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血肉长城:摇篮——南泥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7:04 辽沈晚报

  “到处是庄稼呀,遍地是牛羊呀……”陕甘宁边区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吹响了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号角。

  南泥湾,这块不起眼的荒地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战士们的不懈努力下,这片荒芜、荆棘遍野之地最终成为了陕北的“小江南”。

  草丛当“被窝”树皮做饭碗

  ——南泥湾原359旅老战士刘宝寨儿媳回忆南泥湾大生产的岁月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进入南泥湾区域,路边一片片绿色稻田。最后一名参加南泥湾大生产,并在当地定居的老战士刘宝寨已经在10多年前逝世。

  南泥湾的后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先辈的艰苦卓绝、自力更生,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三年间烂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

  7月29日,在摄氏37度的高温下,一群游客举着镐头,汗流满面在南泥湾纪念馆门前的群体雕塑下留影。南泥湾纪念馆馆长张宏伟说,所有人都会从这里得到精神的洗礼。

  南泥湾沟壑纵横,峦山叠嶂,三条大川排成一个“Y”字。三川交汇处是阳湾。汽车转下九曲十八弯的蟠龙山,树木繁茂的沟壑下,一方方稻田展现在眼前。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展览馆门前的广场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纪念碑巍然屹立,黑色的大生产雕塑形象生动。纪念馆是一座红砖青瓦的建筑,陈列着359旅屯垦南泥湾时的大量历史文献和实物,详细介绍了南泥湾大生产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清朝同治年间的南泥湾还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森林主要分布于沟谷及两侧山坡,顶部为草原。这里人烟稠密,土地肥沃。只是到了清朝后,成为战场,逐渐荒废。

  1941年,党中央、毛主席命令

八路军120师359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359旅的英雄们,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示,浩浩荡荡开进南泥湾。

  到1944年,359旅就实现“一余一”,把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为建设和保卫陕甘宁边区作出了卓越贡献。当时,参加大生产运动开办农场的还有八路军炮兵学校、中央党校等30多个单位,而359旅则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在南泥湾镇的商店门牌上,还留有繁体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模糊字迹,不过,没有要掩去的迹象。一位从山西远道而来的抗日离休老干部,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到这里游历。他抚摸着雕像,让家人给自己照相。他此前从未来过南泥湾,他说,艰苦朴素作风的发源地一直是自己敬仰的。“我们民族历史上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

  打窑洞的战士汗水和泥水沾满了全身,简直分不清到底是哪一个人

  61岁的南泥湾村侯秀珍说,她的公公逝世后,晚辈们才真正意识到这位老人思想的宝贵和伟大。老人临辞世,还教导晚辈一定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

  侯秀珍的公公刘宝寨当时是359旅141团的副连长。当时跟部队到南泥湾屯垦,面对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没有房子住,没有粮食吃,没有生产工具。刘宝寨生前曾对来访者说:当时为响应党的号召,不怕任何困难。

  没有房子住,为了抓紧时间开荒,战士们就住在山崖下树林里,住在用树枝搭起的草棚里。他们每天挖地归来,就睡在深草丛中的“被窝”里。刘宝寨曾说,就是诸葛亮的茅庐也不比他们的“被窝”强。为了改变露宿野外的情况,部队抽出一部分人突击打窑洞。打窑洞的战士天不亮就钻到泥土里工作,收工时从泥土里钻出来,汗水和泥水沾满了全身,简直分不清倒底是哪一个人。

  为了解决吃菜的问题,战士们上山打山货,摘野菜,扛枪打猎,下河摸鱼。野蒜、苦菜,还有野芹菜成为最好的食品。起初,和别的同志一样,刘宝寨吃饭时没有碗。他们就把军帽摘下来,拍拍尘土翻过来装饭,用两手托着吃。没有筷子,就折一根树枝。后来,有人用树皮做出了树皮碗,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百人开荒大竞赛中,一天开荒在两亩以上的劳动英雄就达50多人。刘宝寨的好友李位开就在这个团,外号“气死牛”,意思是说牛一天开荒两亩就累得干不了活,而李位开开荒最高纪录达到三亩六分七,“能把牛气死”。

  刘宝寨曾说:“到了1943年,我们全旅每人一头羊,两人一头猪,十人一头牛,自豪啊。”

  荒芜的“烂泥湾”变成了万亩良田的军垦基地,肉、油、菜全部自给,粮食自给率也达到80%。到1944年底,359旅开荒种地达26万亩,收获粮食3.6万石,除全部自给外还向边区政府上缴粮食1万石,存栏猪5600头、牛526头、羊8000多只、鸡鸭数万只,成为带动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典型。

  359旅南下后,刘宝寨作为留守人员,就在自己开垦的南泥湾安了家。他曾任南泥湾村支部书记。老人一生严谨,一件外套整整穿了30年。他还经常教导儿女们一定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他直到91岁,还下田锄地,家人心疼他,把锄头藏起来也不行。

  南泥湾后人不忘前人优良传统

  在南泥湾展览馆门前摆摊的邢宇是一名义务讲解员。他说,南泥湾人珍视他们的历史——过去抗战时,八路军连盐都吃不到,而眼下的日子要好多了。当天中午他家做了四个菜,有肉,有鱼,孩子们把所有的菜都吃光了——这是传统,天热,绝不能浪费。

  八路军开垦出100多亩稻田,发展到了现在的1000多亩。近些年来,南泥湾不再拓荒,开始退耕还林。稻田面积有所减少,改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香芝。侯秀珍说,南泥湾是全陕西适宜种这种经济作物的三个地区之一,这是前辈的努力给南泥湾人留下的遗产。

  在南泥湾村头,两个14岁左右的女孩摆出造型,央求客人在村碑前给她俩合影。长辈们大声斥责起了两个妞子,大意是不好用别人的东西,因为还要邮照片,给别人添了麻烦。孩子们不管不顾,高声笑起来。

  受访者:侯秀珍,其公公为参加南泥湾大生产、并在当地定居的老战士刘宝寨

  采访时间:2005年7月29日

  采访地点:延安东南45公里处南泥湾村

  身背小黑板 抗大学文化

  抗大办学10年间,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指挥官和政工干部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原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还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抗大举办的8期学员班和12个分校共为抗战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指挥官和政工干部。

  共和国将领的摇篮

  7月28日中午12时许,在宽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里只有一个背着旅行包的年轻男子。他在

老照片和旧枪炮下长时间倘佯,纪念厅两层楼的灯光、多媒体影像仪,为他一人独享。这些是在他到来之后,全部打开的。位于延安市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馆长苏雅林说,每一个游历者都能享受到这种服务,“向他们展现‘抗大’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

  每个人来到此地,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校门两边墙上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条校训发展为整个中国军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

  近70年前,第一批从红军指挥员中选拔出的精英,在学校里接受训练。政委毛泽东(兼),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杨尚昆。

  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是为准备迎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为了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培训干部,提高干部。因此我们的干部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训练。”

  抗战爆发后,抗大办学达到了高峰期,仅抗大第3期就培养了1000多名学员,第4期培养了3000多名学员,抗大举办的8期学员班和12个分校共为抗战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指挥官和政工干部。1955年,在被共和国授予的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59名少将中,就有7名元帅、8名大将、26名上将、47名中将和129名少将是曾在抗大工作、学习的干部和学员。

  2004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共投资1000万元用于抗大纪念馆的建设。该纪念馆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陈展面积1200平方米,共展出100多件文物和400多幅历史照片。该馆被命名为国防大学延安教学基地,是延安“三大”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学良部和杨虎城部的进步军官投奔抗大

  1937年7月7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延安成为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抗大也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战堡垒,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熔炉。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纷纷奔赴延安,报考延安各抗日院校。抗大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新学员。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底,就有15000多名爱国青年涌入抗大学习。在投奔抗大的人流中,除了青年学生外,还有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军杨虎城部的进步军官和抗日志士。

  现年84岁的李永淮就是其中的一个。1938年4月,他在汉口的一个印染厂里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工人都纷纷投奔延安,李永淮通过八路军的一个办事处,穿上军装,作为运送军用物资的押车人员,坐在卡车上奔赴延安。李老说,当时自己很幸运,因为步行去延安要走上一个礼拜,而坐车只用了两天就到了向往已久的地方。

  来到延安,李永淮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第二天就跑出招待所到处乱逛。他说,在延安他到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激昂向上的气氛,每个人脸上都笑呵呵的,充满了必胜信心和乐观精神,军人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和国统区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在抗大,年轻的李永淮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毛主席。谈到那个场面,李老掩饰不住激动,手微微地颤抖,他说自己至今还记得,在抗大那个小院里面,毛主席对他们200多名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年轻人说:欢迎大家,来者欢迎,去者欢送,来去自由。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就是要赶走日本侵略者,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延安的环境比较艰苦,但是将来会好的!

  李老回忆道,在延安的日子很艰苦,但是很快乐。由于他们是从各地赶来的,党中央特别照顾,安排他们住在靠近城区的招待所,而且一日三餐都能吃饱。早晚吃的是用高粱、玉米、小米等磨碎了做成的“糊糊”,而中午吃的是“蛋炒饭”,所谓的“蛋炒饭”,其实是小米掺上大米,做成的饭有黄有白就好像蛋炒饭一样了。

  在抗大,青年们的生活很丰富。上课的时候教员们给他们讲国际国内的形势,讲如何待人接物,课余他们经常打打篮球,爬山。李老告诉记者,当年他喜欢早晨爬宝塔山,一个来回只要20来分钟。他们也参加军事训练,那情形就像现在中学生的军训一样,向左转、向右转地操练队列,练刺刀的时候,因为没有枪,就拿个棍子练,每人一根小棍子,倒也很有气势。

  抗大学员二三十支枪鏖战日军

  “凡是抗大的学员,一提起大青山突围战,都会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也都会回想起抗战的艰难岁月。”目前已在兰州军区西安一家干休所休养的抗大总校学员郭智荣说。

  1941年,日寇多次对山东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年10月,日军又纠集日伪军5万多人,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拉网清剿”等战术,对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发动更大规模的大扫荡。当时,我党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机关等单位近两千人隐蔽在那里,抗大一分校校部和一分校五大队驻在山东费县境内的胡家庄和大古台一带。1941年11月30日拂晓,突围战在大青山西北角的胡家庄和大古台北山上打响,抗大一分校学员在校长周纯全指挥下,与敌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当时,抗大一分校五大队学员带枪的只有二三十人,且大部分是短枪。

  在大青山突围战斗中,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陈明、115师敌工部部长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等优秀干部壮烈牺牲,被围困的我党政军民有近千人牺牲。其中抗大一分校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有297人,其中学员160多人。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历史与文化教研室主任杨玉玲说,大青山突围战是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在这次突围战中,我掩护部队以劣势的武器,抗击着武器装备优良的敌军,使日军在数小时内不能合围封口,为我突围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取得突围的重大胜利,保存了山东大批宝贵的革命骨干力量,在抗大校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学员边战斗、边生产、边学习

  抗大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学院。延安抗大纪念馆负责人苏雅琳介绍说,“边生产边学习,边战斗边学习”,是抗大最为明显的办学特色。延安抗大纪念馆里的一幅画面就是对这一特色的诠释:在画面上,一队正在行军的抗大学员身背行装,为了不影响学习,每个学员的行装后还有一块小黑板,上边写着字,学员们边行军、边学习,既完成了军事任务,又学会了文化知识。

  数十年来,抗大的教学传统仍是我国军事教育的传统,仍是军事教育的宝贵财富。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图书馆馆长敖海波说,抗大办学10年间,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优秀指挥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批干部像种子一样在各地生根发芽。1937年8月,红军改编时只有4.6万多人,到了1945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发展到260多万人。没有抗大培养的大批干部,就没有后来革命力量的发展。

  受访者:原抗大学员郭智荣,李永淮

  采访时间:2005年7月28日

  采访地点:延安

  收藏版

  黄河岸边的战斗

  1938年春,日军侵占山西后曾多次夺取黄河渡口,企图渡河西进,攻占我国西北战略重镇西安和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为保卫黄河,阻敌西进,八路军留守陕甘宁边区的部队组成了河防司令部,沿黄河西岸布防。黄河以东的八路军各部队,也积极行动,威胁敌人侧后。两岸八路军密切配合,多次打退了企图偷渡或强渡黄河的敌人,保卫了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

  1938年9月,日军进占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的重要渡口军渡——碛口一线,与八路军河西部队隔河炮战。敌人的汽车运输队不断向河边运送炮弹和粮食。9月14日清晨,20多辆满载敌兵和物资的汽车,由汾阳出发,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向前疾驶。走到西公岭下,车停了下来。这里是一处险要的山隘,敌人专门修了一个大碉堡,驻扎巡逻队,负责掩护过往车辆。一会儿,从碉堡里走出了一小队敌兵,端着枪,东张西望,在车行的前方道路上搜索前进。走了一程,没发现什么动静,便向空中发射两颗信号弹,通知车队继续行驶。可是,当敌人巡逻队刚回到碉堡,车队刚爬上西公岭的时候,“轰!轰!”几发迫击炮弹正好打中了碉堡,密集的枪弹同时射向车队。原来,活动在吕梁山区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早已埋伏在这里“恭候上门”了。不到一个小时,战斗结束,碉堡与车队之敌全部被歼。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