直保持对月、地、日三个天体定向,各种探测器要保持对准月面,以完成科学探测任务。“但卫星发射和接收天线要保持对地定向,以将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太阳能帆板要保持对日定向,为了使电池阵尽量获得日照。这三者之间的协调是个挑战。”栾恩杰说。

  难点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

  月球卫星运行的空间环境复杂,对卫星及各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地—月空间的强辐照环境会对电子器件产生很大影响;月球在对日面、背日面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梯度很大(-170℃~130℃),所以对探测器的温控要求更高。

  难点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

  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最大考验是测控系统。此前我国卫星到达的最远距离是地球同步轨道,约4万公里,而月球距地球约40万公里,给测控系统的传输能力带来了挑战。专家称,这些问题既是月球探测工程的难点,也是其技术创新点,这一系列问题涉及到许多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攻克它们,中国在这些领域就会发生跨越式发展,也能体现出这样的科学探索工程对科技的拉动作用。

  探月工程意义深远

  “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航天领域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对于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栾恩杰总结了探月工程的意义。

  月球探测工程将为我国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发展建立新的里程碑。工程将在我国继实现应用卫星、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填补我国在深空探测方面的空白。在空间科学方面,将首次对地球以外的星体和空间环境进行近距离和接触式探测,使我们对于空间科学的认识大大深化。在航天技术方面,将逐步实现多项重大突破,首次到达40万公里的距离,首次软着陆在地外星球上,首次从地外星球拿回样本等等月球探测的成功开展,将使我国的空间探测水平迅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也将为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月球探测工程将带动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月球是研究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开展月球探测将会促进宇宙学、比较行星学等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学科的进展又将带动更多的基础学科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

  月球探测工程还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月球探测工程对高新科技的带动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回馈于经济,而以高新技术为动力的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实现这个梦想。2007年,嫦娥一号将承载着我们的希望飞向月球,让我们用探索的眼睛认识月球,踏着科学的脚步走向深空,走向未来。”栾恩杰的话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

  月球探测工程大事记

  1991年,我国航天专家提出探月工程建议,并开展了部分先期研究。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

  2000年11月,我国政府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

  2003年2月,国防科工委召开月球探测工程筹备动员会,确定了3人筹备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前期工作。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一期工程立项。

  2004年2月,国防科工委召开绕月探测工程第一次领导小组会,建立组织指挥体系,确定研制总要求,并将一期工程深情地命名为“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探月工程征集形象标识

  8月15日,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了“2005年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将为工程确定一个既鲜明又独具特色的形象标识,标识将采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产生。

  该活动得到了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装备部、中科院、航天集团等单位的高度重视,整个征集活动评选过程将历时一个半月,征集结果将在10月1日正式对外公布。在经过严格评选之后,最终的入选设计作品,将成为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标志。

  有关方面希望,参选作品应体现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能明确体现出探月的主题和科学、探索、奉献的精神;参选作品图案应清晰流畅,简洁大方,寓意贴切,有强烈的时代感及视觉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