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滨海:文明创建扮靓新县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5:01 扬子晚报

  滨海县城,经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洗礼,焕发出勃勃生机。信步宽阔的迎宾大道,徜徉曲径小巷,漫步城市公园,行走社区便道,随处可见绿荫如伞的大树、品种繁多的鲜花、如茵的芳草和个性鲜明的景点。每到夜晚,整个滨海县城,那一街一款、形态各异的亮化灯饰则汇成了五彩缤纷的灯的海洋……

  滨海历史上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由于经济实力和观念的原因,城市发展相对滞后。20
01年,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研,认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县城规模小、辐射能力差、城市化进程太慢。为此,滨海县在谋求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把做大做美做优县城,打造崛起新平台,塑造文明滨海的新形象,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一个着力点。县委书记唐铁飞明确提出,创建促文明,文明促繁荣,繁荣促效益。抓创建就是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县里从城市建设入手,把它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程和聚合发展新优势的形象工程,按照“五年再建一个新城区”的总体目标和“现代品位,人文内涵,生态特色的沿海工商城市”的发展定位,举全县之力,加快发展县城。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对县城进行总体规划,遵循“美化亮化建成区,逐步改造老城区,加快建设新城区”的工作思路,几年来累计投入35亿多元,形成了办公、商贸、休闲、工业、餐饮服务、社会事业等八大功能区,城市结构更趋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滨海本着“财政不拿钱、干群不集资、办公不影响”的城市经营原则,以置换的方式,将原破旧的县政府大院整体出让给张家港客商,建成了新的县行政办公中心,而在原政府大院开发兴建了店铺林立、人气旺盛的银厦广场。行政中心迁移工程创下滨海连片建设新城无需财政投资的先例,更成为贫困地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大亮点。县领导认为,像滨海这样居民收入较低、财政又比较拮据的穷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应当着重依靠聚合民资和外来资本。4年多来,滨海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正在努力实践这一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探索这种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即运用市场机制,把城市资产当作最大的国有资产投入营运,整体盘活,形成“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城建道路,实现了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增值。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滨海县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要求,从县城实际出发,围绕城市定位,注重生态、环境、景观三统一,亮化、绿化、造型三配套,实施了河路绿化工程、广场品位工程、景区休闲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形成了点、线、面相协调的城市绿色系统。在点的建设上,县城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住宅小区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建造各具特色的园林景点;在线的建设上,建成了204国道绿色长廊,实施了县城迎宾路、纬中路、纬西路等主次干道的绿色屏障工程,实现了一路一园、一景一品、园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化效果。在面的建设上,建成了市民广场、南湖生态园、县城入城口、老年公园、新时代广场等园林绿化区。近年来,新增城市绿地150多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2%,人均绿地面积达9.85平方米。还对县城主干道两侧进行了亮化设计改造,增设各式亮化灯具470多盏,安装彩虹灯40万米、霓虹灯90多盏,增设广告灯箱600多只。

  经过几年的建设,滨海城区由昔日的“点燃一支烟,绕城走一圈”的弹丸之地,迅速发展成拥有近30万人口、30平方公里面积的新城。如何打造城市品牌,让滨海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滨海县委、县政府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了管理制度化、运作市场化、监督社会化、执法专业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几年来,从声势浩大的市场市容秩序整治到日产日清的环卫保洁,从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到定时、定点、袋装投放垃圾,从投入巨资建设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到推广使用新型节能亮化灯具……既有集中整治,也有“疏堵结合”;既有严格考核,也有亲情服务,从而,使滨海人的城市文明素质迅速提高,城区市容秩序更加规范,居住环境更加和谐。

  滨海县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还扎实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覆盖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先后开展了“新世纪、新滨海、新形象”大讨论,组织了“告别不文明行为”系列活动,开展了“六十佳”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全民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发挥机关文明创建的火车头作用,创造性地开展了机关星级服务单位评创活动,从五星到一星,都有严格细致的考核办法,它既是一个单位综合文明指数的体现,更是滨海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一个有效抓手。星级牌匾挂在醒目位置,机关和行业的文明程度、办事效率、工作实绩一目了然。此举极大地调动了机关和行业的“比、学、赶、超”的干劲和热情,同时也更加激活了特色文明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

  “社会、单位、家庭文明花开千万朵,党风、行风、民风新风阵阵惹人醉”,全县上下共创省级文明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滨海人的精神面貌的改观、对外形象的提升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更带来了滨海经济的迅猛发展。2001年以来,累计引进县外资金60多亿元,实施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00多个,创造了2天引进一个500万元以上项目、5天引进一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的“滨海速度”。2001年至2004年,GDP在全省52个县(市)中上升10个位次,财政收入上升9个位次,2002年至2004年连获盐城市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奖。先后有110多个省内外党政代表团前来参观考察。刘寿桐 王玉新 崇英俊 李章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