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同盟之中国远征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7:00 辽沈晚报

  二战期间,缅甸北部那片热带丛林里进行的那场战争,以日军的覆灭,中国远征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这是在反侵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国外战场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缅北丛林里,曾经躺着中国远征军官兵不下6万具遗骸。

  重伤带队穿越五道封锁线

  戴安澜殉国前为部队指出正确的回国方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东战场的两个亮点:东瓜(又译同古)、棠吉两仗,改变了美英联军乃至世界对中国军队的一向看法:并不是只会以人海战术打赢战争,中国人是善智骁勇会打仗的。

  这两场战斗,均是由中国远征军的主力师,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率领完成的。

  戴安澜,安徽省无为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被誉为“儒将风徽”。他曾勉励属下的一句话是:“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他最终以战死沙场实践了自己的信条。

  1942年3月4日,戴安澜率师作为先头部队前往东瓜。蒋介石的用意是,第五军和第六军的大部队至少需要两三周才能全部入缅,在此之前,先头部队200师先往东瓜,构筑工事固守,牵掣日军兵力,待主力向平满纳集中后大举反攻。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他所愿,这些都是后话了。

  要求下属一级一级立下遗嘱,准备以死报国

  7月24日,在南京安静生活的82岁老人王楚英向记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戴安澜将军牺牲经过。当时,王楚英正担任驻缅英军第17师联络参谋和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队长,与戴安澜将军在缅甸相识,戴将军得知他14岁便当上“娃娃排长”,十分赏识,对他作了很多鼓励。

  王楚英回忆,由于英军早已离城逃退,只留下戴安澜的200师孤军镇守东瓜。1942年3月20日拂晓,已接连在前两日受挫的日军以一营、4辆装甲车、4门炮,向骑兵团反扑,结果按照戴安澜所定方针,日军连遭两次伏击,被击毙200余人。从这一天起,200师便与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日军陷入连续12天的鏖战。后来在被俘获的日军官横田的阵中日记中写着:“南进以来,皇军所向披靡,敌军望风而溃,今日之战始遇劲敌重庆军200师。”

  22日深夜,戴安澜见日军攻击更加猛烈,而我方援军仍远在数百公里以外,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他下决心与东瓜共存亡。戴安澜要求下属一级一级立下遗嘱,准备以死报国,令上级战死,下级代替。他在日记中写到:“昨夜因上令死守孤城,援军根本不至,为了恪尽职责,准备战死于同古,写遗嘱两通。”此时的他仍惦记着总结“敌之战法”,推陈出新。

  今年77岁的戴安澜的长子念父亲当年遗嘱时不禁老泪纵横

  遗嘱都写了些什么呢?7月28日,记者寻到上海同济大学,戴安澜的长子戴复东(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给记者指读了一段戴将军写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遗嘱:“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念至此,77岁的戴复东教授禁不住失声,继而老泪纵横。

  王楚英说,由于后援依然不到,被围孤军被迫放弃东瓜城,奉蒋介石之命撤退。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他们在日军的重重包围圈中居然巧妙逃脱,而此时日军尚且不知,依然在围攻空城。此役虽未达到固守东瓜支持反攻的任务,却实现了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狠挫敌焰的目的。王楚英评价说,该师以9000余人抗击日军两万多,歼敌4000多众,毁其坦克、装甲车近20辆,使日寇遭到自南侵以来的首次重创,也是盟军给予日军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堪称盟军中的杰出代表,当时国际舆论为之震动。

  牺牲前为部队指出正确的回国方向

  中英美三方本来准备在缅甸中部与日军展开大会战,由于英军一翼的败退而全线崩溃。戴安澜决定率师北上寻找第五军归建。200师6200多名官兵带着全部武装器具,穿过原始森林,渡过南渡河艰难前进。其时,日军沿途布下五道封锁线,包括3道公路、2道河流,这种行军路程,使部队很难隐蔽。前4道封锁线均艰难而成功地闯过,5月18日夜,大雨滂沱中200师正准备越过公路时,遭遇到敌人的第五道封锁线,大批日军猛烈进攻。久攻不下的戴将军亲临火线,站到山头指挥战斗。就在此时,日军的集中火力对准了他,将军身中数弹倒入草窠。官兵们立刻制作了简易担架,戴安澜负重伤而继续指挥战斗。该师终于顺利穿越封锁线。此后,由于食物和医药的缺乏,支撑了8天的戴安澜进入生命的最后时刻。1942年5月26日17时,当部队转移到瑞

丽江畔茅邦村时,参谋长等人请教将军:“该从何方向回国?”戴安澜要部下将他头扶起,在地图上指了指向西的路线。之后令部下给他整理一下领口,他向祖国的方向凝视片刻,随即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时年38岁。

  后来果不出将军所料,日军早已在东面布置下大量部队准备伏击,因为我军的西行,这个精心准备的“口袋”落空了。

  同年10月29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总统,将专门授予

二战中外同盟军杰出将领的懋绩勋章(又称军团功勋章)颁发给戴安澜将军。他是第一个受此殊荣的中国军人。现在这枚勋章保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6年9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受 访 者:戴复东,戴安澜的长子

  王楚英,原驻缅英军第17师联络参谋 和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队长

  采访时间:2005年7月24日-7月28日

  采访地点:南京、上海

  中国远征军打通抗战国际化道路

  在缅甸北部,有一片密密匝匝、浩浩渺渺的热带丛林,这片丛林中,曾经躺着不下6万具中国官兵的战骨遗骸,这在中国的抗日史上写下一个特定专用名词——中国远征军。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同一天,日军第15军侵入泰国,随即在泰缅边境一些地区集结,并征集民工日夜抢筑入缅公路,其进攻缅南重镇,进而夺取仰光的战略企图显而易见。英国军队在东南亚的节节败退,不但助长了日寇气焰,且使中国的大后方暴露无遗。

  缅甸东北与我国云南接壤,西北同印度、孟加拉国毗邻,东南和老挝、泰国交界,南部及西南分别濒临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是中国当时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已经成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的各种战略和民用物资,包括全部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和90%的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备最多够维持3个月。

  此外,缅甸还控制着经安达曼海入印度洋的要冲,既是英军在马来亚作战的后方基地,又是印度的前哨,是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

  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阿迪卡亚”的首脑会议,决定设立中国战区,推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

  为挽狂澜于既倒,中国政府决定派兵远征缅甸。这也是盟国对日作战的共同需要。彼时,中国的抗战正处于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军事专家岳思平说,尽管如此,中国军民仍以极大的牺牲勇气和国际主义精神,动员10万精兵入缅作战,这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境作战。“派出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队伍,包括中国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曾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总部联络参谋的王楚英回忆说,1942年3月20日,刚刚入缅的远征军200师就在距仰光50公里的东瓜城与日军交火,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以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4倍于己的日军血战,顶住了日军12天猛攻,歼敌4000多人。

  “连日本人也承认这是南洋开战后第一次受挫。”王楚英老人骄傲地说。之后不久,远征军又在仁安羌救出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围英军。

  捷报轰动英伦三岛,英国政府为此特意给中国远征军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勋章。

  在热带丛林中,10万远征军以6万人的牺牲书写了二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他们以血肉之躯完成了远征军一个更高的意义:在打通抗战物资运输“大动脉”的同时,也打通了反法西斯的国际联盟脉络,使中国的

抗日战争从此走上了国际化道路。

  收藏版

  用手“抠”出的公路

  对中国进行海岸封锁,切断中国可能得到的一切外援,困死中国,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战略之一。彼时,中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新的海外通路,以备万一。这条新的海外通路就选在我国西南大后方最边远的地区——云南西部,要开辟的路就是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由昆明起,向西穿越横断山脉,到达中缅边界,进入缅甸境内,全长约950公里,与仰光至缅北的公路相接。这样,国外援华物资可船运到仰光上陆,通过滇缅公路运回国内,以解燃眉之急。

  滇缅公路于1938年初动工修建。那时我国的筑路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国民政府派去少量修建铁路的工程师和筑路队,可谓凤毛麟角。公路的主要建设者,只能是民工,云南省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动员了上百万民工,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白族、傣族、景颇族等各少数民族的农民,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带工具;没有工钱,他们就不要报酬;没人管饭,他们就自带粮食;没有帐篷,他们就自搭草棚……他们就凭着锄头、铁锹、锤子、扁担、竹筐、撬杠等原始工具,凭着结满厚茧的双手,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凭着朴素的爱国热情,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弯着腰背,不停地凿、挖、铲、砸、挑……不停用力,不顾伤痛,开山劈岭,架桥铺路,稍一不慎,就可能跌入深渊,掉进急流。有些山石很大,把石头摧裂出缝,再一点点撬开,砸开。全线200多座桥梁、几十个隧道,以那样简陋的技术,他们是如何完成的?惠通桥是一座飞跨怒江的铁索桥,也是全路的咽喉,技术难题更多,一根铁索几百米长,几百人才能抬一根,他们是如何把铁索抬到山上,又如何架到桥上的?今天的人们回想起来,还感到难以想象,而他们却把这些变成了现实。如此浩大的工程,居然在一年内,到1938年底,就全线修成贯通了,这不能不说是古今中外筑路史上的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多民工死于爆破、坠岩、坠江、土石塌方和疾病,平均每修 1公里就有两三个人捐躯,致伤致残的人不知还有多少!但修成公路还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要在日寇的轰炸破坏,在频繁发生塌方的情况下及时抢修,保证道路畅通,是又一半的艰巨任务。

  果然,日军很快就封锁了我国东南沿海的所有出海口,滇缅公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从1939年初到1942年初,滇缅公路平均每日运输量约300吨,三年期间,共有22万多吨战略物资通过这条公路运入我国。

  时人说:

  这是一条用手抠出来的路!

  这是一条用血肉之躯铺成的路!

  这是我国在抗战艰苦岁月的输血管!

  收藏版

  陈嘉庚和南侨总会

  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各国各地的华侨华人,都关怀着祖国的安危,与祖国同胞同呼吸、共命运,竭尽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东南亚(那时称南洋)是华侨集中的地区,又是最接近祖国的地区,所以他们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援助也来得更及时、更便捷。

  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就于1937年8月15日在新加坡发起组织了“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南洋各地的华侨社团也纷纷成立了抗日救亡团体。为了把这些分散的华侨救亡团体联合起来,拧成一股劲,更有力地支援祖国抗战,经过联系协商,来自马来亚、缅甸、爪哇、北婆罗州、苏门答腊、巴达维亚、菲律宾、越南、暹罗等地的45个华侨爱国团体的代表160多人,于1938年双十节(即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也是那时的国庆节),在新加坡集会,宣布组成“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共推陈嘉庚为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会议发表宣言,号召1000万东南亚侨胞“充大精诚,固大团结,宏大力量”,“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鞭自策,自勉自励,踊跃慷慨,贡献祖国”,“洗百年之奇耻,一报九世之深仇”。

  南侨总会成立后,以爱国募捐、支援抗战为第一要务。陈嘉庚和参加成立大会的代表当场认捐400万元,陈嘉庚还表示他个人每月固定捐款2000元,直到抗战胜利。在他们的带领下,各地华侨群众也都积极捐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