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崛起严重心理不适 战略姿态趋于强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3:0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8月19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指出,日本政府对华战略的取向在政治较量上表现为姿态强硬。在日本经济衰退与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日本政治家通过对外的强硬姿态来迎合日本社会日趋保守的心态,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也就有了市场。 文章指出,日本一方面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恢复经济增长势头,推进地区合作及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另一方面欲乘美国之船实现其政治大国地位,客观上就不可能不充当美国
文章说,一些日本政治家在历史问题上的主动挑衅,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已经成为其政治大国战略的一个支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说,“这就是以历史来切入,通过否认历史来打政治上的翻身仗,换取民族自信,为政治大国化做社会心理的铺垫”。历史问题的频频出现也与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在日本政界逐渐占据上风有关。 文章指出,历史问题既是一个涉及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最终需要日本国内加以妥善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它还是一个与中日两国国民间相互感情的变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日本越是不正视侵略历史,反而以各种方式美化、否认侵略历史,就越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文章表示,与历史问题相比,台湾问题则更是日本与中国进行政治较量、军事防范和牵制的一个战略焦点。“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晋林波表示,“从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来讲,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比历史问题更紧迫,也更危险的问题”。 文章称,近年来,日本要求强化与台湾的现存关系,并进一步逐渐发展实质性官方关系的主张有所抬头,日本社会舆论中的“亲台”倾向日益明显,这有可能促使政府调整对台政策。而一旦日台官方关系升温,则是严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中日关系的损害可能愈加明显。 从安全战略看,在台湾问题上,日本过去态度比较暧昧,而现在主动“协美介入”的态度更加明朗。日本的战略思维是,中国海峡两岸统一对日本安全不利,因此,它有着主动充当美国打手的内在动机。2004年12月10日,日本公布的新《防卫计划大纲》首次把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问题并列为“不透明、不确定因素”。2005年2月19日,美日两国外交、国防首脑举行“2+2会谈”,明确提出应对台海局势是美日“共同战略目标”。另外,从日本允许游锡堃中转琉球的“台风外交”,到“李登辉访日”,再到“美日安保新论”等一连串亲台政策的背后,其实都有日本欲借台湾牵制中国发展的意图。 文章分析指出,一年来,中日之间在领土领海这样的“零和议题”上的战略矛盾凸显,而领土、海洋划界问题又与能源领域的竞争交织在一起,使两国关系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风险。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虽然至今仍在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但中国从未放弃对其拥有主权的立场。日本则认为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拥有对该岛的主权和控制权,否认中日间存在领土之争。2005年2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修建的灯塔收归“国有”,2月14日,日本官员又宣称从4月开始日本渔民将到“冲之鸟岛”周边海域捕鱼,以对抗的姿态强化对钓鱼岛及其他相关海域的实际控制。“局部对抗性矛盾一旦转化为公开的对抗”,刘江永认为,“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甚至影响中日关系全局”。 能源竞争使中日之间围绕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划界问题的纠纷不断升级,给双方关系带来新的挑战。2004年以来,中日两国政府虽已就此进行过多次正式磋商,但迄今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05年4月,日本政府开始受理日本企业开采东海海底资源的试掘申请,中方已就此提出抗议,中日东海争议开始向进一步激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特别指出,日本“入常”是中日关系面临的一个相对较新的问题,但中日在此问题上的对立,不仅涉及两国各自的外交战略,也直接牵动着彼此的国民感情。中国认为,只有尊重历史的国家才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主张应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席位问题。(刘新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