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血战之北大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7:55 辽沈晚报

  “1931年‘九·一八’之夜,中国军队出现了‘不抵抗’之抵抗的悲壮战斗局面,就是东北军第7旅北大营的突围战……”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德良

  受 访 者:李明德,王铁汉的贴身警卫兼司机

  采访时间:2005年7月12日

  采访地点:沈阳

  王铁汉愤怒下令反击:“打!”

  李明德讲述北大营官兵奋起抵抗的情景

  “九·一八”之夜,东北军精锐步兵第7旅上校团长王铁汉不顾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下令奋起杀敌,打响了中国

抗日战争第一枪,这也是震撼世界现代史的第一枪。74年后的7月12日,经有关各方历时3年的努力,终于找到已故王铁汉中将的贴身警卫兼司机、在沈阳居住的李明德老先生。78岁的老人回忆起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时仍百感交集。

  一人给4名将军当司机

  家住皇姑区的李明德从沈阳教学仪器厂离休后,一直深居简出。

  李明德现在身体很健康,言谈举止中仍有军人风范。他是辽宁本溪人,1942年,14岁的他只身来到沈阳,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学习修车。后来他被

国民党征用,稀里糊涂地成了运送弹药的大头兵。

  此后他先后给国民党一个少将和一个上将开过车,直到1947年年末,那位上将调任南京,李明德开着轿车送他到东塔机场。上将坐飞机走了,李明德正合计今后做什么时,突然汽车门被拉开,进来一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将军。他问李明德叫啥名字、多大、开了几年车,随后说“你明天到司令部来,我叫王铁汉。”

  王铁汉将军1931年任第7旅620团上校团长时,只有24岁。他在部队时纪律严明,遇到违规的人有时会加以体罚,因此人送绰号“王铁棍”。

  结果李明德一连4天没敢去报到,第5天,王铁汉派人将躲在烟筒后面的他抓来。谁知进门后,王铁汉并没有生气。王铁汉不嗜烟酒,而李明德也是这样,这正是王铁汉看中他的原因。

  1948年10月,离沈的王铁汉又将他推荐给张学良的四弟、早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张学思将军。

  王铁汉痛哭流涕连说“惨不惨”

  李明德清楚地记得,1948年的2月和4月,王铁汉曾经两次带人来到北大营,谈起“九·一八”之夜,曾放声大哭。一次是1948年2月跟张作霖原下属高级军官来的,另一次是跟爱国将领马占山来的。“不抵抗命令”下的抗日第一枪是如何打响的?为什么北大营8000多官兵会败给不到700人的日本关东军?这些问题也一直让世人不解。

  李明德说,每次谈起北大营,王铁汉都心情沉重。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柳条湖发生强烈爆炸刚过不久,附近北大营就响起了猛烈的枪炮声。日军向北大营发射了24厘米口径的榴弹炮。

  北大营中很多官兵开始都以为是日本军的演习。当时,旅长王以哲因参加水灾赈济会没在营房,3名团长中有2名在家中。“最要命的是,当晚第7旅的武器全部被封存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崔俊国说。

  “王铁汉说,当时东北军并不是一点防备没有,北大营里的树都是呈三角形布局种下的,为的就是抵挡进攻和作士兵掩体。”

  北大营士兵紧急集合。突然有人说旅长来电话了,叫队伍不要动,把枪交回库里,士兵继续回营里睡觉。日本人如果真打进来长官自然会出面交涉。

  但是日本兵很快冲进了兵营,当时西边621团营房许多官兵刚进入梦乡,不及起来就被日军用刺刀捅死在床上,钻到床下的士兵被机关枪扫射而死。

  据独立7旅军士队总队长李树桂回忆,当时冲出来的部分官兵不顾一切地砸开库门,拿了一些枪支弹药。官兵们持枪荷弹,狂呼若雷,群请一战。就在此时,上面却不断传来“不许抵抗”的命令。

  到了第二天凌晨1时40分,日本军打到620团,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再次来电询问情况并严令“不准抵抗”,指示“将枪弹缴库”。王铁汉表示“无法遵命”时,遭到荣怒斥“那么你就退出营房,否则你就负一切责任!”

  “日本鬼子太残忍了!不打不行!打——”王铁汉与第7旅参谋长赵振藩商议后下令还击,处于绝境的官兵们,出于愤怒和正义,向日军开火了!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半夜3点多钟。

  “王铁汉在‘不抵抗命令’下打响了第一枪,非常难能可贵。”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一波教授说。

  李明德说:“王铁汉跟马占山说日本进攻北大营时我们兵力将近8000人,敌方仅有不到700人。可我们竟然要放弃!正是这一放弃,日本人进了中国,14年间杀了我们那么多同胞!”说着说着他突然哭了起来,连说:“惨不惨?惨不惨!”“马占山也跟着哭了,想起父亲遭受日本鬼子的折磨,我也哭了!”

  不抵抗政策是祸首

  就兵力而言,“九·一八”发生时,日本在东北境内的各种武装人员只有2万余人,东北军则有19万人,去掉非战斗人员,敌我兵力对比是1:6。

  就武器而言,东北军士兵的常用武器是“七九”捷克式步枪,日军的士兵常用武器是“三八”日本式步枪,两者性能相当。据不完全统计,沈阳沦陷时,东北军的武器完整无损地落在日军手中。整个沈阳损失飞机260架,据说这些飞机中,有4架的先进程度为日本所无。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雅轩认为,与日本军力相比,中国当时并不是非常落后,更没有悬殊到如此不堪一击的程度。这种不落后却挨打的局面的形成,完全是当时军阀割据政府当局腐败堕落所致。

  王铁汉简介:

  辽宁盘山人,早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后来又入陆军大学学习。曾任东北军连、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任陆军第7旅第620团团长。1939年任少将,1941年12月任第49军军长。1946年任沈阳防守区司令员。1948年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和委员。9月晋任中将,后去台湾。2001年在台湾去世。

  收藏版

  见证者说:柳条湖浓烟腾空而起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早早就睡了。”沈阳原来4位见证“九·一八”历史的老人有3位已经去世,2005年6月17日上午,最后一位历史见证人、87岁的李景云老人回忆起74年前那个晚上。当时李景云就住在北大营附近。

  “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侵略计划!”根据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德良的考证,1931年6月末驻沈阳的关东军头目板垣、石原、花谷正等已制定具体计划,原定时间是9月28日。后来由于在日本军队内部暴露,计划被提前10天实施。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整,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附近一股浓烟腾空而起。“我、哥哥和几个姐姐妹妹一下子被震醒了,父亲说不要慌,可能是日本人在演习。”李景云老人回忆说。

  “柳条湖的爆炸刚过不久,附近北大营就响起了猛烈的枪炮声,天空都映成了红色!”李景云老人说,父亲这时候才知道真的是出大事了,赶紧带着孩子们出门逃命。“路上都是逃命的人,不远处北大营‘哒哒哒’的机关枪响声非常密集!”

  北大营

  北大营始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建成后,一直是驻兵重地,成为保卫沈阳的北面藩篱。1924年,郭松龄把北大营作为奉军训练军官的基地。后张作霖的奉军和张学良的东北军独立第7旅驻扎于此。第7旅是东北军的王牌旅,旅长王以哲,下设3个步兵团,总兵力9700多人。

  作为“九·一八”事变的一个重要发生地,如今这片面积达900万平方米的旧时军营几乎被拆除一空,仅剩下一处面积不到300平方米的残缺掩体。一棵随风摆动的104岁老柳树上,依稀可辨当年战火留下的累累伤痕。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